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造人破坏达》和“新立项雨宫庆太作品”中配版导戏始末及感言

当初《破坏达》做完之后 本来是想着照例发点导演感想 但因为某些原因(大部分是懒吧)没有发
这次看了一位网友的视频 深有感触 所以就想着汇编一点 当然 现在还不便向其他人透露“新立项”是什么作品
《破坏达》用的是2019年的译稿做了修改直接用了 做了导剪版和公映版两个版本 公映版日后会发
这是我第一次在线上做一部完整电影 算是一次很宝贵的经验 包括第一次在线上做这么大范围的群杂 所幸最后效果尚可
启用的人员主要是没正式合作过的和认识好久没合作过的 导戏的过程也是我们磨合的过程
这次是首次采用全线上会议导戏 除了特别出演的几位 都是在线上会议导的
这样也比较直观 配的不行也可以直接叫停 不用再费时间配完一遍交一遍 每遍都听 说实话 那样搞得我有点PTSD
说一下主要存在的几个问题吧 这些大概也是现阶段配音的通病
①太多情况存在鼻音 鼻音这个 跟个人有关系 有些人有鼻炎 那没招 你不能要求人家赶紧治好 对吧
还有人碰巧感冒了 这更没治 感冒好了万一没空了录不了了呢 本来线上配的难点就是大家的时间 需要凑在一个差不多的点
鼻音会导致发音吐字不清晰 一个音变成另一个音 我个人觉得很愁人 是一个非常影响听感的事
所以一旦出现鼻音 我会一直让返工 直到配的差不多 能够基本听不出来 或者介于鼻音和不鼻音之间能糊弄过去这都行
而有些人就是自带鼻音 可能算是他们一种特色 你特色不要紧 只是不要影响发音
像上海的倪康老师 听过的都知道 鼻音是特色 但是你说倪康老师的鼻音影响发音了吗 这自不用说 肯定是能接受
《破坏达》配音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邪门的现象 一个人配了俩角色 其中一个角色明明用的是跟配音者本音差不多的声线 结果鼻音了 一直在纠正 于是 这个角色就在 鼻音 重录 鼻音 重录 的循环中结束了
“新立项作品”中有一位朋友 我让她试过好几个角色 但她的声音就是有鼻音 后来我终于知道了 她特别适合配小孩 这次也终于通过“新立项作品”配小孩 让我们的合作成为可能 不然这鼻音 实在是有些坑 很神奇 她配小孩就不鼻音了
以上提到的两种情况 我认为 鼻音可能像是一块贴纸 平常是贴着的 但是被贴的东西一变型 说不定贴纸就脱离了
有时候因为鼻音 会导致配出来的东西听起来像方言 这跟地方也有关系 像我 祖籍是山东 我应该也有一两个音是这样的 就一两个 能克服
大家有这种情况吗?
②台词问题 有时候台词字太多会导致口糊 我在制作台本的时候 先要看人物的特点 如果这个人是个快嘴 那肯定字要稍微多一点 因为语速快
正常的情况下 都会留给大家余地 我的宗旨是在有限的口型下 把所有意思都翻译出来
这点 我依然想强调 以前的译制片为了对口型 有时候会看图说话 甚至放弃一些意思 这些我觉得是不好的
我们要反思一个问题 中配译制片是否过于“稳” 听起来不像正常说话 这个确实是有一点的 台词给的过于舒缓 有些时候字太少 导致“拖长腔”
这我绝对不能忍受 虽然一般留给大家舒缓的余地 但是肯定不至于要让大家拖长腔 拖长腔太难受了
这次“新立项作品”光台词改了五稿 说实话 这口型确实有些难对 有几个地方不得已 是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的 但是没有偏离原意
有些人习惯 平常语速就快 那这个情况下我会跟大家说 如果觉得会出现这种情况 跟我说 我们一起看着改 或者我直接重新翻译 保证台词正确
我这个人对于已经做好的译稿很在意 如果你给我乱改词 没来由的改我肯定不愿意 我最后台本 这么写都是有我的考量的
这不是字幕本 光翻译就拉倒了 口型本大有学问 而且还得兼顾翻译 关键是大多数配音员根本不懂外语 我们怎么能接受这样的人随便改呢
事实上 给公映译制片原声版上字幕 给译制片做口型本的人的外语水平 也是最后能否出效果的决定因素之一 还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
有太多的人 不懂外语 反而被派去改别人的翻译 这靠谱吗 口型是对上了 但是词改的乱七八糟 一句话 近义词也不是原意了 不能就这么算了
还有 我想提一提所谓的“生活化”
现在所谓的生活化是什么 就是像普通说话靠拢 我觉得这不太靠谱 普通说话是什么感觉 经常会不在意语病和清晰度 只要对面听明白意思就好(包括所谓的“山东式倒装”) 随意是肯定的 还会带一些方言的感觉 生活中我们说话就是为了让对方听明白我们的意思 知道我们想要干什么 我们干了什么 我们想要对方干什么 etc.
