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路二建征文大奖赛:在二建考试中的自我成长
导语: 有时候成功就是靠一次次地失败,又一次次地重来,尝尽心酸,却依然能够迎难而上才是对梦想最大的尊重。接下来,就来看看这位作者是如何在跌倒中一次次站起来,最终取得二建证书的历程的。
2017年8月24日,在中午12点以前和平时的其他日子一样显得很普通。当我拿起手机,准备找个歌搭配吃饭,却看见微信里不断涌出的新消息,转念点了进去。“亲,二建可以查分了”简短的几个字,让我心头一震。由于没有连接,自己百度找到查分网站。输入信息后心随着进度条挪动而加速跳跃,当那个蓝色的“是”出现时,激动的长吸一口气,把屏幕拖大确定之后,开心的笑了,还觉得眼角有点点湿。
这是我第四次考二建,这场一年一度的考试我经历4年。几多心酸只有自己才知道。
2012年工程造价专科毕业,怀揣着美好的憧憬进入建筑行业,希望能有一番作为。看着周围的同事不是在考一建就是过了二建,天真的以为只要按部就班,一起美好的事物都会接踵而来。
2014年,具备了报考全国二级建造师的资格。这两年里,下过工地、任职在造价事务所,让我深感大专毕业的学历又是女生,想在一群五大三粗男人主导的建筑行业立足就必须有一些过人之处。而拥有执业资格证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优势。于是乎我信心满满的买了成套的教材和配套练习册开始备考的征程。
当3本厚厚的教材出现在我面前时,我有些不知所措了。每本书都300多页,5月底就要考试,怎么看的过来呢?找到考过的同事取取心得。A同事科班出身,为人踏实勤奋。说他每天下班就开始看书,看完一章做做练习题,考试就过了。B同事虽不是科班出身,但在工地多年,大概看了看书,管理和法规这两门公共课就过了。成年人的执业考试,不求高分,但求过线。管理和专业实务课满分均为120,法规满分100。理论上60%就是及格线。但实际中,各省根据本省的考试情况会调整分数线,具体到每年都有浮动变化。 成绩两年有效,也就是两年3门考试合格即为通过考试。听起来条件很宽松,但这其实是一个美丽的陷阱。很多考生因此陷入无尽的“轮回”中,郁郁不得而放弃了。
初步的了解之后,我开始看书了。制定了计划,每天看几页,再做练习题。可是当我拿起书时,计划的一切就都走样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核心、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和任务”看着近乎一样的措辞,冗长无趣的解释内容,我不是走神想到了其他的事,就是抱着书睡着了。看过的书几乎不过脑,更没有记住多少,做题时没有印象只是蒙猜。
于是我改变了战略,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我开始抄重点。拿起书看到自己觉得是重点的内容就一阵狂抄,越抄就觉得该抄的地方还有很多,抄完的只是那么点。抄书收效甚微,不抄又不知怎么样能看进书。在这矛盾与纠结的过程中,正常的工作也不能松懈呀!最后书没看完,题没做完,近乎裸考一样浑浑噩噩的走进考场,又迷迷糊糊出了考场。几个月后得到了可想而知的结果,最好的一科差一分过线。想起之前听的那些“二建嘛,随便看看书的就过了”的言论不禁觉得可笑。
第一次考失败了。是因为没怎么用功,所以也不是很难过。后来和一起考试的同学聊天,原来他们除了看书做题外,都看了网络课件。有老师指导当然比自己闷头看书有效果了!豁然开朗的我重整旗鼓踏上了第二次备考的征程。
为了能一次性通过考试,我开始关注各大论坛的帖子找寻考试攻略,得到的心得是:这三门考试中管理和法规属于公共课,相对简单,专业实务是最难的,对考试的影响最大,号称“得实务者得建造师”。
可是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轮回”——即第一年过了2科或者1科,而剩下的那一科或者两科在第二年没通过,第三年或清零重新考,或考第二年没过的一科和第一年已经过了那科。为了避免这个囧境,我按照帖子里说的,先准备搜罗课件。再参考历年真题,做几个模拟题,最后临考时看看模拟题,应该就没问题了。穿梭在各大论坛和免费的qq群里找到的课件总是零零散散的拼凑不全,后来索性在qq群主那里花钱买了成套的。
考试前利用每天上下班骑自行车的时间用手机听法规课,晚上回去看实务精讲课。14年报考时我选了最简单的建筑专业,15年报名时一个同学建议我报考市政专业,还很热情的把他的书笔记都给了我,而我也鬼使神差信他报了市政,选择的这条路犹如黑洞一般,直到17年才走到了光明的出口。这个决定我至今都不能判断是对还是错。
专业实务的教材架构是专业技术、施工管理、相关法规。而市政专业实务涉及的专业技术有6个方面,考试覆盖面很广,但是考核的都是最基础的,难度不高。有了对专业课程系统的了解之后,我将他的笔记划在在书上,然后跟着老师讲的重点再划一遍,看他们重复的地方。老师凭借自己的经验抓重点章节的确省去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地方,但是考试内容过于繁杂,听完后面,前面也记得不清楚了。虽说课件听了2遍,但脑子里的印象并不深,临考时对于历年的真题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看,没有过深的分析研究。这点就是我最失策的地方。历年真题是考试方向的一种预判,有大量的重复考点是一定要深入研究的,而当时我忽略了。管理课我看了老师从书里总结出来的高频考点和一部分串讲课件。毕竟管理和法规两个都是选择题,就算不会也能蒙,不至于选不出来。
