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本质联系($-1-4-4)——本质论中的联系的辨证法到底是怎样...

2023-02-08 10:59 作者:自言自语的小谱  | 我要投稿

$-1-4-4即本质性关联

对应黑格尔中本质关联这一讲,这一讲从两个世界(表象世界与世界本身)的关系中出发,两个世界都瓦解在他们之间的关系中,两者间的差异也是其统一体(即本质性关联)。

这种关联一开始不是两个东西的关系,而是关联项关联本身的关系。


一开始本质性关联的两项(A与B)

可以表示为:A、B(表象世界)|A、B之间的关系、A本身、B本身(世界本身)

因为关系的发生学的第一种样态就是包含在世界性当中的机械的汇总,所以黑格尔在这里的第一种关系就是整体(这里的整体不是总和而仅是外部罗列的整体)VS部分。这样的关系道出了整体与部分之间互为他者,互相外在又依赖(如部分之为部分性,只有在整体这样范畴下才有意义,整体...)两者各自预设一种直接性(从整体看整体是主要的,从部分看..)

在这个整体与部分的关联当中真正重要的是皆为被设定性(positedness)的直接性与间接性的关系,因而在黑格尔这里第二种关系变产生出来了:即

(force)与 力的表现(express)


✍:

我们今天要来讲主义主义的$-1-4-4,那么这个就是essential relation本质性的关系,这个对应的也就是黑格尔的《逻辑学》本质性关联的一章。

本质性关联是从两个世界关系中出现的。

一个世界是这个表象世界,还有一个世界是世界本身。

这两个世界你就参看上一讲我讲过了,这两个世界最后瓦解在它们的关系当中。

所以两者之间的差异,同时也是它们的之间的一个统一体,这就是本质性的关系

我们不叫关联了,我们一般教科书体系里叫关系


01:35


这本质性关系的第一个呈现形式就……关系它肯定会有两项,这两个东西形成一个关系;

然后而且本质性的关系一开始不是两个东西的关系,一开始是关联项和关系本身的关系,所以本质性的关系一开始它的两项应该是写成……

就是你不能写A和B的关系,A VS B,不是这样的

而是A、B|....A和B都属于表象世界,AB和它们之间关系的......这个时候A和B变成虚的东西了——它们之间那个关系变成一个实的东西了,背后的这么一个关系本身,这个被黑格尔的叫做关系两侧。

左边一侧是那些表象世界:A是一个表象,B是一个表象、是个杂多

世界本身里面是有真实的关系本身的(所以当然世界本身里面不仅包含这关系本身,还包含A本身、B本身,这东西都要给它写进去,所以就是A和它自己的关系、B和它自己的关系也包含在世界本身里面)


所以在黑格尔里面第一个出现的关系叫做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我们要把握到这里的整体首先不是把它把握成总和的意思✇

这里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为什么是第一种关系?因为关系的发生学,关系发生的时候它的第一种样态,关系本身又出现,它第一种样态就是什么?——就是机械的给它汇总,所以关系这个本质论的这个范畴

关系就是一开始就是把自己把握成是一个整体,所以第一种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由于关系的发生学,它的第一种形态、第一种样态就是一个机械的汇总,这个机械的汇总就是一个包含在世界性worldliness当中的……

因为我们说了表象的逻辑运行到最后就是两个世界化:表象世界世界本身

所以在世界性当中蕴含的关系性的发生学;

关系是如何发生出来?它是从世界性当中发生出来的

世界性一开始由于它是一个还处于表象的那种比较肤浅的逻辑,所以它首先把握到的关系就是一个整体和部分关系,而这个整体仅仅只是一个外部、罗列、合并的一个整体

第一种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外在的机械关系,没什么实质性意义的

就是说我随便搞几个东西:ABCD,随便搞这四个的,我不说它有任何内在关系,我就直接说这个四的汇总起来,它是个整体,每一个东西和整体而言都有个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所以这是个最空乏、最无力的一个关系。你恰巧偶然这四个你把它框到一块就行这个东西

所以黑格尔说这个整体是一个和部分没有关系的整体,每一个部分也是一个和整体没有关系的一个部分,在整体的部分的关系里面它这样的。

这种关系只是个单纯罗列的关系。


06:25


在这种关系当中,这个关系的两侧整体和部分都只是这个事物本身或者说那个……就相当于你随便搞几个东西,我平白无故就可以说这是它和这一堆东西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平白无故的、没有任何意义的,这种关系是一种比较空乏的关系。

但是这种关系也道出了某种真理,什么真理?————就是这个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两侧,它是这种关系的两侧:整体是一侧,部分是一侧,它们是互为他者,这种相互不相干又相互依赖。

相互不相干的,什么原因啊?

