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年抑郁症之路
今天来说一说我上小学的时候,从我上小学的时候说起,又是一篇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我的童年,但凡是在所谓的家里面的记忆都是痛苦的。几乎没有一点美好的。直到我上了学,有了朋友,有了老师,有了校园,我才感觉我有了家,但是这个上学的开头也是很难的因为他们从来没打算过让我上学,他们骨子里就重男轻女,不想让我上学,觉得女孩上学浪费钱,但是他们又不想让别人说他们重男轻女,所以就一直敷衍我。每一次我问我妈“妈,我什么时候能上学?人家都上学了,我也想上学,我什么时候能上学?”“你还小,学校离这里远,你跑不动路的。咱们家里穷,没有人送你,我要下地干活,没有人接送你,你肯定跟不上课” 我说的是“我可以跑得动,我不用人接,我可以上学的”其实我们那个时候村里面的孩子都是自己跑着上学根本就没有人接送。我妈说这个话明显是在忽悠我,是不想让我上学,但是她又不想当那个不让我上学的恶人。她就骗我,说是为我好还说让我等我大一点就让我上学。我记得那一年是我六岁的时候,2004年,后来我就真信了,我就等一年。2005年的时候,我们家后面那一户人家的小外孙,叫做运鹏,他比我小一岁99年出生的人,他都从幼儿园升入学前班了,我在他们家里面看他的妈妈包包子。他的妈妈说去后面路口迎他回来。我在他和他妈妈的嘴里面,才知道原来他早已经上了一年幼儿园,都上学前班了。而我还没上学,我比他大一岁,我还没上学,后边马路边我小奶奶家,他的孙子豪豪。比我小两岁都上幼儿园一年了。我还没有上学。那个时候我对上学是非常渴望的,尤其是我还有个哥,他是97年出生的,但是他03年就上学了。也就是说,他六岁的时候上学前班了,但是我六岁的时候还没上学,一直到七岁,我妈现在都没打算让我上学,可想而知有多偏心。我心里还是很明白,我父母有那种重男轻女的想法,我那个时候其实心里面就很不安全,我就特别害怕,我也很懂我父母重男轻女。所以回到家之后,我跟我妈哭着说我要上学,然后我妈的说辞仍然是这个“你还小,跑不动路的,等你大一点了,就让你上学,咱们家没有人接送你,我不放心,我怕你跟不上课。”“我说我不怕,没事的,我就要上学,我可以跟上课的,你不让我上,你怎么知道我学不会呢?”然后我妈的脸色就变了,开始恶言恶语“你这孩子怎么那么没教养?怎么那么不听话?都跟你说了,先不让你上,不让你跑,你跑不动路的,怎么就知道不听大人的话?” 然后我也生气了,这应该是我记忆中第一次跟我妈生气,生的非常很很坚决的,跟我妈要求某件事。是我活到这么大,第一次跟我妈提要求,除了这一件事,我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没有给我妈要过,什么事都是我自己在扛,自己在做,只有这一件事情,我记得最清楚。我哭着在地上闹,我拼死拼活就要上学,然后我挨了打。但是我不放弃,我还是闹,反正我那个时候挨打挨得还挺疼,大概闹了三个集(一个星期那么长),还是一个月的,反正我妈被我缠的受不了了,打电话跟我爸说,后来让我上学了。那是2005年的春天,我们家也是在那一年,从老宅上班到底下的地里面盖的平房里,当年秋天9月1日,我上了学前班,那是我这辈子最不能忘的那一天。 2005年9月1日,一个很寻常不过的开学日是我一生中幸福美好记忆的开始,我刚刚在前段说过,我这辈子最开心的记忆都是在学校里的都是老师同学给我的,从来不是在这个所谓的家里。而我美好的学习生涯,就是从2005年9月1日开始的。那一天的头晚上下了很大的雨,所有的路都是泥泞的,我们那边的土话叫做“路很湳(nan四声)”刚好也是一个逢集。村里面的人都送孩子上学,顺道到街上赶个集。从村里面到街上的小学满打满算不过一千米,当时的路都是泥巴路,下雨过后,泥特别的稀。