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唯物辩证法大纲》4.1.4.1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

2023-12-01 00:2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78年 仅供学习参考】


第四节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双方的同一性


  在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之后,应当进一步说明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问题。

  什么是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呢?毛泽东同志说:“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1]

  矛盾同一性的第一种意义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的双方是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同时又是互相依赖、互为存在的前提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如果没有同它相对立的一方,它自己也就不再是它自己。正和负、作用和反作用、粒子和波、化合和分解、同化和异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础和上层建筑、地主和佃农,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帝国主义和殖民地,民主和专政、民主和集中、自由和纪律、政治和技术、真理和错误、善和恶、美和丑、成功和失败、顺利和困难,总之,一切矛盾的双方,无一不是互相依赖,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的。如果有两个事物,失去了一个而另一个仍能照原样存在,那么这两个事物就不构成一对矛盾。

  矛盾同一性的第二种意义是: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

  毛泽东同志说:“事情不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就完了,更重要的,还在于矛盾着的事物的互相转化。这就是说,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方面,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了去,向着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了去。”[2]

  在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一节中,我们已经说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这里我们要着重指出的是这种互相转化的内在根据。为什么矛盾的双方恰恰是“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了去,向着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了去”,而不是向着随便一种什么方向转化了去呢?为什么战争与和平可以互相转化,而战争与石头却不能互相转化呢?没有别的,就是因为只有矛盾着的双方之间,才有一条“由此达彼的桥梁”,才有同一性。同一性的存在就是矛盾双方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内在根据。没有同一性的两个事物之间,是不可能互相转化的。所以说,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是同一性的第二种意义。

  在说到矛盾同一性的第二种意义时,有两个要点必须着重指明:

  第一、矛盾双方归根到底总是要互相转化的。列宁说:“没有任何一种现象不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3]毛泽东同志也说:“矛盾着的对立的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4]这就是说,任何矛盾双方的具体联系归根到底是要破坏的,任何具体事物归根到底是要灭亡的。世界上决不会有永不转化的矛盾,决不会有永不灭亡的具体事物。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正是要通过矛盾双方的转化实现的。这一点正是资产阶级最感到恐惧和烦恼的东西,也正是辩证法的革命精神的表现。讲矛盾的同一性如果只讲到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为止,而不讲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那就从根本上阉割了辩证法的革命灵魂,把它变成资产阶级也可以接受的庸俗理论了。假如只讲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相互依存,却不讲它们的统治和被统治的地位总有一天要互相转化,不讲资本主义必然灭亡,那就损伤不了资产阶级一根毫毛,这样的“辩证法”,资产阶级还不欣然同意吗?矛盾同一性的第二种意义之所以更重要,就是因为只有承认了这种意义才能体现出辩证法的革命精神。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人的任务就在于揭露反动派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宣传事物的本来的辩证法,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5]这是极为重要的指示。现代修正主义者把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帝国主义统治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状态看成万古不变的、触犯不得的东西,千方百计地束缚革命人民的手脚,不让他们起来实现革命的转化,这种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完全是为帝国主义效劳的。

  第二、矛盾双方转化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在这里,条件是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着的双方都不会转化。”[6]这里所说的“一定的条件”,是指具体的现实的条件,而不是抽象的幻想的条件。一种特定的具体的矛盾需要具备何种具体的条件才能实现转化,这是不能凭主观设想任意规定的,只能取决于具体矛盾的特殊性。例如,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必需的具体条件是有利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力量的对比,以及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无此条件就不会转化;社会主义转化为共产主义,必需的条件是在全世界消灭阶级、消灭剥削,以及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无此条件就不会转化。具体地分析每一对特殊矛盾转化的具体条件,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事物向有利于革命的方向转化,防止事物向不利于革命的方向转化,这是极其重要的。现代修正主义者除了用根本否认矛盾双方的转化的办法来为他们阻挠革命的路线找借口之外,还采取了另外一种手法,即假装“承认”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但把实现转化的具体条件抽掉,偷换成他们自己捏造的“条件”。例如,按照他们的说法,只要通过“和平竞赛”、“和平共处”、“和平过渡”的办法(这就是“条件”),资本主义就可以转化为社会主义;只要有了“面包加黄油”、“土豆烧牛肉”(这就是“条件”),社会主义就可以转化为共产主义。这完全是对革命人民的欺骗。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共居和转化,就是矛盾同一性的全部意义。否认其中任何一种意义,或者杜撰出其他的意义来“补充”这两种意义,都必然会导致荒谬的结论。例如有人说:“对立面的同一(一致)意味着:第一,对立面彼此渗透(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方面、成分);第二,对立面相互制约,彼此媒介(成为彼此存在的条件和手段);第三,对立面彼此产生。”[7]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一方面,它把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这样一个更重要的意义从矛盾同一性的概念中排除了;另一方面,它又把杜撰出来的所谓对立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方面、成分”硬塞到矛盾同一性的概念中去。这种谬论,无非是要阉割辩证法的革命精神,为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之间找“共同点”、“结合点”制造“理论根据”,以便把帝国主义的统治永远保存下来,把一小撮修正主义分子的既得利益永远保存下来而已。

  在我国,“合二而一”论的炮制者同国际上的修正主义者沆瀣一气,恶毒地歪曲矛盾同一性概念的科学表述。他宣称:“矛盾的统一,只是说矛盾双方是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意思”、“不可分性的意思”;又说:“同一”就是“共同点”或“共同要求”。他认为处理矛盾的办法应当是“找出一个共同点的东西”,“求同存异”。他甚至总结式地写道:学习辩证法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把两个对立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本事”。这些论点是十分荒谬的。第一、唯物辩证法从来不把矛盾的同一性解释为矛盾双方的“共同点”或“共同要求”。试问:在帝国主义和被压迫民族之间、帝国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修正主义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间,有什么“共同要求”呢?第二、唯物辩证法也从来不把矛盾双方的同一性说成只是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意思,相反,它认为矛盾同一性的更加重要的意义是矛盾双方能够而且必然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着自己对方所处的地位转化。否认了这一种意义,就是把任何具体矛盾(或具体事物)看成永远不变的东西,就是否定了辩证法的革命灵魂。试问:如果帝国主义同被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永远“不可分割地联系着”,那还有什么民族解放?还有什么社会主义?第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不认为学习辩证法是为了找出矛盾双方的“共同点”,是为了“把两个对立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相反,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学习唯物辩证法是为了“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8]。试问:世上难道有一种什么专门教导人们去找“共同点”、而不是教导人们去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唯物辩证法吗?难道我们学了唯物辩证法,是为了在帝国主义同世界人民之间去找“共同点”,以便把帝国主义同世界人民“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为了打倒帝国主义吗?难道我们学了唯物辩证法,是为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思想同修正主义的反革命思想之间去找“共同点”,以便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为了粉碎修正主义吗?由此可见,“合二而一”论的炮制者要我们学会的那种“本事”,正是为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反革命政策效劳的“本事”。实际上,“合二而一”论的炮制者在攻击党的国际国内政策的活动中,已经显露过这种“本事”。不过,他想用这种“本事”来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资产阶级效劳,这种打算是完全落空了。


注:

[1] 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04页。

[2] 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03页。

[3] 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列宁全集》第22卷,第302页。

[4]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 卷,第398页。

[5] 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05页。

[6]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 卷,第398页。

[7] 高尔良斯基:《论对立面统一的定义问题》。〔苏〕《哲学科学》,1963年第5期。

[8] 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05页。

《唯物辩证法大纲》4.1.4.1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