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机场、谜一样的“苏淀沪城际”最新动向来了
内容摘要:苏州机场淀山湖边锦溪选址方案来了,苏淀沪城际原计划于2022年12月底前完成报送江苏省发改委批复。

苏州轨交10号线(苏虞张段)示意图
近日,苏州轨道交通10号线(苏虞张段)开工仪式在常熟举行。苏州轨道交通10号线(苏虞张段)南起高铁苏州北站,终至张家港金港站共设车站21座,全长全长90.34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总投资约391.5亿元。
苏州轨道交通10号线作为苏州轨道交通市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规划将由北向南整个贯穿苏州全域。

苏州轨道交通10号线示意图
去年12月,昆山市官方的一份关于“苏州地铁S1线拟更名为11号线”报道中提到:
苏虞张市域郊铁路将于近期开工建设,未来将与规划中南北向的苏州地铁10号线贯通运营,建成后将统称为苏州地铁10号线,构建起北起张家港金港站、南至吴江“水乡客厅”的轨道交通“大动脉”。
这意味着苏州轨道交通10号线未来将直接在水乡客厅站与上海青浦境内的“示范区线”和17号线形成交互换乘。

嘉善片区综合交通规划图
这点在2020年10月公示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综合交通规划》的附图里有展示(只是当时图片缺少了示范区线)。

苏州轨道交通10号线(规划)示意图
我仔细研读了上面这张“苏州轨道交通10号线(规划示意图)”有重大发现,图面上出现了“苏淀沪城际”(上海方面称之为“吴江支线”)的身影,并展示了规划站点。
图面显示在淀山湖西北规划了“苏州机场”站,从行政区划来看,该站点位置应该在张浦镇,而苏州机场选择位于站点南侧,那里行政区划应该属于锦溪镇。
在2021年11月编制的《昆山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提到机场选址有这么两段话:
结合苏州市通用航空规划布局要求,完善通用航空机场选址前期工作研究,利用昆山水域众多的优势,研究建设水上飞机码头,初步形成通用航空应急救援网络,兼顾水上旅游等新兴需求。
配合开展苏州规划机场选址的前期研究工作,提前谋划苏州机场周边集疏运体系,研究和预控重要集疏运交通廊道资源,加强昆山主城区、市域其他功能板块与苏州机场的快速交通联系。
上述关于“苏州机场”的论述显然是第二段,规划图上显示的苏州机场应该指的是“民用运输机场”而非“通用航空机场”。

常熟市信访回复截图
苏州市关于苏州机场的选址目前除了这里之外,常熟的沙家浜等也是选址方案之一,该项目尚处于规划研究阶段,这个在2021年常熟市官方的一次信访回复中便印证了这点(详见附图)。
2022年1月,发布的《江苏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运输机场”篇幅提到,加强巩固环沪机场群发展,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建设南通新机场,积极推动苏州规划建设民用运输机场。
2022年3月,江苏交通厅官员说到,《在苏州建设虹桥机杨第三航站楼及跑道的战略意义和技术可行性研究》已完成编制。
但南通新机场项目的落地对于苏州机场来说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2021年9月发布的《江苏省民航“十四五”航线网络发展规划》中一个字都没有提到“苏州机场”。
所以,苏州市的“机场情结”路漫漫,还需等待,但“苏州精神”一直是我仰慕的,看好你,加油!
我们看到苏淀沪城际向东规划了淀山湖站,进入上海市青浦区境内后与示范区线对接,衔接站点图片显示为“重固”,我初看该选线有点“诡异”,于是经过叠图处理后固然有惊人发现:

苏淀沪城际规划示意图
1、附图1(苏州轨道交通10号线示意图)的“指北针”显示该规划图为“正北方向”值得商榷;
2、该版苏淀沪城际基本沿盈港路进入上海市青浦区境内;
3、在上海境内衔接尽管还是示范区线,但衔接站点却显示为“重固”;令人诧异的是叠图后发现该衔接站点位于绕城高速以东,17号线汇金路站附近;而示范区线“赵重公路站”应该在北部的北青公路上;再说了,就算沿北青公路,跳过前面的“华青路站”与“赵重公路站”对接也不合逻辑;
4、该版图面显示的示范区线选线与已批复的示范区线走向不一致,绕城高速以东走向更接近17号线,但也不完全一致。
从该版的规划图看,如果是沿盈港路进入青浦的话,此前有一版衔接17号线漕盈路站的规划图就可以了,所以这版规划图有点很难理解,这或许是苏州方面“情绪外化”的表现吧,呵呵,说笑了。

