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一、形成了两个决议:
(一)我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三个历史决议通过的时间、会议和名称分别是什么
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建党24年后,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促进了人民革命事业的迅猛前进和伟大胜利。
毛泽东提出六届七中全会的任务有两项:一是为党的七大作准备,二是在全会期间处理中央的日常工作。 全会断断续续开了11个月,先后两次被通过(六届七中、七届一中),15易其稿。有人不怎么读党的文件,认为文件枯燥无味,我在此就推荐一篇比较有趣味的特立独行的文件吧。 这个决议是,亦是一个历史的奇闻。第一次是在六届七中全会上,从1944年5月开始的,本来只准备开两个月,由于时局的变化(欧洲战场诺曼底登陆,解放巴黎,美军在关岛登陆,国内各地军民发起对日全面进攻,毛主席发表《学习和时局》说我们将从多去乡村胜利到夺取城市胜利进而取得全国胜利,国共两党谈判建立联合政府无果。次年8月进行了历时43天的重庆谈判),会议延长到1945年4月才结束。期间先后召开了8次全体会议。1944年5月21日,全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周恩来组成主席团,毛泽东为主席团主席。 6月5日,全会召开第二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确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委员会,彭真为主任。11月9日,举行第三次会议,讨论毛泽东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代表赫尔利谈判的问题。12月7日,举行第四次会议,周恩来报告与国民党谈判成立联合政府的问题。12月9日,举行第五次会议,讨论成立解放区联合委员会的问题。 1945年2月18日,全会举行第六次会议,听取周恩来关于同国民党谈判情况的报告。3月31日,举行第七次会议,讨论为七大准备的政治报告草案和党章草案。4月20日,举行第八次会议,任弼时代表全会主席团讲话,指出历史决议主要是解决历史问题。这次会议讨论和基本通过朱德准备向七大作的军事报告,原则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历史决议》原准备提交党的七大讨论通过,为使七大能集中精力讨论抗战建国方针问题,而改在党的六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
《历史决议》总结了建党(1921年7月)以来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1931年1月)(六大28年在莫斯科召开)至遵义会议(1935年1月)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肯定了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 。这次全会的召开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标志着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为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45年4月23日到6月11日在延安召开。毛主席做了以《愚公移山》为名的闭幕词,会上正式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的召开在思想上作好了充分准备 。
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第一个决议后的36年,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以完成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而载入史册,至今依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决议》的孕育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1979年9月29日,叶剑英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初步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同年11月,党中央决定,在此基础上开始着手起草《决议》。提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历史上我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确定共有三次:1937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构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一是要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要实现国家富强。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八大”提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二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这是第二次。81年19届6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描述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第三次。)《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初步概括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新道路的主要点,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第四次就是19大,描述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第二个决议后的40年,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单从经济发展看: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中国取得人类史上主要国家中最快的经济增速。到1990年,中国GDP相较1950年增长767%,美国则为299%,苏联为290%,世界平均水平为409%。从1978年至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3914%,美国则为231%,世界平均增速为180%,中国成为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经济体。仅此一点就可以说,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确切地说,它创造了中国发展新时代。但这又必然意味着其国内外政策面临新变化和新挑战。
美国花了数十年时间寻找“中国的戈尔巴乔夫”(糊涂领导人),指望这种又傻又天真的领导人破坏社会主义,从而削弱中国,听任美国给中国带来苏联解体似的毁灭性打击。结果,美国人发现,习近平是一个既有远见又有能力的领导人,致力于中国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这令美国削弱中国的意图落空。
但有必要指出的是,仅仅挫败美国攻击中国的企图是不够的。幸运的是,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中有数百万人立志献身于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是他们的努力确保了国家的成功,并选出了能够推动中国进步的领导人。但他们必须找到最有能力的领导人,找到如何弘扬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解决办法,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正是因为习近平有这样的能力,他才被确立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例如:在国际上,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内提出“共同富裕”理念。说明中国在寻求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解决方案时,确立了自己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振兴的中流砥柱和旗帜引领的地位,为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走向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党用事实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是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的政党、是具有强大领导力执政力的政党、是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的政党、是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的政党。
基本判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中心的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的目标就是民族复兴。
2、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共同点是什么?
第一,都是党自我总结、自我革命精神的体现。三个历史决议纵跨不同历史时段,形成于不同时间节点,但都是在党和革命事业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关头,针对党内思想需要在总结中研判和定论时,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自我总结、自我革命精神的体现。
第二,都达到了统一思想、加强团结的目的。第一个历史决议制定时,全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开创了用“团结—批评—团结”方法来处理党内矛盾、纠正错误的正确机制。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时,全党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为进一步拨乱反正准备了思想条件。第三个历史决议制定时,全党正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引导全党继续革命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党内集中学习教育,为三个历史决议的形成统一了思想和行动,使三个历史决议都达到了统一认识、加强团结的目的。
第三,都体现了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民主精神。毛泽东同志先后7次对第一个历史决议文稿作出重要修改,组织任弼时、胡乔木、张闻天等同志进行了多次讨论。邓小平同志先后10多次召集起草组开会讨论第二个历史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三个历史决议起草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进行审议,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起草组对决议稿作出547处修改,突出体现了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民主精神。
第四,都促进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第一个历史决议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为党的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第三个历史决议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因此,三个历史决议虽然形成时间不同,但都促进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
(二)召开党的20大的决议: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1、中央有关会议的含义
“几大”是指?党的几大,是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我们通常简称为“**大”。比如“十九大”,就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简称。
“几届”是指?党的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就是第几届中央委员会。比如:现任中央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称为“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我们称为“党中央”或“中共中央”。按照《党章》规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几中”是指?党的几届几中全会,是指党的第几届中央委员会第几次全体会议。按照《党章》规定,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全会”或“中央全会”。一般来说,每一届中央委员会召开一至七次全体会议,分别简称为“一中全会”、“二中全会”、“三中全会” 等。“**届*中全会”,就是这样产生的。比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简称。
2、各次中央全会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共有了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一般来说,每届中央委员(自中共十四大以来)在五年任期内召开一至七次全体会议,每次全会的任务各有侧重。一中全会于党代会之后立即召开,主要是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成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主要成员等;二中全会于次年年初召开,主要是为接下来的“两会”选举推荐新的国家中央机关领导人选;三中全会与二中全会同一年召开,主要是体制改革;四中全会主题则是党建工作,五中全会主题则是制定五年规划纲要;六中全会主题是社会管理;七中全会主题是审查下一次党代会的报告,并为下一次党代会召开做准备。 在上述头尾三次会议以外,其余四次全会则各有不同主题,比如研究经济、三农、党建、依法治国等等。
二、数说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
1、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2、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创立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二)建党百年四个伟大成就
1、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2、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3、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4、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三)党百年奋斗的十大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四)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归纳为十大明确: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五)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体现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在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和外交工作等13个方面。
(六)牢记“一个根本问题”: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
(七)拥护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八)响应一个号召: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九)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三,总结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意义
(一)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二)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
(三)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