一方面它们相互外在、相互不相干,相互不相干的原因就是说我要划个整体我就划了,我这个整体就直接是个整体,跟你有没有这个部分,跟你这个部分要不要在里面没什么关系————但是又相互依赖,也就是说我这个整体脱离了这些部分,它就什么都不是了,必须要依靠它的部分,它才能说它是个整体;

那么部分也是的,部分之部分性,部分的这种部分性或者一个部分和另一个部分的共存关系、并列性,它也只有在整体的这个范畴之下,它才有意义,部分要坚持去,其部分性也必须依赖这个整体————但是部分就它自己而言,它自己要存在,自己作为自己,自己作为一个它自己的整体,或者它自己的全部它的存在,就跟你这个整体性的这个框框没有任何关系,你不框我,我还是存在,框我无非我多了一个部分的范畴、多了一个所谓的部分的名义而已

所以它是相互外在,但又是相互依赖的


08:47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把握到,由于这个部分对应的是一个……整体和部分,它们是对应的两种直接性:

整体部分构成关系,关系是一种间接性的

整体和部分都各自预设自己是某种直接性

而且它们之间都是……

你从整体的视角看,整体是优先的,整体是直接就现成存在:我这个框先在的,你这个部分是次要的,这个部分是间接的、是被中介的;

但是你从这个部分的角度看,整体是由我部分拼凑组装成的,是从我当中抽象总结出来的,你是间接的、你是次要的,而这个部分它是直接存在的,我自己直接是我自己、我是优先的;

它们之间相互是这么一种关系

 

但是在这种矛盾当中,有一种新的关系被凸显出来,这种新的关系就是黑格尔说:

把它叫做什么?黑格尔把它叫做力与表现Force and Expression

力和力的表现的一个关系

为什么力和力的表现这种关系会被呈现出来?因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联当中,我们会发现真正重要的是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关系。

就整体和部分都是被设定性,我们把它框成一个整体,现在我说它是个整体的,一旦把它框成一个整体,我们就可以说里面这些是部分,但是我们又可以说我们框一部分是部分部分,然后我们一旦把这一部分框下来、设定下来,它是部分了,另外这全弄到一块去就是说它是个整体的————所以两者都是被设定性!

整体和部分都是被设定性

都是positedness!!!

这两种被设定性的核心矛盾就在于互相都认为自己是直接的,另外一个是间接的:

“我直接,你是间接的” x 2

“我间接,你是直接的” x 2

这个整体是反思性reflexive比较在后面的,整体是比较具有抽象性的,它是reflexive反思性的一种……它在它自己眼里它是个直接性;

部分则是一个……用黑格尔的existent实存性的直接性,它是一个existent,它也在它自己眼里它也是(直接),这个时候它们的矛盾就是直接和间接性的矛盾

那么最能体现一种被设定性它的直接和间接性的这种矛盾的这么一个统一体,就是一种新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力与表现的关系!

并且在这种力与表现的关系当中reflexive反思性的直接性就是力,实存性的直接性就是表现 …

这样我们就从整体和部分当中抽象出来一种新的关系,这种新的关系就是力与表现的关系————就是它就继承了这个整体部分关系。

力与表现的关系并不是另外一种关系,是整体部分的关系的实质!

在黑格的逻辑学里面,这第一种关系的发生学样态并不被另一种关系所替代,而是它的实质被道出,并不是生硬的替代!


那么力与表现的关系,我们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就简单来讲一下:

就是我们都学过,力会被看成是它需要一个载体、一个thing、一个物,然后这个力施压在这个上面——但是它这个力又具有它自己的独立性,因为这个物是ABCD哪个物对它来说没有任何差别,它只要有一个物就行了,所以它这个力会显现的是一种外部性externality、一种外在性,一种和它的施加载体不相干的一种外部性;

✍另外一方面这个力它又会有一种主动性activit,好像是它施加在这个上面,然后让它动了————这两者之间进一步会有个矛盾,它(力)是外在于它(物)的,它如何能够主动的施加于它?这个抽象的力,好像另外一个反思性的位面的一种东西,你这个直接性凭什么施加在一个实存的东西上面,然后比如说变成这个东西它的运动、变成一种表现、变成一种外在的定在、一个实存?凭什么?

凭什么?

★所以力会限于一个矛盾,限于一个什么矛盾?它是外在性————它相对于这个实存的物本身它是个外在性,它是一个积极活动性;

★但是它同时也会显现为它是一个被动性Passivity,它的活动性同时是它的被动性

怎么理解呢?