可是 配音本来就跟普通说话不一样啊 配音本来就是要求相对清晰的 为什么需要配音啊 最开始是设备落后 同期声收出来达不到标准 不够清晰 杂音太大 所以要后期配音 日语片在胶片时期一般都是演员本人去给自己做后期配音 那在国产片中 后期配音基本上是为不太符合角色带给人们的印象感觉 也就是说 你的演技达到了 但是你的声音听起来不符合角色带给人们的印象和感觉 这时候需要换个人来给你配音 再就是 台词功底不行 或者说话带方言特别重 这需要有人给你配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知 后期配音就是为了清晰
那么问题来了 这种平常说话的方式 甚至是“胡同串子”的味道真的要出现在配音当中吗 我是拒绝的
前段时间跟我一位一线配音的朋友聊过这个问题 他给出的说法让我比较赞同 他说:“我们还是来看性质吧 如果这个片子足够生活 我们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一定要足够生活才行 特别放松 这种才行 你不会想要复仇者联盟、007那种片子 每个人一开口一个胡同串子味吧”
他的意思可以说是正好点中 这种人物一开口胡同串子感的情况 在流媒体线上投资制作的中配作品里占大多数 比如 最近井喷的日本动画中配 和一些流媒体外片中配 这种真的是坑人 浪费时间 大家可以想想这个问题 大家真的喜欢这种风格吗 说到底 配音本来就跟正常说话不同 要是都这样 那配音岂不是谁都能干了 专职配音演员要失业咯
另外 在中配片保留外语 也就是 用配音员的口重新配出外语 我觉得不是不行 在大家文化程度都提高的现在 多少带点对大家来说应该无压力 但是 如果一开口塑料、工地外语 咱不晓得丢人的是谁哎 上次我看某平台牵头制作的某日本动画中配 一点进去接着给我来一句工地英语 立马造成一万点伤害 想死的心都有了 真不知道丢人的到底是谁
现在大多数配音的东西都要看甲方脸色 换个词就是给钱的 反正我现在觉得 大多数给钱的真的不懂配音 他们只是有自己的癖好而已 就比如 我知道我喜欢喝红酒 但是我不懂这红酒是几几年的 它为什么这么贵 我也不懂几几年的葡萄好 我光知道我喜欢喝红酒 我的钱也足够多 能买得起 但是我是不是被坑了 我就不知道 你让我监督酿造一款红酒 我就也不懂 这也是现在比较严重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 上面提到的老哥们又说了:“我不管 让我干就听我的 我不差那个钱 你可以指出你的需求 但如果这会影响最终效果 那肯定以我为准 如果你不同意 那你可以滚蛋了 爱做做不爱做拉倒”
③重音问题 这个问题强调太多遍了 中文的魅力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重音表现的 同样的一句话 重音不同 意思就不一样了
在导戏过程中 我不能容许出现任何关于重音的问题 只要重音出了问题 那就是重录 重录 重录 不可能有漏网之鱼
重音问题很多人可能听我天天说 这个问题是现在中配圈的最大癌症 难道真的要让这个问题成为老大难、不治之症吗?
重音问题 我们可以看一下为什么会出现 首先 现在配音员的文化水平成问题 文化水平≠文凭 一些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掌握甚至不如大专生 千万不要瞧不起大专生!(大专生很可能只是因为有一科考得不好才成为大专生的 实际上他是有上大学的本事的 千万不要歧视)
重音问题我上次做过调查 大部分人说 小学教的 嚯嚯嚯 小学生都不如哎 真牛逼 真专业 可别再拿着我是职业的 我混棚的来耍大牌了
不掺一点水分的说 不管你多牛逼 连重音都搞不清 在我眼里就一个屁 你还配音呢 先搞清楚重音 让这句话能用最明确的形态出现再说吧
昨天直播了MATRIX3的公映胶片版 听得我热血沸腾 几个连续的长台词段 那重音 太舒服了 话剧、演讲式的张力和氛围直击内心
第二点 大多数直接怼 根本没时间看材料 这点是造成目前中老一辈配音员出现问题的最大原因 他们也是会出现问题的 原来给时间打磨
现而今快餐文化影响日益增大 也使得配音艺术作品饱受其害 配音作品或许现在根本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了 只是一个市场需求的简单消费产物
但是 有功力的拿过台词来还是一眼能看出来不少东西的 这点你不去积累 不去锻炼 他就是办不了 现在配音员的门槛简直太低了 造成参差不齐
再加上现在堆了太多的东西 很多在棚里的朋友最常跟我说的就是没时间 尤其前两个月北京的工作也停摆了 最近刚刚开张 堆得更多
以网友视频里说到的那些能快生产、大批量生产的广播剧、有声书为主压成一座山 怎么能让年轻人有空去多看片子 多积累呢 再加上很多年轻人只是抱着自己喜欢的题材不撒手 你不去接触其他的题材 怎能学习到呢
