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的思考

2022-03-10 14:17 作者:Sebastian-7  | 我要投稿

        最近在浏览有关俄乌冲突的新闻时,经常能在弹幕和评论里看到这样一句话“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我的注意力开始被这句频繁出现的话所吸引。吸引我的地方不是这句话读起来多么的有道理,而是这句话读起来似乎是完全错误的。人类怎么可能不从历史中学习到经验教训呢?那么多有关历史的书籍,难道人类都白读了吗?极端一点说,我们现在学习到的所有知识,不都来自历史吗?

        怀着这样的疑问,我上网查找了这段话的原文。网络资料显示,这段话出自黑格尔《历史哲学》绪论部分中“反省的历史”,德文原文是“Was die Erfahrung aber und die Geschichte lehren, ist dieses, dass Völker und Regierungen niemals etwas aus der Geschichte gelernt und nach Lehren die aus derselben zu ziehen gewesen wären, gehandelt haben”。使用百度翻译将这段话翻译成中文,结果是“但经验和历史告诉我们,各国人民和政府从未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也从未根据本可以从中吸取的教训采取行动”。在网上找到的1936年首版的中译本中将其翻译为“但是经验和历史所昭示我们的,却是各民族和各政府没有从历史方面学到什么,也没有依据历史上演绎出来的法则行事”。可以看出译者似乎也觉得这句话过于绝对了,在翻译时有意避开了“任何”和“从未”这两个表达极端的词,其他表达基本和现在机器翻译的一致,译者并未曲解作者的想法。接下来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如果忽略上下文只看这句话,很容易理解成“人们不吸取历史教训,不采取行动,导致历史一直重复”。 这也基本和现在网络上人们的使用环境一致。但结合上下文理解就会发现,这并非作者的本意。注意到书中紧跟在后面的三句话,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特殊的环境”,所以人们不能吸取历史教训,即使总结出了一些法则,也对改变现在的情况毫无益处。所以,结合整个段落来看,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历史从不重复,人们不是不想吸取历史教训,而是历史教训没有意义”。

        显然,这句话太过绝对,是不正确的。历史虽然从不重复,但历史事件中的规律是相似的,历史事件中总结出的教训仍有它的指导意义。黑格尔写下这句话的原因从这本书的历史中或许可以窥知一二。《历史哲学》的前身是黑格尔1822-1831年在柏林大学所做题为“世界史的哲学”课程的讲义,于1837年整理出版,中译本名为《历史哲学纲要》。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由王造时和谢诒征译的完整版讲义,名为《历史哲学》。从黑格尔诞生的1770年到死亡的1831年这段时间里,欧洲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到1830年巴黎七月革命,法国封建专制被彻底推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所取代,整个欧洲的君主专制制度受到沉重打击。同时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在快速改变世界面貌。黑格尔作为对法国大革命的支持者,使用相对激烈的词语来表达自己对墨守陈规只懂得照搬历史的人们的批判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这个角度上,是否可以将网络上人们对这句话的滥用看作是在表达自己已经看过太多历史的重复,是一种对世界现状的不满,是一种对世界变革的渴望?

--王造时译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第44页

        此外,个人认为黑格尔的另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存在即合理”也存在问题。“合理”现在通常被理解为“有道理”的意思。日常生活中认为一个人说的话“有道理”,通常是承认了别人的正确性,而不是只认可别人话中的逻辑。所以,这句话将“合理”改成“合乎理性”,会更好一点。这又引起了我的好奇,大众奉为圭臬的许多名言为何经不起推敲?是译者水平不够?还是说因为汉语的演变,原先的翻译在现在的语言环境中已经不再适用?或者说原本的翻译并没有问题,而是使用这句话的人们为了展示自己的哲学素养,对名言进行了改编?我又上网查找了相关资料,资料显示中文原句在范扬、张企泰译的《法哲学原理》中出现。译文是这么写的“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所以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问题,而是人们在使用中进行了改编。

        至此我的疑惑有了答案。


关于“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的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