甪端新区规划图
相比之下,2022年11月苏州吴中区发布的这张甪端新区规划图所展示的苏淀沪城际更接近现状条件。从图示来看,其基本从淀山湖北岸水平方向向东沿北青公路附近进入上海青浦境内,并与示范区线衔接,图面显示对接站点为“青浦站”(应该泛指青浦境内示范线区站点吧),该站点实际应该为示范区线华青路站;另外,在相同位置,即淀山湖西北锦溪镇境内同样规划了苏州机场。

苏淀沪城际方案比选
从目前网络流出的苏淀沪城际几个规划选线来看,个人把它归纳为三个方向版本,即北线方案、中线方案和南线方案。我以示范区线环评附图作为底图将上述三个方案放入同一图面来展示。我们来一一说明一下:
(大家查阅附图时,可以关注一下蓝圈和红圈。)
1、北线方案
北线方案,即沿沪常高速南侧进入上海市青浦区境内,一路向东,由外青松公路向南,并与市域线嘉青松金线(规划)在外青松公路上共同设置工业园区站。根据去年12月发布的《“十四五”期间提升青浦新城交通运营管理水平的实施方案》资料显示,该站点大致位于外青松公路与天辰路交汇处附近。
我们可以看到,北线方案去虹桥枢纽站不是很直接,需要由嘉青松金线再换乘示范区线,而从目前的规划来看,示范区线与嘉青松金换乘需要再向南在青浦新城站换乘,有一段往返重复路径,所以我此前也看到过北线方案“衍生版”,就是苏淀沪城际至工业园区站后,继续由外青松公路东侧南下直接对接示范区线华青路站,这样一来换乘示范区线相对更直接。

《昆山市国土空间规划近期实施方案》截图
如果走“北线方案”就意味着要经过昆山千灯,这也是三个方案中唯一途经千灯镇的,“正所谓要想富,先通路”,更何况这是“城际铁路”啊,显然千灯乃至昆山层面是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方案的。
这个在2021年4月发布的《昆山市国土空间规划近期实施方案》中被印证,其中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内“苏淀沪城际”项目涉及镇(区)栏赫然写着“千灯镇”。目前规划站点不详,但可以想象,上述涉及的镇域应该不会轻易放过布设站点的机会。
目前,官方对外展示的规划图以北线方案居多,包括上面这张示范区线底图、青浦中运量规划等。
2、中线方案
中线方案,就是上文提到过的苏州10号线附图版及甪瑞新区规划图版。其中苏州10号线附图版,其所谓的青浦境内衔接站点“重固站”就在17号线汇金路站西侧(详见附图);而甪瑞新区规划图版的“青浦站”与我上面分析的一致,所指应该就是示范区线华青路站。

苏州市铁路规划建设示意图
在《苏州市铁路规划建设示意图》中展示的苏淀沪城际走向也是“中线方案”,与上面提到的“甪瑞新区规划图版”一样,也是由北青公路附近进入上海青浦境内,与示范区线华青路站衔接,这版的示范区线更接近批复的选线走向。
所以,中线方案以甪瑞新区规划图版及《苏州市铁路规划建设示意图》版更具代表性。个人感觉中线方案是三个方案中淀山湖镇方向与虹桥枢纽站联系最直接的通道,但很多时候这不是选线规划的唯一指标,更多要考虑城际铁路的建设将惠及沿途哪些组团或区域。
3、南线方案
南线方案,其由淀山湖站南下途经朱家角镇域设站,并继续南下与示范区线计划新增站点“青浦新城南站”衔接,其中,朱家角站大致位于新开泾江与淀山湖大道交汇处西侧,而青浦新城南站选址在这次《青浦新城单元规划草案》中已基本锁定,与“南线方案”一致,就在示范区线与漕盈路南延伸段(规划)交汇处,这里的最新用地性质已调整为“交通设施用地”。
南线方案尽管“姗姗来迟”,但目前来看呼声甚高,有后来居上之势。支撑南线方案的要素主要有:

