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表达和误解

2020-05-04 04:49 作者:沉睡的石頭沒有翅膀  | 我要投稿

       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的方式,表达的自由,表达的修养。你我勇于表达的同时,就意味着,会有人误解你我。

       让我深刻理解以及赞同表达和误解的,是我和老师讲论文的事件。

       我在老师的建议下去看了张文宏医生的演讲。想感受和模仿这样的表达方式讲我的论文。我皱着眉头,感受,倾听,注视视频里的张文宏医生,且看着字幕。

       但在我开口以后,我是怀着想好好表达的心理去讲论文内容。但是老师说,你这样是不严肃的。科研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非常严肃。

       很难说当时我心情的复杂。当时是想认真的好好的表达的。却没有得到想要的那种表达的效果。

       我平时和朋友在一起聊天,是比较随和的也不具有攻击性。但每次聊着聊着,我就变得低沉正经起来。说着自己的想法,眼神盯着一个点,心里想着我讲话的逻辑,认真的讲我想讲的。

       但是这次讲自己的论文。老师说,她的感觉是我在讲一件搞笑的事情。论文不是这样的。

       模仿失败了。严肃又活泼完全谈不上。但其实失败的点,就是我过于注重模仿了。

       很多时候我是觉得我并没有特别笨拙。但很容易弄巧成拙。这就是问题所在。这就是所谓的自作聪明。

       老师让我再准备几分钟,想一想做这个论文的重要性自己的责任所在。

      我开始意识到:表达的开始是从心理上开始的。 如果我没有觉得我做这件事是正确而严肃的。首先心理上就矮了一截,自然表达起来不会产生重视的感觉。

       我的手心开始出汗。深呼吸。后槽牙咬紧。调整了状态以后。我开始了第二次讲论文的进程。

        整个过程下来,我是深有体会到,老师为什么让我用手指指着念出声读自己论文了。因为我会脑部我接下来想说的话。不念出声,是查不到自己写的内容的错误的。很多句子狗屁不通,就是因为不读出来,根本不会发觉。

        当然这件事让我记住的不仅是要学会念出声去检查自己写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让我完全客观的认识到:只要你表达了,如果你的方式不对,你对事物的态度不对,或者表达的有误,你就有被误解的时刻和机会。这是毋庸置疑的。

         —— 很大程度上,我被误解。是因为我自己,没有表达出正确的意思。表达这事情非常主观。而有时候,误解就是很客观的事情,误解是因为表达的内容来产生的。这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当然,误解也存在主观原因。我们每个人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家庭背景、成长过程、心路历程、学习经历等都不一样。这些有在深刻影响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感情,影响我们对人、事、物的看法。有一些观念甚至根深蒂固。一生难以改变。有一些,甚至有了反作用,导致心理阴影,难以触碰,反噬人的身心。

        所以,我们很容易因为自己的主观因素,再加上别人的表达方式等,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

       而我现在对表达和误解更为理解的是:

         ①  我尽力表达了,但还是被误解了,那么我也接受了。

        因为,我也许说不出更多了。或者写不出更多了。我表达的再多,如果你本身对我有偏见,那么也许你也不会客观的理解我。如果对我没有偏见,但还是不认同,那么就是,真的对于某个事物的看法相左。求同存异,尊重差异,某个层面上讲,我们要勇于对立。

      ②只要我表达了,就已经拥有和做好被误解的机会和准备。

      被误解有时候,其实根本不用委屈。因为是活该。没说清楚或者没发说清楚。我要别人怎么理解我?

