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标准(背)
现代人和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①智力水平正常 智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它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②自我意识正确 自我意识正确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标准,它提倡一种积极的自我观念,包括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和完善自我。 ③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健康的人际关系应具备以下具体特点: a.了解他人,理解他人; b.乐于接受他人,也愿意被他人接受。 ④生活平衡积极 心理健康的人能享受学习、工作和休闲给自己带来的不同满足,他们能过一种平衡的生活。⑤社会适应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使自己的思想、信念和行动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协调一致。 ⑥情绪乐观向上 情绪乐观向上指情绪的产生是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的,情绪的持续时间是随着主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情绪活动的主流是愉快的、欢快的、稳定的。 ⑦意志行为健全 a.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主要意志标准,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是意志健全的重要标志。 b.反应适度 反应适度是意志健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之一。 ⑧人格统一完整 人格的各种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结合成一定联系和关系的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如果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的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失调,就会造成人格分裂,产生不正常的行为。 ⑨心身特征一致 一个人心理行为的发展,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心身特征一致,表现为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如果一个人的认识、情感和言语举止等心理行为表现基本符合他的年龄特征,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行为异常、心理不健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