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使用自国语言,书写时则只能使用汉文
音乐笔记188、口语使用自国语言,书写时则只能使用汉文

2022-09-30 13:39,网友在新东方网发表名为《日语片假名的由来 和介绍》的文章。
文章内容:
…内、容、内容:见《欧几里得66》…
假名是怎么来的呢?
…假、名、假名:见《音乐笔记149~153》…
很多人对此不是很了解。
其实,假名在日语中很重要,是日语很独特的地方。
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些假名,对于它的由来不是很清楚。
所以,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假名的具体介绍 和由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具、体、具体:见《牛顿123》…
假名为日本独有的表音文字,主要有平假名、片假名等不同的表记法。
“假名”的名称由来,是因为相对于“真名”(即汉字)。
…相、对、相对:见《欧几里得69》…
现时“假名”的日语读音是“かな”,
但其实古时“假名”叫做“かりな”,
之后简化成为“かんな”,
…简:见《欧几里得77》…
…化: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绿~。美~。恶~。电气~。机械~。水利~…见《欧几里得2》…
再简化成今日的读音。
论及假名之起因,则不得不提“万叶假名”之形成。
[
由于宫廷女人长年抄写《万叶集》,而“万叶假名”的汉字,都有固定字音,
写着写着,无形中便简略了汉字,变成类似草书的字体,
积年累月,就成为“平假名”。
…《万叶集》:见《音乐笔记148、《万叶集》为什么叫万叶集?》…
——《音乐笔记154》
]
如日本、韩国、越南等国,虽有自身的语言,却苦于没有纪录的方法,仅能利用口耳相传来传述古事。
…语、言、语言:见《欧几里得160》…
…方、法、方法:见《欧几里得2、3》…
汉字传入之后,各国纷纷以汉字为用,日、韩皆兴起了“文言二途”之制,
即口语使用自国语言,书写时则只能使用汉文。
类似中国近代白话文运动之前,人们说话为白话文 而书写则以文言文为主。
…运、动、运动:见《伽利略9》…
然而 中、日两种语言之文法结构迥(jiǒng)异,全以汉字行书,有难以表达之处。
…结、构、结构:见《欧几里得41》…
于是发明了万叶假名,以补足用汉文纪录日语之不足。
…发、明、发明:见《牛顿84》…
万叶假名 是将汉字 视作单纯表音符号的一种表记法。
…符、号、符号:见《欧几里得160、161》…
例如“與”→“よ、ヨ(yo)”、“乃”→“の、ノ(no)”之类。
众人抄写万叶假名之时,因作为万叶假名之表音汉字 并不需要如表意汉字般严谨,各种简化方法遂(suì)渐渐出现。
…严、谨、严谨:见《欧几里得155》…
…遂:见《音乐笔记88》…
如“與”→“与”→“よ、ヨ”。
在约定成俗的简化之后,渐渐成为现代所见之假名。
平假名
平假名(ひらがな,Hiragana)是日语中表音文字的一种。
平假名是从中文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的。
…演、化、演化:见《伽利略1》…
早期平假名多为日本女性所用,且多作抒情之文,故谓女文字、女手。
…性:1.物质所具有的性能;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黏~。弹~。药~。碱~。油~。2.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党~。纪律~。创造~。适应~。优越~。普遍~。先天~。流行~…见《欧几里得10》…
男性则以汉字为主,述史、论文,称男文字、男手。
男性即使用假名,亦多用片假名作汉文注释之用。可见早期平假名地位不高。直到纪贯之撰(zhuàn)《古今和歌集》,以假名起序置于篇首,首开“歌论”先声,证明假名文学的价值,才奠定平假名的地位。
…纪贯之(Ki no Tsurayuki,872年—945年6月30日):日本平安时代初期的随笔作家 与和歌圣手,代表作《土佐日记》、《古今和歌集》…
…证、明、证明:见《欧几里得6》…
…价、值、价值:见《欧几里得92》…
其后紫式部《源氏物语》的流行,亦对平假名之流传有所贡献。
…紫式部:见《音乐笔记129~158》…
现在的平假名字形 是在明治时代,当时的日本政府编定五十音 因而确定下来。
…确、定、确定:见《欧几里得196》…
片假名
片假名(カタカナ,Katakana),是日语中表音符号(音节文字)的一种。
与平假名,万叶假名一起合称假名。
“片假名”三个字 可以用片假名表示为“カタカナ”。
片假名 从中国汉字的楷书取出符合声音的汉字的一部分 简化而来,平安时代的初期 为了训读汉字 而发明。
…声、音、声音:见《牛顿96》…
…训、训读:见《音乐笔记182~185》…
现在的片假名字形 是在明治时代 日本政府以编定五十音 而确定下来,
在这之前 一个发音往往有多个片假名对应存在。
“ツtsu 读[tsɯ],拼音的ci(介于ci<次>和cu<粗>之间,接近于ci<次>的发音)。
请看下集《音乐笔记189、特殊罗马音读法》”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