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好的任斗解说视频需要哪些内容?回头再看吼狸社解说的个人随感

2022-03-27 21:06 作者:乌托邦的星期九  | 我要投稿

刚才又在首页刷到了其它作者的任斗比赛解说视频,看了几个之后又忍不住再到吼狸社账号看海涅老师的解说。海老师半鸽不鸽也一年了,最近两个月干脆就没更新,但他的解说水平在我眼中依然远在所有人之上。

最近的一期干货不少,解说水平依然很好

任斗比赛的解说视频可以包含以下层面的内容:
1 角色信息层面,角色基本特征、连招(最基本的要求,报个菜名总得熟练),两个角色之间克制处、优劣点(如何解读MU就能看出水平高下了)。
2 对局博弈层面,选手打法风格的介绍,对局中战术的提炼,博弈胜负的原因解释。迅速理解双方的战略意图、出手选择,远不是看一秒比赛念一秒招式可比的。
3 背景内容层面,这些知识信息观众基本无法通过只看本局比赛就能知晓,包括赛事层面(对局所处的赛事和赛区情况)、选手层面(选手的历史表现和信息介绍)、游戏内容层面(游戏蕴含的大量机制细节)。
4 解说个人风格,包括口癖、腔调、语气词、玩梗、流畅度等方面。


到目前为止,包括我在内的几乎所有其它解说都依然需要大量依赖念招式这些基础方式去撑起一部分内容。对于对局博弈层面的理解我几乎无法一遍就迅速地系统概括,将开头1分钟到结束时双方的变化调整串联起来。而对于背景内容层面部分,我可以说花了两年时间获取大量信息(比如我之前写的两篇专栏里分享的渠道)才勉勉强强跟上海老师已经半淡坑一段时间后的储备。像海老师在skyjay对fatality的对局中随口说的一句“空中二段跳踩头四帧无形帮skyjay躲开”,我到现在才知道帧数细节。

许多解说视频都呈现出正经严肃禁欲风的解说风格(这个看各人喜好吧),但海老师的解说看起来总是呢个给人一种非常轻松、愉快、有乐子的感受(这我想应该没什么问题),海老师也有着自己的一套话术(经典毒奶,以及从打牌、体育赛事等内容借术语词等等)。除了个人风格,这实际上也是游戏水平和信息底蕴的体现。真正试着做解说就能直观体会到,对瞬息变化的对局能够即使反应、组织语言、输出信息已经不容易了,这种轻松的风格正是游刃有余的体现。

海老师在群里总说“‘硬核’玩家不能处”这种开玩笑又带点自嘲意味的话,但其实他的解说恰恰是实打实的“老炮”解说。看的多的观众可能会注意到,海老师往往会忍不住多说几句角色机制、游戏内容的细节,但到最后又会说“反正你们大部分人也不会玩”,其实也确实如此。海老师在视频中说出来的信息真的只是他个人储备中很小的一部分。解说过程中大量的跳过念招式、迅速提炼打法风格和战术思路,更不是对游戏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的观众看一遍就能真的理解的。对游戏理解越深、储备越丰富,越能get到海老师解说时的思路。

也正因为是老炮,你很少能看到海涅热衷于解说后面dlc角色的比赛,对于奥利玛、罗莎塔这些特殊角色,他也很少涉及。一方面是信息上的相对不熟悉,一方面也是这些角色的设计理念,并不是海老师的喜好范围的首选项。他更喜欢唠洛克人的节奏和技巧、说特瑞的连段和惩罚,聊火狐马里奥零萨等等老角色的立回。

就算是抛开这些不谈,光是海老师视频的视频封面和视频后期的这个质量,现在像我这样油管下个图,录音视频拼一起就发出来的解说,也是根本比不上的。视频后期倒不是海老师做的,但人家能找到后期帮他干活啊!

任斗的dlc角色更新已经结束了,不少新玩家涌入了这个社区。国内的游戏社区依然非常稚嫩,海老师的老炮解说到底适不适合目前大多数的人,我并不清楚,万一大多数人就是想听全程念台词呢?但海老师本人是一个有着本职工作的风骚大叔,是一个喜欢尝试各种游戏的玩家,是一个聊音乐比聊任斗勤的文艺青年,是一个曾经常常凌晨一点找人打房战的熬夜卡比,是一个现在沉迷打牌的“没有QQ”的潜水群友。他做解说视频的初衷,也只是想更好地理解游戏。他和很多其它任斗up主一样有着自己的生活,没有给自己赋予过任何虚无缥缈的使命和地位。不要把别人的闲暇和热情看成理所当然。

我自己目前已经开始当社畜了,能够真正感受到这种挤业余时间做视频的吃力感(去年很长时间没更新也是因为心力交瘁)。任斗这个爱好在国内基础不够大,自媒体内容的转化变现基本不现实,我更看好的是还在校园的大学生玩家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年轻头脑、剪辑技巧、游戏热情和空余时间给这个游戏社区多填充一些内容。B站都已经把任斗的直播分区删了,不要指望一两个人能撑起多少东西,真的喜欢任斗,请在自己力所能及的部分多一点支持,这就够了。




好的任斗解说视频需要哪些内容?回头再看吼狸社解说的个人随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