因为这个它不会凭空施加在这个东西上面,它只能通过另外一个物施加在上面,它实际上是作为反作用力而存在的————你比如说你说对于这个东西,一个滑块施加一个向右的力,这么施加,你相当于是得靠另外一个滑块来推它,那你对它施加向右的力的时候,它就会有一个对称的(向左的),有一个反作用力 ,相当于这个滑块对它(左边)施加一个相反的力,反作用的一个力—————所以这样我们就把握到,其实这个力并不是主动的从一个精神位面施加到一个物质位面的,或者说从一个反思性的位面施加到一个实存的一个位面的,不是的—————而是这个是我们反过来要说这个力:

所谓的力无非就是表达两个实存性的东西之间的这种关系

它才是被动的,它只不过是这个东西撞了它一下,让它往这边跑了,然后这个显现出来就是它对它有这个一种推动力,它撞着它,所以力又会有一种被动性:

这种被动性就直接体现在一个力必然会有一个反作用力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力具有一种被诱导的有限Solicitating,它是被诱导出来的;

但是另外一方面这个力本身又具有诱导性,你看这个力如果施加在这个滑块上面的话,它会诱导这个滑块越跑越快,一个加速度a去加速————所以这个力它又具有一种内在性,它就其是具有诱导性,它有一种内在性internality

它是内在于这个东西的,你换一个东西跟我没关系,我反正这个力施加在什么上面都是一样的,这个力本身好像它是一个稳固的实存,已经本质论了,稳固的一个具体实存。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力的矛盾又进一步被揭露出,就是这个externality和internality 的一个差别,外在内在性的差别。

但是这种外在性和内在性的差别,它进一步的不叫做这个……这个externality和这个internality这两个词,就是力兼具这个externality和internality;


externality就是indifferent,无视于、游离于它的那个载体、游离于那些东西

游离于那些物的、力所施加的那些东西它内在于又是……它不是游离于力所施加于这些东西,而是那些东西本身的一个内在主动性的表达


所以进一步我们就把力和这个表现,或者力和力的表现之间的关系或者矛盾,我们进一步把握成了一种新的关系

就是内在与外在的的关系

但是这个时候用的词儿就不是之前那个词儿了,这个时候用的内在就是inner,外在就是outer.

内在它就代表就是reflexive immediacy反思性的直接性或者叫本质essence;

外在则是一个Existent immediacy,它是一个实存性的直接性;


这个时候我们不再用力和它的表现或者力和它的后果这种关系来把握事物,我们不再用这个范式来把握事物——我们这个时候用内在和外在来表现事物。


我们就是说:

它背后的本体论代码层面它外在的认识论显象层面

内在的本体论代码层面它对应的是它自成一体Essence reflective,就是反思性回到自身;

外在的outer认识论显象层面,或者说实存论的显象的层面,它对应的是它与其他显象的那个……所谓显象可以就是具体实存,本质的显象就是(具体实存)

为什么我们叫本质显象就叫具体实存?因为整个具体实存它的大标题就叫做appearance!

我可以这样叫它,没问题

当然就是它的第二个环节是appearance,具体实存的第二个环节是appearance,但是为了让很多头脑比较笨的人他能理解,因为在黑格尔那边concrete其实就是本质出来实现它自己,出来出到哪里去?出到不受它控制,出到它陷于到他者的这种辩证关系,或者说陷于到一个预设性的自我遗忘的这种关系里面就出来。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内在和外在的关系了就代替掉了这个力和表现的关系。

黑格尔说在inner和outer的这种关联当中,我们不再会像force和这expression,或者我们可以说force和matter,比如说力和物质————我们不会像这种关系当中再会把这两个东西归根结底看的是两个东西。

我们不会把它看成是两个东西。

我们在inner和outer的这个关联当中,我会把发生变化的看成是同一个东西,这个同一个东西有它的内在自我规定性的那个位面,自我返回的或者自己内在的逻辑张力,内在的辩证法张力的那个位面,也有它的外在想象的、外在的和其他的表象,或者和其他的具体实存的关联层面,它的一个显象形态学。


它会把这个(inner)导向这个(outter)看成是……

它这个关系实际上就是这两者的一个关系,就这inner和outer这两者这么一个关系,最后就会走向下一步,就是现实性actuality.

当你把这个里面的代码外面的那个显象这两个层面看成是同一个东西的时候,首先是看成是这两个侧面有它的关联,然后这个关联竟然能够把自己在概念上构造成是同一个东西,然后它就会走向下一层,它就会走向actuality现实性。

所谓的现实性就是它的内在和外在是同一个东西,it's the same thing!

