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4中12,高颜值女神的Harvard之路!

2023-09-13 11:57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背景介绍:

复旦大学哲学专业

GPA:3.55/4.0

TOEFL:109(S24) GRE:161+166+3.5

暑校交流一段;科研校内两段;实习四段(媒体+教育NGO+USC上海办公室+心理学公司)


申请结果:

Harvard-Human Development and Psychology;

Columbia-Psychology in Education;

UPenn-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Human Development;

UChicago-mapss;

Northwestern-MSHE;

NYU-Counseling Psychology;

Rochester-Human Development;

BU-School Counseling;

UIUC-Educational Psychology

...


申请季最后的结果出乎意料,没想到申请的14个学校能拿到12个offer,只有一个wl一个rej。回顾整个申请季,最大的感受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所有的事尽力做到最好,向最高的目标努力,最后无论结果如何,都可以坦然接受。 
对自己的定位和思考
出国读书的想法其实从进入大学就产生了,但因为自己的拖延症,真正开始准备的时候已经算比较迟了。由于自己一直不确定未来想要做什么,只知道自己想要换专业,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曾经出于对新闻的兴趣,选修了二专并在一家媒体单位实习了四个月,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也不适合这条路。此时已经到了大三上的期末。
新闻的尝试失败后,学习心理的想法再次冒了出来。由于当时时间已经比较紧张,我决定先去试一试。庆幸的是,多亏了之前在媒体领域的实习经历,我非常幸运的得到了一家教育NGO做课程设计的实习机会。其实一开始找不到具体的方向也不要太过焦虑,每走一步都在默默为之后做准备。这份实习的体验非常棒,让我更加确定了选择心理和教育方向是适合自己的。有了正式的第一步,之后便一步一步继续。由于我选择申请心理学和教育政策两个专业,所以先后又做了一份教育政策相关的实习(usc上海办公室)和心理学专业的实习(心理学课程研发)。在我看来,实习不仅仅是为了丰富简历,更是一个发现自我、思考专业与自己的适配度的过程。去做一份自己感兴趣领域的实习,是了解这个专业、了解它的行业现状、未来发展、帮助自己做出最优决定的最直观的途径。

 



科研的作用
当然,科研经历也是申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作为跨专业的同学,一份专业相关的科研经历,可以为申请加码不少。由于我自己之前仅有的科研经验比较水,着手开始准备时也已经到了大三下,并且由于之前决定去伦敦政经上一个月的暑校,便很难像其他同学一样找到大牛去暑研,所以只能利用国内的机会。我给学校心理系相关方向的老师发了很多邮件,最后成功找到一位正在做课题且方向又比较合适的老师,弥补了科研方面的薄弱。



GPA与GT
GPA和标化考试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如果有出国的打算,建议大一还是好好学习,努力刷高GPA,以免在最后申请季发现自己有比较严重的短板,而到时又由于实习、科研、语言考试等其他事情搞得自己没有足够经历去提高GPA。但具体还要结合学院的给分情况和自己的排名来看,我们学院比起管院、经院等大院系普遍GPA比较低,老师也比较压成绩,这时候只要保证自己的排名还不错也就可以了(比如我本人hhh)。语言成绩对于文科的硕士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最好达到潜在的标准线——美国top15的学校最后GRE325+,TOEFL105+。这一点我的经验就是一定要早动手早准备!我直到大三下开学才第一次考托福,大三期末前才第一次考GRE。虽然很多人都说,语言成绩到最后一定能考出来,但还是不要像我一样,到了申请季却迟迟考不到自己的理想成绩,再加上上海的考位向来一位难求,这种滋味简直不要太刺激。



DIY,也要自己亲自参与选校
这些都完成后,选校选项目也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步。虽然都说要分出彩票校和保底校,但我一直觉得既然交了钱申请,不管难度和排名如何,自己喜欢一定要是首要的。毕竟拿到offer后,是真的有可能要去那里读书学习几年的。再加上我本身是转专业申请,所以更加看重研究生一定要选一个自己喜欢、想学的专业和项目。因此虽然世毕盟的指导小组帮我推荐了学校和项目,但我还是自己认真看了每个学校每个项目的官网,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愿意学这个项目。并且这也让我更了解每个项目的特点,对写文书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文书的打磨
文书当时是申请过程的重中之重。在这里就要感谢世毕盟的培训师和mentor很耐心的帮我修改cv和ps。不仅帮我整理ps的思路,教我怎么写出一篇成熟的ps,也帮我润色打磨语言表达。整个过程中差不多推翻重写了几版ps,算是给了我一颗定心丸。在我看来,申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各种文书和其他材料向对方呈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热爱什么、为什么是它、为了它我做了哪些准备、有什么收获、希望之后能怎样。尤其最后一点容易忽略掉,在我刚开始写ps时,几乎都在讲我做了什么,但对方想知道的是-你做了这些事,然后呢?也就是说,对一篇ps而言,过去很重要,你是谁很重要,但未来更重要,你要成为谁也非常重要。为了这个目标,在让ps主线突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体现自己的真诚,我觉得这一点对文科的申请非常重要。如果实在没有把握,也可以找其他同学、学长学姐看一看,有时候自己会陷入自己的思维中无法发现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也有助于打磨出一篇更好的ps。此外,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最好能每一个学校的ps都能自己过一遍,毕竟没有人比你能更了解自己。


在申请过程中一直把哈佛和哥大作为梦校,觉得无论哪一所要我,我的申请季都物超所值。因为在准备的过程中,这两所学校的课程设置我都特别喜欢。第一天收到哥大offer还附带$3500的时候,我内心感觉申请季可以结束了,下一秒就准备收拾东西飞往纽约。第二天收到哈佛的offer,甚至觉得是意料之中的结果,家人要比我激动得多,而我到现在还是会心痛自己居然要拒掉哥大。但无论怎样,一路的努力才是申请的终极意义所在,我始终感谢一路陪我走来的所有人。



关于世毕盟
感谢世毕盟在申请中的陪伴,这一年来在申请的点点滴滴上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而且他们的申请过程非常透明,每个点都会让我知道。在申请前期,每个星期我的申请培训师老师都会跟我联系掌握我的动态,叮嘱我早点考语言,在节点上该做什么,推荐实习等等,让我很感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收货满满,最后还是老生常谈,是一句我自己非常喜欢的话。“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愿大家都能发现自己的夏天。



14中12,高颜值女神的Harvard之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