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兽财经】港股的保险公司会被重新估值吗?

由于中国人口老化,而且国内购买保险的意识越来越强,外界一直看好国内的保险市场。但过去三年里,在港股上市的保险公司,股价反而下跌了约18%,实在是令人费解。
我们将在本文探讨在港股上市的保股股价下跌的原因,并分析这些因素到底成不成立。
在港股上市的保险股市净率不断收缩

过去三年里,在港股上市的六家保险公司的账面价值每年平均增长13%。这六家公司分别是:中国人寿(2628),中国平安(2318),人保集团(1339),中国太保(2601),新华人寿(1336)和中国太平(966)。
这些保险公司的股价,在过去三年里平均每年下跌6%。其账面价值的增加,再加上股价的下跌,导致其市净率大幅收缩。
实际上,这些保险公司的市净率从三年前的2.0x降下降到如今的1.1x,相当于每年平均下降18%。
这也意味着市场根本没有意识到,保险公司强劲的账面价值增长。市净率的收缩,不仅抵消了账面价值的增长,更是导致股价下跌的最大原因。
中国人口庞大并且老化。这样的人口结构,对保险业来説理应是很有优势的。但保险公司的市净率反而不断收缩,实在奇怪。
非标资产投资
其实问题就出现在保险公司的资产上。保险公司拥有大量的资产,是金融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
保险公司大部分的资产,都是投资在一些比较“安全”的资产类别,例如政府债券,也会投资一些股票。但在过去五到十年间,保险公司开始投资一些非标资产。
非标资产基本上是指传统资产(例如债券,股票,基金等)以外的资产类别。这些非标资产通常以信託产品,或银行里销售的财富管理产品等为主,实际上就是国内所谓“影子银行”的产品。
这些产品公开的信息很少,非常不透明。投资者要衡量各保险公司在这方面的风险,是非常困难的。新华人寿在这方面的披露较好,以其为例,它的非标资产投资佔其总投资资产约30%。
回到2017年
在2017年,市场上讨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中国经济出现硬著陆的可能性。当时市场普遍不看好中国经济,而且由于保险公司的非标资产投资,跟中国经济息息相关,投资者更不会看好保险股。
此外,市场当时普遍都认为中国将会步入低利率环境,因此保险公司更需要依赖投资非标资产,来提高其收益率。
而事实上,国内监管机构早已意识到这些问题和风险,加强了对保险行业的风控和去杠杆化,因此中国经济并没有硬著陆。
结语
新冠肺炎之后,中国经济不断复苏。市场上的信贷风险逐渐减少、受控,中国也尚未进入低利率的环境。
鉴于保险公司拥有庞大的增长潜力,而且基本面不断改善,资产风险也不断降低,我们认为保险股确实是时候被重新估值。保险股一旦被重新估值,市净率很有可能回到2017年的水平,再加上保险行业过去三年强劲的账面价值增长,股价肯定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猛兽财经致力于让每一个不甘心的青年人学会美股投资,体验在世界上最成熟最合规的市场里做世界头号公司股东的乐趣和刺激。让每一个青年人有尊严、平等通过美股投资获得自由。
另外在美股投资这件事上,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我们像猛兽一样关注着全球美股、A 股、港股等股票市场并且为投资人提供专业的财经资讯、金融圈社交、知识问答、线上线下活动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