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5.17 四维空间

2023-05-30 10:3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17、四维空间


  物理学概念,又称“四度空间”、“四度时空”、“时空连续区”“四维宇宙”等。这一概念于1908年由德国数学家兼物理学家闵可夫斯基[i]首先提出,因而亦称“闵可夫斯基世界”。它是由通常的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组成。由于任何物质运动的存在,总是同时处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现实的物质运动与空间、时间不可分割,因此从理论上研究和确定任何物理事件,必须同时运用三个空间坐标和一个时间坐标来描述。如果引入直角坐标(X、Y、Z)表示三维空间的点,并用t表示时间坐标,则四维时空的点表示可用坐标(X、Y、Z、t)来表示。闵可夫斯基根据这种观念,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建立了一套极为重要的数学描述工具。所以,四维时空的提出,打破了自牛顿以来长期把空间与时间割离开来的形而上学观点,建立起现实时空的统一关系。尤其是相对论的发展,更进一步把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联系在一起了,为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存在方式的基本原理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


注:

[i] 1864—1909

《哲学小辞典》5.17 四维空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