当时我跟我爸我妈我哥还有我,一共四个人,往街上走去把我送到学校。在走到学校前面距大门口50米的地方,我实在是走不了了一脚踩到一个泥比较稀的地方整个鞋都沉到了泥土里面,脚都拔不出来。大概那个泥到我的膝盖。然后我一个人在那里使劲拔,腿都快累断了,就是拔不出来。我从小就被我妈逼迫着坚强自己的事自己扛。我都已经习惯了自己面对事情,死扛。我都习惯了,不向别人提要求,不向别人索要帮忙。所以我当时完全没有想过去要求爸爸妈妈帮我拔出来。我一个人费了大劲,满头大汗,大概拔了三分钟就没拔出来。 那个时候是我的爸看见了,二话不说,双手插过我的腋下把我从土里面拔了出来,下一秒,他把我扛在肩膀上,最后那50米的路,他是扛在肩膀上,把我扛进了学校的门。学前班的班级所在的房子就靠近学校的大门他就一个劲儿给我扛进了班级里面。这是我这辈子对我爸唯一的好印象,唯一的好印象,唯一的好印象。无论是在此之前还是从此之后,我这个所谓的爹都是个杂碎,只能用垃圾来形容,实在是没什么好印象。 到了学校以后,我兴奋的东看看西看看,其实那个所谓的学校也不是什么大学校?,就只是有三层楼的普通学校,三层楼的前面有两排小破的房子,房子还都是泥巴,对着砖瓦上面搭的房梁盖的。我们学前班一共有两个班,学前一班和学前二班。就是我说的这个学校最前排的那两个房子,房子的顶上面铺了一层茅草和砖瓦还有木棍搭的房梁房子的墙面是用砖掺和泥砌的。(这里插个题外话,这两个特别破旧的房子,又漏风又漏雨,但是好像我们这一届是唯一的一届在这里上学前的学生,总共大概有150个人,等我们这一般上到一年级的时候,就搬去了,后面那一排三层的高楼里面的第一层中间第二个房子,再也没有漏雨漏风的日子了!儿子两个破房子也已经变成了学校里面的车棚,这两个破房子全部被拆毁装上铁栅栏和铁皮给孩子们放自行车用。也就是在2005年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也再也没有住过漏风漏雨的破教室)我所在的那个班就是学前一班,书桌特别的破旧,上面都是坑,凳子也是知嘎吱嘎吱响。那两房子是整个学校最破的两座。我自己都记得下雨的时候房顶上漏水,就跟水龙头关不住一样,我和小伙伴们当时还很傻,还很开心,看见漏水了,就拿着小水泥桶(我们学校用来装水洒水的桶,跟工地上的拎水泥的那个一模一样),到处放地上接水。我记得我们当时班里面有五六个水桶,都放过去挨个接了,都接不过来。漏雨的地方特别多,而且漏的还不是小雨,还是跟水龙头没关紧那样特别密的雨。然后我们有些同学还要把桌子这边挪挪那边挤一挤,挤到不漏雨的地方坐着。就这些可怜兮兮的经历,在我的记忆里都是美好的。在这里我认识了我一生中早就许多美好回忆的小伙伴还有老师。 印象中教我的第一位老师是一位胖胖的女老师她的下巴上长了一颗痣上面还有两根毛。整天凶巴巴的拿着根棍子敲桌子,随时都要打人的样子。我特别的害怕和讨厌这位老师,我总感觉她会打我。但是当时我坐在靠后的那两排,她也没有打我。但我还是很害怕,她是教数学的老师教我们数学非常严格,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他都是拿着粉笔亲手教我们写。还带着我们背口诀,当然不是乘法口诀,而是分成和组成估计很多粉丝小伙伴可能不记得这个了,我们当时是这么背的“1和1组成二,1和2组成三,2和2组成四,二和一组成三……”“二可以分成1和1,三可以分成1和2,五可以分成2和3……”当时手里面拿着书,摇头晃脑的背就跟背顺口溜一样,格外的开心。当时我数学学的还挺好,但是那个老师好像对我不是太好,她总是凶巴巴的瞪着我们班每一个人,尤其是凶巴巴的对我。我人生中头一次期中考试,就是学前班上学期期中考试,考语文和数学两门,语文多少分我不记得了。但是数学我当时考了86分。满分100分我考了86分,貌似还挺高,其实在当时班里其实只能算一个中等偏上。 