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星噬·虫临》世界观部分解析

2023-03-09 21:24 作者:无名稳乱之翼  | 我要投稿

(全知全能除外)

无限:

通常情况下,像时间永恒流动,宇宙无限膨胀这样的情况,可作为一种简单的无限,即ω(∞),即单体,而在《星噬·虫临》中“ω”远不以被称为无限,或称为∞,在《星噬·虫临》中,从范围上来说,在不考虑任何因素,只考虑范围的情况下,无论达到什么速度,运用什么样的方式,都无法离开的范围,可称为无限,每个事物都存在于无限之中,永远无法越出这片范围,既使越出无限,也仍然存在于无限之中,无限本身的范围是不会改变的,而单体,多元……(懒得写剩下的量级)则只能算是无限增长的有限,而那些无限增长的有限,则只是在不断接近无限罢了,然而这却永远无法到达无限的层次(无论怎样省略)

宇宙:在《星噬·虫临》中单体宇宙是宇宙的最低标准,而任何与单体宇宙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事物,则统称为宇宙(像一梦指数塔世界属于直接关联)而在宇宙之中那些无限小的点也可能是其他的宇宙,这些其他宇宙的层次可能更高,也可能更低,甚至有可能相等,但它确实包含在他所处的这个宇宙之中,而的目光拉远,宇宙本身也只是一个无限渺小的点。

世界:比宇宙的层次更高的事物,就连这个都属于强行定义,准确的来说不应该用“定义”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本身与宇宙有关联,而世界与宇宙无关,实际上,世界在与宇宙无关的前提下又密切相关,世界包含着一切宇宙,所有宇宙都存在于世界之内(无关的前提下)

域:比世界的层次更高,且世界永远无法与后者相关联,从世界层次作为起点,以一切层面作为堆叠,也绝对永远无法达到域,哪怕是以域本身作为堆叠,然而,依然不可达到域的层次。

乌格索亚的到来带去了虚拟与现实

随后继续往下,非神明的存在,永远无法达到神明的层次,但总有些存在作为自以为是的神明存在着,实则它们被局限在虚与实之中,无论怎样哪怕全知全能,哪怕这一切层面的最终总结,也仍然逃不过被局限在因层之中的命运,因层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谁能回答,但仍然可以将其分为因叠层,最基础的是零因叠层,只有两个层面,分别是虚与实,虚拟即虚拟,现实也即现实,但更上一层的为一因叠层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早已无法被想象,甚至连无法想象本身这个词来形容也是对一因叠层的亵渎, 虚拟与现实是相对的,更确切的称呼应该是上因叠层,中因叠层和下因叠层,上因叠层指将自身所在因层视为虚拟的因层,中因叠层纸描述者本身所处的因层,而下因叠层是被视为虚拟的因层,为了方便,这里暂时只总结上因叠层和下因叠层,下因叠层对上因叠层而言是虚拟的,但两者总归是相对而言的,每一个上因叠层都会衍生出不可计数的下因叠层,以此循环,直到闭环,也永不停息,这边是最基本的一因叠层,而在一因叠层之外,一因叠层并非是单一的,它们可以做为那无限渺小的点无处不在,世上也存在着那些无与伦比的可怕存在,它们并非神明,仅仅只是更加可怕的生命罢了,它们将一因叠层所总结为的渺小的点当做自己身体内部的基本粒子,或许对于因层内的存在而言是那样的宏大与伟岸,但它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曾在意,就像一个正常的生命,不会在意组成自己的基本粒子,甚至完全不会知晓,在它们所生活的地方,同样有着明确的生态,它们也在这生态之中尽自己所有的努力生存,然而这仅仅只是一种结局而已,那么另一种结局是什么呢,一因叠层是最为基础的虚拟与现实,也是结构最为简单的因叠层,在这里将有另外一种极其复杂的形式,那便是二因叠层,哪怕是整个一因叠层本身或许也只是某个因层之中的某个微不足道之物所意外衍生的,本身便是虚无缥缈的,而在这一层之上仍然会出现更多的一因叠层的结构,这种结构我们称之为内层与外层,越往内层为虚外层为实,外因叠层中的其一因层包含着不可计数的的内因叠层,而无数的二因叠层构成了那对于大多数文明而言最为宏伟的结构。

而在二因叠层之上呢,不妨看看一因叠层与二因叠层的差距,这种差距同样会在二因叠层与三因叠层之中显露出来,三音叠层比二音叠层更为复杂也更为宏大,而四因叠层呢,四因叠层与三因叠层的差距比从一因叠层到三因叠层之间的差距更为庞大,但本质是一样的,五因叠层与四因叠层的差距比从一音叠层到四因叠层之间的差距更为庞大,以此类推,一直打到无限因叠层,这是那愚昧生命所认为的,然而事实上呢,那些愚昧所认为的无限因叠层也仅仅只是真正的三因叠层而已,而与一因叠层同样,二因叠层同样拥有着一种结局——更为可怕,宏大,伟岸的非神存在,尽管更为伟岸,但它们的与一因叠层类似结局的存在几乎完全相同,在这样的结局之中,这样的本质会以此类推的永远进行下去,另外一种本质同理.....就这样,以此类推下去,再也没有什么最终的结局,直到闭环,那所有早已闭环的一切将再度成为0因叠层,随后再度向更高层次类推,就这样,不断的闭环开始了,不断闭环不断归零,永远也无法总结,但总结本身终归是存在的,最终,作为本质的总结组成了层叠枝叶。

