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失败的习惯养成方法 | 《微习惯》


大家好!这里是金兽读书,爱读书爱分享。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微习惯》。
习惯很重要。因为一个人一生所有行为中有大约45%是通过习惯完成的。而同一个习惯长年累月地持续,最后会对我们形成巨大的影响。
习惯有好有坏。有人习惯饭后一支烟,有人习惯饭后百步走。好的习惯让你获益无穷,坏的习惯对你贻害终生。
我们并非不能分辨好坏,失败的原因往往在于我们追求安逸的本性,以及害怕开始的心态。
谁都知道习惯的重要性,谁都想要养成好习惯,可是真正能做到的没有几个人。本书作者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养成“微习惯”的解决办法。
什么是微习惯呢?微习惯就是你强迫自己每天做的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
举例来说:把“每天做100个俯卧撑”缩减成每天做1个俯卧撑,把“每天写3000字”缩减成每天写50字,把“始终保持积极思考”缩减成每天想两件好事。
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好处显而易见。
首先就是因为目标小容易完成,我们能更容易地说服我们的大脑来完成这个任务。
其次,因为容易完成,所以更容易形成习惯。当形成习惯以后,长年累月,积少成多,效果惊人。
比如:习惯了每天写1000字,一年下来就是36.5万字,相当于7本5万字的小说,你第一次(或者前100次)尝试写的小说可能无法成为世界名著,可是如果每年都写7本,就可以通过多次尝试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有人说过:一个得不到执行的念头只会消亡。
那么如何执行“微习惯”的养成呢?作者给出了养成微习惯的八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要养成的微习惯,并为之制定计划。切记把握住“微”这个字。按照作者的说法,如果你的计划设定好之后你看了都想笑,那么你的计划就是成功的。另外,不要同时开始太多计划,最多四个。计划太多也不符合微习惯的指导思想。
第二步,挖掘微习惯带来的好处。要好好考虑自己坚持这个微习惯的意义。没有意义的事做得再多也没有用。
第三步,明确微习惯的时间安排。既然是习惯,就有其周期性。既然是周期性的行为,当然也要找好一个便于坚持的时间段。
第四步,阶段性奖励自己。我们的大脑就好像一个任性的孩子。没有奖励就罢工。为了让我们的习惯养成过程少一些阻力,给大脑一些甜头是必须的。
第五步,坚持记录。坚持记录有利于看到成果,看到成果不断扩大也是让我们的微习惯养成的有利推动。
第六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比如做俯卧撑。计划每天只做一个,你做了两个,就会很快乐。可是如果你的计划是十个,但只做了一个,就会有挫败感。过大的目标,还有无法完成目标带来的挫败感,不利于微习惯的养成。
第七步,按计划进行,不要有过高的期待。21天是否真的可以完成一个习惯的养成这个概念还有很多争议。需要养成的习惯不同,环境不同,人不同,这些都会影响习惯的养成。
按照计划进行即可,其他的顺其自然。
第八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如果习惯已经养成,你就可以开始新的计划了。
在这里,我也想谈一谈自己无意中养成“微习惯”的经历。
七年前,我重新拾起了读书这件事。大学时基本都可以做到一个星期五本书,坚持这样做最显著的效果就是上文学史的相关课程时,重要的作品我都读过,这对理解文学史课程内容很有用。工作后有七年,我不再好好读书了。更多的时间用来刷美剧,逛大街,吃烧烤。七年前再次想读书的时候,把豆瓣作为记录工具,每次读完一本书就标记一下,顺便写几句感想。又后来慢慢从写几句话过渡到写篇小短文,几百字。算是自娱自乐。再后来开始写博客,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发到博客上,就这样不知不觉坚持四五年了。
回顾这个过程,很多地方都符合本书中关于“微习惯”养成的方法。
最后,让我们再回顾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习惯很重要,但养成好习惯不容易,作者提出了“微习惯”的养成方法。
第二,作者提出的“微习惯”养成方法有8个步骤,分别是:制定计划,挖掘好处,安排时间,奖励自己,坚持记录,超额完成,降低期待,最后是留意微习惯养成的标志。
好了,本书的内容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从“微习惯”入手,养成积极向上的好习惯!
这里是金兽读书,爱读书爱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