不像力和表象的关系,它不是同一个东西they are not,更不像跟前面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它也不是同一东西、它是一个张力,这个张力的两侧被看的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互为他者、互相作为他者、陌生的他者,我的这个直接性是靠指认你的被设定性,但是比如说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里面,双方都是被设定性,都是大哥、小二哥都蛇皮东西,相互之间其实都变得很虚,这个都变得很虚,就虚中要求实,求到一个实,就是这个force,把force当成是一个实的东西,当成是一个反思性的、一个主动性的、一个规定性的一个力量;

但是虚中求实就会发现这个求到这个实它又陷在一个矛盾里面,它总是会有它的加倍:

一个作用力总会有它一个反作用力,那么这个到底是作用力是主动的,还是反作用力是主动的就分不清了!?

那到底是力是主动的还是这个力的表现形式是主动的,这个时候也就相应的就分不清了!?

这个力到底是被诱导出来的,还是它在诱导的这些表现在发生、事物在运动,那就分不清了...

所以这个虚中求实,求到所谓的实force好像是好真实的东西,然后又变成不真实的东西,我们又需要去寻找更真实的东西了,这更真实的东西就是在这个内在和外在性两个直接性的位面——这些都是两个直接性,一个是reflective immediacy,还有一个是existent immediacy,这两个直接性的关联当中找到那个关系————那个关系就会被当成是一个同一者;

这个同一者进一步就会被把握成这个现实性,是一个自己实现它自己的一个本质,这个本质自己实现它自己,本质这个时候就克服了……reflection 就是本质对于内在性的自我觉知和把握,reflection这个时候就克服了它和concrete existence具体实存的一个二分,它就和具体实存就不二分了

它(反思)直接就是这个具体实存

它在成为它具体实存的时候,它同时知道这还是我自己,这只不过是我的一个内在性的变成了一个外在性,我这个本质在具体实存当中我外显了,或者说这个外显的具体实存体现了这个本质embodied this reflection 或者this reflective essence,要把这种反思性的本质的直接性也显现出来了,把它的同一性又显现出来了,它就走向下一个阶次现实性,它的必要的中介是这个关系


然后我们要讲一下……

当然这个关系里面就是说它的目的论上4

因为所有都是看成是非同一的、非同一性。观点有它两侧的、relation有它的两侧的,它有一个非同一性.

★目的论上这个4非同一,你只能在一个叫做实中见虚,然后以虚为实,你要把这个关系当成是实的那个东西、是真的那个东西,是真相的,了不起的那个东西,而把那些其他的象、其他的这个关系的两侧这些东西都看成是工具,是中介。

 

认识论4意味着你在关系当中你能够把握到的,就是直接性梗阻、卡住了,在关系当中,你就会发现你没有办法把握那个直接性,就是和这个(实中见虚,然后以虚为实)是一样的,直接性卡在这上面的。

就是当时有那黑格尔之后有个新黑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新黑格尔主义他就是用relation、用关系来去……就是那个人根本不懂辩论法,他对辩论法的理解是非常垃圾的,他就认识论陷到这个4,就是关系x N,这个他不懂的,他们这些好像是英国的,反正那个新黑格尔主义者就是那些很多人很笨的不懂辩证法。


就认识上这个4就意味着直接的认识被卡住了,你只能在关系当中去把握,它对应不同的学问,比如说那个就对应力学,中间那个力和力的表现的这个关系对应的力学,然后下面那个内在和外在的关系,它对应的可能是心理学,或者说可能是对应的是生物学?whatever可能对应的一些现代科学的一些……


认识论上反正就是4,就是直接性的认识被卡住,只有关系性的认识,只能去把握关系性的determinacy,它的规定性只有在关系当中来把握

 

关键是这个本体论1,很重要的,这里本体论它最后一个了,这里是逻辑学,它通向下一个

逻辑学=现实性的发生学

本质关系是通往actuality现实性,所以这个逻辑学就要呼之欲出,要变成2了。

为什么它呼之欲出变成2?因为这个时候这个现实性已经获得它的本体论地位了,在我们走到讲到后面讲现实性的时候,那个现实性是具有本体论地位的,所以后面本体论要叫2了。

因为我是个辩证唯物主义者我会把actuality直接放在本体论上讲,我不会等到那个理念论概念论

因为一般的可能有些比较懂辩证法的观众会觉得我怎么样?

会觉得我可能会在概念论的时候,然后左边是逻辑学 vs 右边是概念————我不会这样搞的I won't do that.


在我这里左边是逻辑学 VS 右边就是现实性actuality

就我在本质论的时候就已经认为黑格尔这里的辩证法就已经分裂了,他的本体论上就裂开了,在actuality里就裂开了,不需要等到后面的这个概念(论)。

好了

那就讲到这边

这个体系就讲到这里

这个本质性的关联就讲到这边了。


 

【主义主义】本质联系($-1-4-4)——本质论中的联系的辨证法到底是怎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