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概念解释 第22课(3)

2022-07-18 09:59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领导中国人民继续战斗,开始了独立地创建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历史时期。

土地革命:在国民党军占有绝对优势和革命处在低潮的情况下,为了保存和发展自己,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于1927年10月,转战到井冈山地区,党开始发动群众,在革命根据地开展的打地主、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就是土地革命。

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江西省宁冈县的砻市)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于4月28日与毛泽东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运动时期农民正在对地主进行批斗,据各方估计共造成了100万-470万人的损失

工农武装割据:"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它形成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实践的总结,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古田会议:即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1929年12月28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举行,故名。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会议总结了红四军建军以来的经验教训,批判了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的表现、来源及纠正的方法,强调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要坚持以无产阶级思想来建设人民军队。规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古田会议不仅为红四军党和军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对全党全军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概念解释 第22课(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