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3.3徐州户部山崔焘故居部分艺术品介绍

2023-03-31 10:40 作者:bili_94722589389  | 我要投稿

徐州户部山崔焘故居部分艺术品介绍

一、佛堂院

1.背景画《观无量寿经变》

 

《观无量寿经变》

极乐世界的主体部分是中央七宝池中的露天殿堂,无量寿佛结跏趺坐在金刚宝座上,头顶是华丽的宝盖和幡幢,上方飞天撒花飞舞,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左右分坐,供养菩萨四面环绕,白鹤、孔雀、鹦鹉穿插其中,除了中央庞大的乐队和舞者在表演,还有迦陵频伽、共命鸟在演奏。

这幅画以人间豪华的宫廷建筑景物为蓝本,来描绘极乐世界的歌舞场景,显得宏伟壮丽。

2. 木版画1《水月观音》

 

《水月观音》

出处:榆林窟002窟 西壁 西夏

身处在光轮之中的观世音菩萨,她的姿势看起来轻松惬意,这种坐姿叫半跏趺坐,是佛和菩萨的一种坐姿。姿态轻松、自然、优美,除了佛,只有佛教中地位较高的菩萨才能采用这种坐式。菩萨前方的是善财童子,表现的是童子拜观音的故事。

3. 木版画2《水月观音》

 

《水月观音》

出处:榆林窟002窟 西壁 西夏

佛经中说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水月观音并非外来传入,据唐代画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载,水月观音的形式最早是由唐代画家周昉所创造。

画面中巨大的光轮映衬出观世音菩萨,她是一位头戴宝冠、长发披肩的美女菩萨,斜坐在一方石头上。她正前方是虔诚地前来参拜的龙女,画面表达的也正是龙女拜观音的故事。

二、祠堂院

1.崔海画像

 

崔氏先祖崔海画像

崔海,是户部山崔氏先祖,明嘉靖中翰林,官至直隶大城县知县。时皇帝昏庸,奸臣横行,崔海念仕途艰险,遂辞官归田,并令第三子崔赞迁往外地以避祸,崔氏由此迁至徐州。

2.圣谕像解

 

《圣谕像解》之“纯孝格天”与“ 休沐浣涤”

 

《圣谕像解》之“修葺故第”与“尊世正嫡”

 

《圣谕像解》:为了移风易俗和教化百姓,康熙帝颁布了圣谕十六条,各地官员积极推行宣讲圣谕的活动,并编写了大量解释圣谕的书籍。在此背景下,安徽繁昌县知县梁延年编印了《圣谕像解》一书,试图通过故事和图像,向文化水平较低的乡民妇孺讲解圣谕。

纯孝格天:舜的母亲死后,父亲瞽叟续弦生了象。瞽叟欢喜后妻的儿子,时常想杀死舜,舜每次都躲避开;有小过失的时候,便接受处罚,以顺从的态度待父亲、后母和弟弟,一天比一天诚笃小心,从不懈怠。舜二十岁有孝名,三十岁的时候,帝尧询问可用之材,四位诸侯领袖都推荐说虞舜可以。于是尧便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观察他怎样治家;又使九个儿子与舜共处,观察他怎样处世。舜的父亲瞽叟还是想杀死舜,要舜到仓廪上去涂合缝隙,瞽叟从下面放火焚烧仓廪;舜利用两个斗笠护住身子,跳下来逃走了,得以不死。后来瞽叟又要舜挖井,舜在挖井的时候,特别开了个隐密的小孔道,可以从旁边出来。等舜已经深入井中,瞽叟与象合力倾倒泥土把井填实,舜从隐密的小孔道潜逃出来跑走了。瞽叟和象非常高兴,以为舜已死。于是象就到舜的卧室居住,弹他的琴。这时,舜去看他,象愕然不快,说道:“我想念你正想得厉害啊!”舜说:“这样的话,你就很好了啊!”舜仍然孝顺瞽叟,友爱弟弟,更加仔细小心。于是尧试用五种伦理和各种官职来考察舜的才能,结果都办得令人满意。舜五十岁代行天子之事,六十一岁取代帝尧登上帝位。

休沐浣涤:《史记·万石君传》记载:“石奋子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裙厕牏,身自浣涤。”释曰,石建(万石君的儿子)年老发白,万石君还康健无恙。石建做郎中令,每五天休假一天,归家拜谒父亲。先进入仆人的小屋,偷偷向万石君的侍者询问父亲的情况,取来父亲的内衣,躲在门外的水沟边亲自洗涤,再交给侍者,不敢让万石君知道,这是经常的事。万建“休沐浣涤”的孝行,就成了一个为人称道的典故。

