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无法直视的
在这个酷热的夏天,即便待在空调房里也无法掩饰我内心的躁动。一步,一步,走向那摞落着些许灰尘的书籍,轻轻地擦拭着,又颤抖着翻开那八成新的课本。灼热的目光扫视着一篇篇令我心潮澎湃的文章与诗词。可渐渐的,我发现我再无法直视它们,我明明是那样向往,那样渴望深入的学习,却怎么也读不进去了。走马观花的,一页一页浮躁地翻动着,仿佛上面出现一条条锁链紧紧的锁住了我向前的路。是啊,即使我再热爱,我也无法欺骗自己。 那一年我以最低的分数线考入高中,当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仿佛是在做梦,毕竟以我严重偏科,且初三摆烂来看是不可能的。我激动的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家里人,他们也很高兴,这意味着我有机会向更好人生迈进,而我高兴的是这意味着我可以继续追求我所热爱的学科,我想听一听高中的历史和语文诗词是怎么样的。在浑浑噩噩的初中三年,历史和诗词作为我的精神支柱陪伴在学术与人生的道路走到今天,一位像是佳人在我失意时安慰我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一位像是忘年交,纵使他经过千年岁月的洗礼我依旧可以和他畅谈天地。 那是的我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要去和常伴左右的故人赴约。在去之前父母多次提起这条路有多艰难,有多坎坷,可我依旧充满期待。 终于,那一天到来了。坐在父亲的车上遥望车窗外的美景,手机里和伙伴们的道别,以及不断平复心情的我。一切安顿好,我便与父母告了别,期待着再次相见,但想不到下一次见面却是那样意外。刚到学校的那天晚上不知是我刚到学校的激动,亦或是许久未离开过家的思念还是寝室闷热的环境和震耳欲聋的鼾声,令我心入睡。晚自习结束后到寝室已是十点半,起初是三三两两的交谈,后来变成了沉寂,约摸着十二点多了才昏昏的睡了过去。第二天清晨意外醒的很早,并没有很困的感觉,除了喘不上气和心跳很快,我只当是天气热中暑所以没注意。八月下午的阳光尤为炽热,强烈的照在我苍白的脸上“报告,站不住了!”用尽最后的力气向教官打了报告,和另几名同学互相搀扶着向休息区挪去。不知过了多久老师来叫我们去吃饭,再次站起身只觉得脚下轻飘飘的,突然心脏一紧便不再跳动,我整个直直的向前倒去。再次睁眼我已经躺在了医院。 在那之后我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甚至一度患上心理疾病。为了避免再次猝死,家里向学校申请了免晚自习和走读,就这样这半年里和父亲早出晚归,每次都要跨越两个区的路程。 终于我猜想的那一天到来了,“审判”我的那一天。年后的一天下午,父亲说出家里的情况快要撑不下去这样的方式了,又出于在年前患上新冠,本就不好的身体雪上加霜,最终让我决定是继续待在高中,还是回到家附近上一所中专。出于全方面的考虑,我动摇了,为了不在给家里添加负担,我选择回家这边。 回来后,我常常问自己这个选择是否正确,我无法回答……中专的气氛很放松,也有很多让我们活动的时间,于是我每天用各种事来填满时间的空缺,为的就是让我没有去回想的空闲。 即使在新环境融入的很顺利,每天也算得上充实,可我依然能够清晰的感受到我与最初的追求越来越远,尤其是与朋友们一同交谈时每每交流到考试,上课等我便不自觉的沉默了,因为也曾向往却无力把握。在这里我成了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脱不下长衫却又不能坐着喝酒。我常常用片刻的沉沦掩盖无法平静的内心,可我深深地知道,我终究是无法欺骗自己的。 合上曾经的课本,那份激动的心情依旧散不去,每当我再次翻开想要拾起我失去的东西,那一行行字就变成回忆将我拖入过去,我虽然知道大人们说的道理,但“行”与“知”却不能将其混为一谈。这或许是我没有勇气踏出的那一步,所以我知道有些东西,错过了,就再也无法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