     当然,有时候,我们需要长久的试探和相处,才能将流于表面的细枝末节的了解,转化为理解、体贴、和而不同。而不是争锋相对和互相插刀。

        很巧合,我最近有在听自己搬运的《当代青年心理学》(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a4y1v7nc?p=3 )。今天傍晚洗完澡以后我觉得很疲惫。躺到11点多,醒了,兜兜转转觉得还是看看这个,因为我刚好需要心理上的调整。这个第三集,老师讲的很好。一些事情,我开始理解了。

        那天是妇女节。我表达了一些感受。大概是关于很多名词尤其是关于女博士的一些想法。大家可以看看这张图。其实,真的不利于女性平权,对吧。

        那天我的意思就是,不用把灭绝师太的名号加到女性博士身上。

       学术科研,是一件的的确确需要心理强大的工作。这是很严肃的事情。的确很严肃。疫情在很艰难的时候,我们怀念牺牲的医生,开始觉得平日里追逐的明星,也许应该是钟南山院士等那些科研人员,国士无双。

        我记得有一个网友,这么回复我的,大概意思是:继续往上读,是自己的选择,并不是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是你自己的个人追求。所以别人说你是灭绝师太,你也要接受。大概是这个意思。           

        我已经习惯了删除我的动态。所以具体内容我记不清了,这是我的一个复述。

        因为我开始觉得。我确实不太适合在这里叽叽歪歪。虽然拥有表达的权利。但是,我讲的东西确实没有营养,也太过于个人。所以我觉得专栏我应该是更新会频繁的内容,因为我在表达我个人,且,不影响大家。因为你可以选择看或者不看。但动态就是会刷新,更多人会刷到,所以,觉得很麻烦。

        人际吸引的课我凌晨听了,老师讲到了一个师姐的婚姻故事。结局是婚姻破解了。一个行政管理学博士的丈夫和一个国际政治学博士的妻子,因为美国是否应该攻打伊拉克的问题,争论不休。最后,非常温婉可人的女生,把电视机扔出了窗户。他们结束了三个月的婚姻。

       这位老师从心理学角度的讲解,让我觉得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读到了博士这个阶段,在这个领域的很多观点对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价值观的成分。如果在这种方面的观点相左,对自己而言,是不能接受的。是很痛的。是很大的伤害。他们会觉得自己非常不被理解。这是很痛苦的。

        但是可能很多人并不会理解所谓博士们为什么会因为这种事情吵到离婚。

      而对于他们来说,是因为什么事情吵的架不重要,重要的是价值观上是否相似。 重要的价值观越相似,彼此会觉得互相理解更为深刻。

      说到这里,东拉西扯,我想说的到底什么。       我想说的就是:我们表达有表达的权利和方式。而在我们表达的同时,就已经拥有了被误解的几率。

      所以这是正常的事情,我只是,记录一件我经历的事情,以及这件事情,对我产生的思考和做人做事的影响。

      据说:人巨大的转变和转性,需要一件强烈的刺激性事件。

      对我来说,巨大的、刺激我的事情,有时候也许就是夭折的打击,就是,人就过去了。我比较情绪冲动 。很容易被冲昏头脑。所以也容易做出超乎理智之外的事情。

      所以,反而有一些渗透在我日常里的慢慢积累的这些让我心里有所触动的事件和指导,会让我铭记于心很久。至少,我现在,忘不了。 

     谢谢老师一直直截了当的提出我的很多问题和缺点。虽然现在我的各方面问题还是很多很多,也许一生都解决不完,我还是想好好地一一解决,至少可以变成问题少一点的问题学生。

这是我最近在看的一本书,我也觉得书的作者有理解我的心理,也有启发到我的一些言语和行为。

       大家最近会有看到我写的东西。评价不一。觉得文艺阴柔的也有,讨厌这种写作风格的也有。看到我的细腻的人也有,看到我的敏感和小心翼翼的也有。也非常感谢大家给我的一些建议,推荐的书籍。

       我现在提的最多的话语就是:这是双刃剑。

       没错,很多事情都有正反面。敏感利用的好就是细腻,利用的不好就是哭哭啼啼、神经兮兮。文艺利用的好就是小清新,利用的不好就是恶心吧啦。

       这一切都是自我表达中,我拥有的被误解的风险啊。

        难道不是吗。 

        事实就是如此。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真实。 

      我们一生都在用自己的行为、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心灵、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才能……

      如此,我只愿,大家都可以真实快乐的表达出真实的你自己。

      一百年以后,没有你,也没有我。没有人会记得我,但也许有人记得你。

表达和误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