修葺故第: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女,封号是襄城公主。史书记载,襄城公主“性孝睦,动循矩法,帝敕诸公主视为师式。”襄城公主及笄后,嫁给了萧瑀的长子萧锐。萧瑀是南朝皇室成员,以刚正不阿著称。萧锐是萧瑀的长子,史载其“沉毅有大量,善隶书,性蕴慈仁”,他承袭了父亲的宋公爵位,曾在唐太宗东征时期任太仆卿,负责押运河南诸州的粮食入海,为东征提供粮食供应。按照规制,公主出嫁后不能住在婆家,而是有自己的公主府。有司奏请营建公主府,不过,襄城公主却拒绝了,她说:“妇事舅姑如父母,异宫则定省阙。”唐太宗只好让襄城公主住在萧瑀府,然后将萧瑀府修葺一新,另外门列双戟,以符合公主府的标准而已。襄城公主去世,唐高宗李治下旨命所有的命妇都在朝堂上哀悼,为长姐举行国丧。并且让工部侍郎丘行淹专门去吊祭,李治甚至登楼望着灵柩的方向痛哭。后来,襄城公主和萧锐合葬,陪葬昭陵。

l 尊世正嫡:唐俨是全州(今属广西)的书生。父亲唐荫是郴州知州,退休归家后,老年得了一种危疾。唐俨当时十二岁,为治疗父亲危急的重病,悄悄地割下自己的臂肉,后来父亲病愈了。父亲去世,唐俨哀戚得犹如成年人。后来他在外游学,其妻邓氏也曾为了医治唐俨嫡母之病而割下自己的胁肉。唐俨听说母亲急病,赶紧归家,发现母亲已病愈,就拜谢妻子,说:“(割肉医母)这本来是我分内的事,当时应当快点叫我回来,为何要自苦到这样子啊!”妻子说:“子女侍奉父母,儿媳侍奉婆母姑,都是一回事、一个道理的。当时婆母正病得危急,哪里来得及叫你回来呢。而且,如果事事都得等儿子来做,还要儿媳妇做什么。”

 

3. 清代家训

 

 

曾氏家训木雕

木雕文字选自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家训,分别从为善、为业、自强、勤俭、读书、相人等方面,对曾氏子嗣作出言简意赅的训示和要求。

三、谢恩坊

1. 谢恩坊仿古画

 

清道光年间,户部山崔氏家族崔焘登科二甲第九十三名进士第,改翰林院庶吉士。崔焘深得道光皇帝赏识,下旨恩准崔家兴建上院,彰显门第。崔氏家族为感皇恩,特修建谢恩牌坊,迎接圣旨。


四、户外空间

1. 雕塑1【母亲与小童】

 

 

雕塑表现了崔家小童在院外玩耍,母亲呼儿归家的场景。两个雕塑分立大街与巷口,相隔十余米,顺着母亲招手的方向,才发现小童正躲在墙角之后,原来是在和母亲玩捉迷藏。整组雕塑生动可感,富有童趣,令人忍俊不禁。

 

2. 雕塑2【小姐与侍女】

 

自宋明理学盛行以来,古代的未出阁的世家小姐往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惟有每年元宵佳节,可与家眷一同外出赏灯游玩。据此还原了崔家小姐在元宵佳节,与侍女赏灯玩耍的场景,窈窕淑女,言笑晏晏,为崔家巷片区增添一份青春的活力与喜庆的氛围。

3. 铸铜雕刻1【钉马掌】

 

早年间,在徐州南关丰储街和袁桥随处都能看到钉马掌的,是因为丰储街和袁桥南边的骡店口多有马车行和骡马店。铁匠将耐磨的好铁打成“U”形,约两个铜板厚。“U”形的扁铁上均布七个长方形的钉孔。在钉马掌时,须得把马的蹄子用铲刀铲平。钉掌子的钉子钉帽是长形 ,为配合马掌上均布的七个方孔,“U”形铁掌张开处可大可小,根据马蹄而定。

4. 铸铜雕刻2【货郎挑】

 

旧时徐州的货郎挑,一头担着带网罩的木托盘,托盘里平放着的、悬挂着的、竖摆着的各种各样的小货件。担子的另一头,则是沉甸甸的备售货箱。货郎挑经营的商品多是针头线脑、女红用品和各种小五金、小工艺、小织物、小器皿、小文具之类的小物件,但却是居家过日子不能缺少的。尤其是居住在离城区较远的僻街陋巷中的居民,更是离不开货郎送货。

5. 【琉璃嘣迸】

 

“琉璃嘣迸”是用玻璃制作的玩具,扁圆形,直径不超过10厘米,上面正中处有个吹孔,像个封了底的喇叭,也像插上一根长吹孔的扁柿子。它周身都很薄,尤其是底部薄得像蝉翼,吹口气可使底部的玻璃片来回颤动,发出“嘣啪、嘣啪”清脆的响声,随着一快一慢或时快时慢地吹动们就能产生出有节奏的悦耳乐感。

6. 铸铜雕刻4【大碗茶】

 

大碗茶最理想的设摊处,一是宽敞、阴凉;二是来往行人多、人流密集;三是能让顾客留住脚。茶摊不采用名贵茶叶,多数摊主用的是廉价的茶叶末,为避免茶叶碎片倒入碗中,都习惯缝制一个纱布小口袋,将茶叶末倒入袋中,袋上有可勒紧的线绳,然后将此茶布袋置于烧沸的茶桶中。这样泡出的茶水,色道虽浓,但茶的清香味与茶色并不相称。在操作程序上,先把茶桶的茶水倒入大沙壶中,顾客饮茶时,用茶壶向大碗内斟茶,没有从茶桶中直接舀茶给顾客的。这样既不雅、也不敬,这是卖大碗茶同行不成文的规矩。


23.3徐州户部山崔焘故居部分艺术品介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