因为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考试也是第一次期中考试所以我特别期待排分的结果出来。当我的老师冷冰冰的拿着一沓试卷进来说“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待会给你们发试卷”然后我当时很兴奋的说“哦~发试卷了~”但是这个老师非常凶巴巴的瞪了我一眼,恶狠狠的说“瞎说什么闹什么?成绩考的那么差,还有脸喊?”然后我整个人都吓愣了。到现在我都忘不了,当时试卷发下来,我数学考了86分。整个班大概有70多个人,大概有十一二个考了90分以上,只有我是考了86分,也算中等偏上,但是那个老师当初对我非常的凶,说我考的那么差,还瞎喊什么?所以对于那个老师和我人生中第一次考试的数学成绩我印象非常深刻,那个老师姓傅。只教了我一年学前班,下一年就不教我了。 当时和他一起搭档,教我们语文的老师是我这辈子最感谢的老师,感谢有他的存在,让我在学前班的时候就把拼音这个基础打牢牢的,无论是平翘舌还是整体认读音节还是声调还是前后鼻音,我都学得非常正确。那位老师是个女老师,当时教我们语文的时候年龄好像也有四十多了。但是她跟那位数学老师不同,她对我们很温柔,很有耐心,就像一位慈祥的阿姨。我记得听其他老师聊天的时候说过,这位老师叫王清玉,不知道是清楚的清,还是青色的青,还是轻松的青,就暂且叫她王清玉吧。 他教我们拼音非常的好,有三段口诀都是我学拼音的时候她教我的,而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第一段就是“拼音格四条线,拼音字母住里边,住上格的不顶线,住下格的不贴边,中格写满记心间。”第二段是“j q x小淘气,见了鱼眼要挖去,挖掉鱼眼还念u”我相信这两段学习拼音的口诀很多人应该都听过,但是第三段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过“有a在,把帽带。a不在,o e 带。i u 一起来,谁在后边给谁带。”这一段顺口溜,应该是她自己编的朗朗上口,就是这三段最普通不过的顺口溜,打造了我在学前班时期就非常稳固的拼音基础。所以我到现在都忘不掉那位王青玉老师。现在想想,二零零五年,还真算是我人生中比较有福气的一年,开启了我人生学习的新纪元,认识了让我受益终生的老师和同学们,上学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后来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她好像就已经退休了,在街上卖过一些小东西,像什么栅菜园子的铁丝网。当时我跟我邻居一起去买这个铁丝网,在旁边讲解说铁丝网质量的就是她,她是卖家当时我看见他,我说“老师,你教过我,我当时上学前班就是你教的。”她不记得我了,她说“是吗?你是啥时候的学生啊?叫什么名字?”我说“老师,你可能不记得我了,我是你很早教过的学生,那时候我才上学前班,现在我都初二了。”“哦~~,那这确实时间太久了我记不住了。”不知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该说啥,最后也没说,但是我现在想在这里告诉她,老师,您那对孩子的慈爱和耐心给一个孩子留下了很深刻很深刻的印象,那个孩子今年20多岁了,距离当年您教她学前班学拼音已经过去17年了,但是她仍然没有忘记你。你是一位非常棒的老师。 从我上学开始一直到我今天每一段在学校里的日子,基本上都是快乐的,所以往后的更新我也会以快乐的学习,快乐的学校生活为主,就像是我一直以来的生活一样,一直都是以学校学习为主,而不是以所谓的父母,所谓的家园为主,在那个所谓的家里面,我真的没有家的感觉,没有归属感,学校才是我最有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