环淀山湖五镇示意图
昆山市淀山湖镇板块上隶属于示范区协调区范围,尽管实际不在示范区范围内,但无论昆山市自身意愿或示范区都将其纳入统一规划来考量。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中提出“两核、四带、五片”的空间布局,“两核”之一便是以环淀山湖区域为创新绿核,打造一体化的环湖生态景观走廊。
2021年12月,“打造世界级湖区” 环淀山湖五镇聚首,首届"淀山湖论坛-2021 湖区名镇"高质量发展圆桌峰会在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举办(环湖五镇详见附图)。
2022年8月,发布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妇产科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将组建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为核心的跨省域妇产科医联体,该医联体是继示范区中医医联体后,示范区建立的第二个高标准高层次的医联体。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只是其中之一,青浦区面向长三角在朱家角镇规划了很多基础设施,还有如国家医学中心中山医院新城院区,上海儿童医院长三角示范区医学中心、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等。

环淀山湖轨道交通图
南线方案可以通过连接示范区线、水乡旅游线和苏州南站与苏州机场联接线(参考苏州10号线版附图)构建起“环淀山湖轨道交通线”(详见附图),这样一来可以将周庄、锦溪、淀山湖镇等与青浦境内的朱家角、金泽串联,形成一条“环淀山湖轨交旅游线”,并通过环线周边的连接,把黎里、同里和甪直等古镇纳入,基本串联起一条”江南古镇轨交旅游线“,这样也更好的实践了长三角环淀山湖国家战略,让青浦新城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公共设施更好的服务于周边城镇。
不仅于此,包括万达商圈在内青浦新城丰富的商业资源,对于淀山湖镇等区域来说应该很具有互补性;但如果走北线或中线方案,就意味着与上述的这些资源“失之交臂”了。
所以,从环淀山湖长三角国家战略出发,南线方案更可取;当然,该方案的弊端就是,对于昆山方向直接去虹桥枢纽的乘客来讲稍加有点“绕路”,从目前的规划来看,也就多出了3站路,时间上大概多出10分钟左右,这个时间应该可以承受。
那么苏淀沪城际最终会选择哪个方案呢?

苏淀沪城际可研项目中标截图
2021年9月,中铁上海设计院中标了《苏州经淀山湖至上海城际铁路江苏段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该项目即为“苏淀沪城际”,中标内容显示,苏州经淀山湖至上海城际铁路江苏段线路全长约32公里,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
成果提交节点显示, 2022年3月-2022年8月,完成工可研究终稿,完成工可批复相关前首专项;2022年12月底前设计单位协助业主完成报送江苏省发改委批复。
从上述成果节点判断,至少官方手上基本方案已成型。

信访截图
2022年7月,有市民询问苏州市相关领导关于苏淀沪城际的规划事项,相关部门回复:
苏淀沪城际铁路仍在路线方案研究,具体的线站位方案需要省、市及项目所在地政府共同参与研究。受外部条件影响,目前线位方案暂未明确。 您关心的项目公示问题,我公司将在项目线站位方案基本稳定后,根据重大项目建设报批流程,向省发改委及相关行政审批部门申报,具体公示工作将按照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公开发布。
这里所说的“受外部条件影响”不知道是不是指受长三角一体化或是上海方面的影响,从上述官方的信访回复来看,去年7月似乎线位方案依然尚未明确或稳定,真是谜一样的“苏淀沪”。
那么苏淀沪城际预期什么时候动工呢?

《沿江城市群轨道交通多网融合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截图
2021年6月7日,江苏发布的《沿江城市群轨道交通多网融合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提到,2023年,力争开工建设苏淀沪城际。

《昆山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截图
但,2021年11月编制的《昆山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提到,苏淀沪城际建设时限为2024-2027年,也就是2024年才动工。

项目清单截图
最近一次提到苏淀沪城际开工时间是2022年1月11日。当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交通部门共同签署了《长三角跨省市交通基础设施快联快通建设实施合作协议(2022-2025)》,确定了未来4年将实施的20项省际铁路、16项省际高速公路、21项省际普通公路、9项省际航道项目清单,其中第17项显示为“苏州经淀山湖至上海城际铁路”,该铁路就是“苏淀沪城际”,对应的计划安排栏显示江苏段计划2023年开工。
不管怎么样,相信苏淀沪城际距离公布最终选线方案的时间应该越来越近了。
大家对苏淀沪城际有哪些期待,你觉得哪个方案更可能落地呢?欢迎分享你的观点。
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分享、关注!
资料:苏州市政府网等
编辑:大青浦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