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vik的故事(二):挟蛋症(egg binding)?
2021年对于这对纵纹腹小鸮来说是悲伤的一年。雌性小鸮在3月24日顺利产下了第一枚蛋,但自从3月26日产下第二枚蛋后就没有再继续产蛋了,这期间窝里的食丸越积越多。4月2日,雌性小鸮在繁殖期间去世了。






从3月26日产下第二个蛋到4月2日去世,雌性小鸮已经有整整七天没有继续产蛋,这对于纵纹腹小鸮来说明显是不正常的情况(纵纹腹小鸮一窝只产两个蛋是罕见的情况,而一般每个蛋的间隔也就两三天)。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考虑是否出现了挟蛋症(egg binding),俗称卡蛋。
关于卡蛋的科普:https://m.xuite.net/blog/andylee0912/twblog/188716428

上图是一只生活在新西兰北坎特伯雷的雌性纵纹腹小鸮,这是发生在2020年的一个案例,当时它的鸮对象被澳洲喜鹊袭击致死,或许是由此带来的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它遭遇卡蛋。

在被人类救助后,它被送往当地的Vetlife Oxford兽医院,在兽医的麻醉下被取出了🥚,最终慢慢康复。通过及时的干预治疗,卡蛋是可以被治愈的。

在2019年,Robert Fuller(@Robert_E_Fuller)发现一只雌性灰林鸮也发生了疑似卡蛋的情况:“它在即将产卵前不久病倒了,非常危险。当我第一次注意到它一动不动地躺在巢穴地板上,头朝向巢穴入口外时,我想知道它是否被蛋卡住了。雌性灰林鸮几乎要死了。我看到她在努力工作,好像要把蛋挤出来,这似乎是最合理的解释。但当她日复一日地继续躺在巢穴的地板上时,我担心会出现最坏的情况。这让人看了很是心疼。”
但是Robert Fuller之后发现了不同:“我可以在屏幕上看到她张开和闭上嘴,好像在喘气。这种行为表明,与其说它是被蛋卡住,不如说它可能是患了Frounce,一种消化道的酵母菌感染。这种使鸟衰弱的疾病是通过食用受感染的鸟类传播的,最初表现为嘴巴或嗉囊周围的白点。”
幸运的是,雌性灰林鸮最终康复了(关于这个故事,详见:https://www.robertefuller.com/diary/when-wild-tawny-owls-almost-lost-their-clutch-i-got-them-to-adopt/)

回到Kuvik身上。在当时的直播里确实可以看见之前吃了一只鸟,整个窝里都残留着这只猎物的羽毛。喘气等症状在直播里很难被看出,而由于没有尸体检查的信息,也不清楚嘴巴周围有没有白点(猫头鹰没有嗉囊),总而言之,真菌感染也是无法被排除的死因。
不过要知道的是,当时的雌性Kuvik已经不是一只年轻的猫头鹰了——它至少在2019年以前就已经与伴侣住在那里,并且在前一年还令人惊喜地产下了六枚蛋。无论是卡蛋还是真菌感染,都是以它自身体质开始衰弱为前提而发生的,或许我们不必为它过于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