去调查一下这些进了棚的年轻人 现在还能主动看译制片的有多少吧 这也就是第三点 年轻人积累的东西少 没时间学习或不愿学习 想反驳的先自问一下 你阅片量几何 戏感 就是要多看片 看好片才能出的来
前段时间出了个配点游戏就耍大牌 一句句old school讲个没完的 最后还不是出事儿了 摆正心态好好学学这些东西吧
看译制片的目的应该倾向于培养、磨炼、研究演技 而不是说用译制片的方法单纯看这个片子
现在的人文化程度都高了 很多人都会点外语对吧 能听懂 不是要你用看译制片的方法单纯看这个片子
这里就顺便说一下那些见天儿秀优越的原声党了 你们先练得不用看中文字幕再说话吧 有本事别靠字幕组 我反正只靠一条原文字幕就行 还有很多情况听译呢 你们这种人就别在我们这些人眼前晃悠了 整天说配音烂我看原声 那 我搞配音也做字幕 服吧
重音问题是必须说的 这关乎你配音的效果 这是你水平的体现 如果重音不过关 你作为配音演员来说是不合格的 怎么骂你都不为过 因为重音是汉语当中让语句展现明确形态的根本途径 本来要活人 被你配成死人 这靠谱吗
可想而知 在导戏过程中 我必然会对这点抓的很重 我绝不会让我的作品出现可笑的重音问题 大家可以去随便搜点网上的配音作品 能找到一个完全没有重音问题的 那都得是极少极少极少得了 甚至没有
有人说我要求太高 那么试问 同样占用了你的时间 为什么不让这时间花的更有意义呢 配好了难道你不好受?难道不是给你立牌子?你自己甘愿堕落 自己愿意水 谁都救不了你 在我这里 只要你来了 我会认真纠正 但是你不要打退堂鼓 你不要嫌烦 因为说到底 出现重音问题的是你 因为重音问题要返工的是你 而不是我 你不要用“我是混棚的”来压我 这部分不是你应该耍大牌的部分
说到底 出现严重重音问题 你“混棚”就已经失败了 你就已经压不了我 录音棚原本是专业的象征 是个神圣的地方 现在已然藏污纳垢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 原来我的要求可能还比棚里低 然而现在竟然都比棚里高了 可我的要求明明没变啊 真是令人又好气又好笑
很多人觉得中配怪 我觉得跟现下 这种重音错误 形态不明确 别扭 让人“无法热血沸腾”的中配成灾是脱不开关系的 因为大家听的几乎都是这种东西 所以不太想听啊 我在原来导戏的时候 还见过根据外语找重音的 这不是瞎胡闹吗 有本来就找不对重音的 再加上一点“外语优等生” 外语学的太好了 来中文台本里找外语重音的 这不是彻底死球嘛 这下再能听 那我真的怀疑说能听的 这个人的成分了
④演技问题 这点放在最后说 演技问题可以磨炼 而且大家都是不同的问题 有的人动态给的不足 有的人不会配自我感动的戏 这个都需要导演来告诉他大致怎么配 其实还有句话 重音找对了也会让你的演技有一定提高啊 因为你抓到感情了啊
⑤声线问题 不换声线 挺愁人的 网友视频里说的“老配音员水平高 变声线能力强”或许是吧 然而现在基本都在用一条声线水啊
配戏 是角色挑人的 不是人挑角色 有些配音导演专门给自己加戏 不管贴不贴 我就不指名道姓了 这样不好
有些时候 给到你的角色 是你用常用声线就能完成的 这是成本最低的也是最轻松的情况
但有些时候 配音导演了解你 给你的角色是你换了声线可以配的 但是你得换啊 你不换那不是完犊子了
现在很多国内资历较大的配音演员反而存在就用这一条声线水的情况 这是我不喜欢的 也跟他们的资历不匹配 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躺平
能力强你不用 这和没能力有啥区别吗 俗话说 大脑不用会生锈 你这嗓子不用他也老化啊
最后我想说 我们或许都存在这么一种心理 甘愿自我安慰 他们或许也有苦衷吧 他们或许也XXX吧 我们没在其位 也许体会不到吧
但是苦衷 可不能影响你的水平吧 我已经在上文列出了可能有的苦衷 扒掉这些之后呢 该是彻底的无力了吧
观众的体谅不应该成为保护伞和挡箭牌 说到底 就算工期再紧 该混出来的 早就已经混出来了 他们会在配音时拿出肌肉记忆似的演技和对台词的理解能力 哪怕只是完成任务
说到底 他们基本都已经固定了 可能不换声线也是固定了吧 简直像是一种肌肉记忆
然而 无力的人 终究是无力 无力还不锻炼、不增力 才是最令人无语的 不自救 谁都救不了你
另外 饭圈和“声控”真的没啥用 最好不要搞 虽说这不可避免吧
贴合角色才是最重要的 不可能一部戏所有人都是帅哥美女 那些不是的 总有人要去录 那么 应该谁去呢 假若有一天 没有人能录这种角色了 一个剧组都搭不起来了 你们 不会感到恐怖吗
全是帅哥美女 终究是二次元 现实生活中就是什么样的人都有的 都给你们声控追星了 那些谁录啊
农民都奔着挣钱的东西种了 年轻人都奔着能被追的声线走了 那剩下的呢 农民都奔着挣钱的东西种 后果 还历历在目吧
这个世界 终究不能只靠老人撑的 后继无人的世界 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 我想得到 却又不敢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