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发布】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历史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1(数字1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第四课《欧洲文化的形成》教案
➊教学目标
一、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中古西欧文化、拜占庭文化和俄罗斯文化的分布地域和时间,培养各地区文化形成的时空观念
二、通过分析古希腊、罗马文化特征形成的原因,比较东西方先哲精神的异同之处,培养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三、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➋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罗马法
二、教学难点:中世纪基督教
➌教学过程设计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1、古希腊文化·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时代背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古希腊的“古典时代”)
①希腊工商业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
③个人主义的成长,也关心人自身的发展(仅作了解)
(2)哲学成就: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问题的知识追求,哲学家力图用理性思维认识和解释世界;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称为“三大哲人”
①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强调理性;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②柏拉图:“柏拉图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合,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基础
注:柏拉图认为个人与大自然存在永恒不变的真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他的著作《理想国》
提出国家应由哲学家来统治,具有乌托邦思想(仅作了解)
③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理高于一切(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也是古代世界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
④智者运动: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也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仅作了解)
⑤斯多亚学派:芝诺和塞内卡等人主张顺应自然、强调理性和人生而平等(仅作了解)
(3)文学成就
①古希腊文学的早期代表是《荷马史诗》,其诸神和英雄故事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源泉
②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戏剧(悲剧和喜剧)
注:埃斯库罗斯所著的《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代表作;阿里斯托芬所著的《云》是古希腊喜剧的代表作(仅作了解)
(4)雕塑成就: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
(5)建筑成就: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注:希腊柱式主要分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仅作了解)
(6)史学成就:古希腊是欧洲史学的源头
①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被称作“历史之父”
②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2、古罗马文化·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
(1)法律成就·罗马法
①含义(仅作了解):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体系
②发展历程
A、习惯法(共和国早期):没有具体条文,贵族垄断立法权
B、成文法·公元前450年颁布《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清晰,按律量刑,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影响: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
·实质: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C、公民法(共和国时期)
·内容(仅作了解):习惯法、成文法、元老院法令、执政官命令、大法官告示
·特点: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容缺乏灵活与变通,侧重处理国家事务
D、万民法(帝国时期)
·背景:维护帝国统治和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特点:适用于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内容简洁灵活
·影响: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E、自然法(共和国晚期)·西塞罗
·含义:它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
·核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影响:标志着罗马法的高度成熟
F、罗马民法大全:公元6世纪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时期编纂,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注:罗马法发展历程总结
·产生:习惯法→成文法(表现形式)
·发展:公民法→万民法(适用范围)
·成熟:自然法(法律观念)
·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法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