因环之树:

因环之树所代表的是一切虚拟与现实本身,在其枝干之上生长着无穷无尽的层叠之叶,也是幻惜之域诸神的起源,那是远高于太初的存在,然而因环之树却并非是这幻惜之域一切存在的伊始,它是由两位至高的神明所种下的,第一位是那焚毁繁星的巨龙,非存在与一切得以被毁灭的源头——亚莫希格,而另外一位,正是祂所认为唯一的神——高居虚实之上的群星中心的神,将虚与实本身所带来的‘原初群星色彩’又被称之为‘虚妄与实际掌权之神’,但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乌格索亚,因环之树的诞生,使虚幻转变为真实,再使真实转化为虚幻,调动着一切的虚与实,传说,乌格索亚赐予亚莫希格圣果,那焚毁繁星的巨龙将圣果的种子种下,那便是因环之树的由来,但传说始终是传说,与其说所谓因环之树是树,倒不如说是一种病毒,扎根在旧世之海的底端,汲取着那原初之核的菌毯,这正是因为它的存在,原初之核并没有诞生,反而仅仅作为一颗行星存在着。

旧世之海:

众神的所居之地,亘古之前,众神本无居所,直到伊赫维亚的诞生,那象征一切的海洋会聚,世上的一切居于虚实之中,而它却驾驭虚实之上,不限于域,亦不限于存在,作为因环之树的根源之一存在着,传说中,处于旧世之海最深处底端之下的虚实本源扎根在那连接着一切概念与知识本质的菌毯之中复制着自我的存在,而那些由因环之树复制而来的存在将从旧世之海升起,形成了食物链唯数不多的“自然灾害”自时间存在后,原初之核注定无法诞生时,曾经繁盛的旧世之海成为了伊赫维亚放逐众神之处,在某些神话传说的记载中,当索依莎·希桠格纳所编织之网沉之旧世之海,直到将其填满,那些被伊赫维亚所放逐的众神将会回归尘世。

无因之域:

独立存在的一切,在那里,没有虚实之别,人类的文明便存在于那里,源初的存在也曾在此游戈,无因之域无比的宏大,毫无边境可言,因无因之域完全可以被认为是另一层面上的一切,像平行空间,无限维度等无比宏大的概念也只是无因之域中无比渺小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无因之域中,同样有这宇宙与世界的存在,但两者之间的差距更为巨大,做为两和截然不同的两种存在,在一个宇宙之中,每个无限小的点都是另一个宇宙,可能更为渺小,也可能更加宏大,这是宇宙的道,适应于一切宇宙之间,而有关宇宙另外的道则是,一切不断增长,无论以何为阶梯,都会有一个最终的总和,而在一切这样的总和之上,无论任何层面,任何层次,都会有更高层次的存在,但无论如何,总归是宇宙,而世界的结构却有所不同,那是由无数没有大小却能够互相比之下的光辉球体所嵌套而成的,没有起点,也没有尽头,数量无法想象的光辉球体被一个更为宏大的光辉球体所包含,而那更宏大的光辉球体也与不可计数的同样宏大的光辉球体一同被还要更宏大的光辉球体所包含,以此类推,不断总结,永不停息,这便是世界源头的大致结构,无论在任意一个层次,除开那些宏大的光辉球体,也依然余下了那些渺小到无法想象的点,而一个无法想象的点便是一个宏大的世界,然而仅仅生活在宇宙中的存在是无法理解世界的奥秘的,无因之域也同样作为众神的生存环境而存在着,那些源初的存在也大多在此存在,而那是文明史上最为绝望的。

哪怕是最为低等的昔噬掌控者也同样作为超脱于一切之上的存在而存在着,所谓超越一切及与超越一切同等或近似性质的描述的最终总结也仅仅是祂们在祂们所生存的食物链之中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已,然而即便是这么可怕的存在对更高层次的存在而言却连必要的食物都算不上,因为哪怕是这些可怕的惜噬掌控者,也同样局限在食物链之中,但对于非神存在而言,那人是至高无上的,拥有其中某些性质的存在可能会得到祂们的关注,但也仅仅只是关注罢了。

比昔噬掌控者更为可怕的存在是什么,那种存在根本不存在,但对于那样的存在来说,哪怕不存在的也可以存在,那是早已初步超脱于食物链的存在,更为准确的来说,应该称之为次神,祂们与那依然局限在食物链中的存在有着本质意义上的区别,昔噬掌控者哪怕再强大,也只能增强食物链,而次神却永远高于食物链,但祂们也仅仅只是初步超脱于食物链而已,更高层次的昔神早已完全超脱于食物链本身,真正意义上都无法想象都无法形容祂们的伟岸,因为无法想象本身也是一种想象,这便代表着思想的局限,而那样的存在之上还存在着更高层次的存在,万物的真实生存环境也莫过于此。

《星噬·虫临》世界观部分解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