忙忙碌碌中,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转眼就考试了。两个公共科的考得还算顺利,看到题目答案就好像见到熟人一样,几乎没费什么功夫凭印象和直觉就选出了答案。而市政专业实务里的客观选择题只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对4个答案都是一知半解,就像明明认识那个人却叫不出名字。看着主观题一点想不起书里的内容,失忆了一样,最后不管有用没用,能写的都写满了,实在不知道的就瞎编着写完了。现在想来这并不是失忆,而是一开始就没学透,听着老师讲感觉都会了,自己没有练习和回顾。
如果说有天道酬勤,可能只有我觉得自己努力了,老天爷没那么想。给我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最认真”复习的那个市政专业实务没过,没很上心的管理和法规却过了。这始料未及的结果让我的眼睛湿润了,觉得自己很委屈,和妈妈打电话诉说时不禁苦笑起来。“至少过了两个,16年再努力一下啦”。有了这句安慰,我再一次重拾信心,开启了第三次备考的征程。
有了前几次的教训,我决定从学习方法上下手,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这次除了全面撒网多找几个老师外,我还参加了思维导图的学习,从根本上解决学习考试的困扰。因为只考一科,放松了警惕,以为有之前听过精讲的基础就避开了基础学习,莫名的自信让我直接进入冲刺班和串讲班的学习,几位名师轮番的机械式填鸭灌输知识与他们的经验,几种不同的思考模式、解题思路涌入我的耳中,游走在我的心上,艰难的刻在我的脑中。疲惫的我利用研究思维导图取得放松,结果花在思维导图学习的时间比市政专业实务还多。其实,他们对重点、难点的判断和把握都是大同小异的。虽然有些囫囵吞枣,但总算完成了几轮课程的学习,几遍跟下来我对教材有了整体性的把握,又归纳了通过他们各自所长总结出来的答题技巧。对通过考试又一次满怀信心。
考试时认真对待每一个选择题,直到交卷前的一分钟还改了一个。看着简答题有自己背过的就奋笔疾书的写满了答题纸。考完试,看了答案、估了分满心欢喜的等待成绩的到来。
2016年8月5日,这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却受到了晴天霹雳般的打击。“亲,能查分了,这是网址链接”好友这个短短几字的消息看得我既兴奋又紧张。轻点一下,进度条开始挪动,几秒的时间好像几年那么漫长,当那个血一样的红色“否”字出现在我眼前时,瞬间刺痛了我心,跟着就是一阵眩晕,怎么可能又没过呢,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我到底考了多少分呀? 几分钟之后,我尽量镇定的端着手机,两个手指拖动放大了页面,对比成绩栏和分数线栏的两组数字,1分,只差1分。居然只是1分,一种恶心的感觉从脚底涌上来,在头顶迸发出化成一股青烟。
钱也花了,课没少看,做了笔记,耗费那么多时间居然是这种结果!还考吗?如果考,17年就是轮回,再考3门课,真的值得在花时间精力吗?“你自己看着办吧”家里人轻描淡写的一句,冷漠中夹杂着埋怨与不屑。别人一次就考过了,第二年增项又一次过,而我一次次的失败开始怀疑人生、质疑自己。后面的3个月里不看书,去看剧放任自己。苟且的日子很轻松也很愉快,可每每梦回都有一种很强的失落感。
据说人面对失败的次数是7次,我不还没到嘛,当时蒲松龄考科举也不只4次,林肯就职总统也与了不少阻碍,和伟人比,这点伤不算啥。找到依托安慰自己后,放大了心中的不甘,痛定思痛,我决定再考最后一次。就当是给自己找回点信心,跟二建做一次了断。有了这个强大的信念,我开启了第四次备考的征程。
这一次,我为自己制定了弹性的复习计划,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有选择地复习,以通过为原则抓大放小,从历年真题出发但求务实。有了纲领性的备考思想,我开始逐步践行备考计划。首先从公共科出发,听过串讲形成知识框架,自己做笔记总结。在通过做题软件拿真题当练习题,逐步培养“题感”,查漏补缺。经过几次,考题的招式套路就基本掌握了,甚至一些题的答案都记住了。
对于市政专业实务,耐着性子认真听过基础课后,从最基础的识图学起。现在的考试越来越贴近实际工作,与图结合的题日益增长,只靠书上概念性的描述是不够的,配合练习识图题的书上的知识点也巩固了不少。功利点来说,一道识图题填空就是1,2分,而一个单项选择题是1分,多项选择题是2分,分值虽然一样。但是识图题类型比较固定,重点难点也突出;而选择题则是从整本书中浩瀚的考点里选出来的。遇到了会是运气好,遇到了不会就没办法了。经过筋3个月的努力,我忐忑的再次踏入了考场。管理课和法规在平时半个小时到40分钟就能完成,考试时谨小慎微还是用了1个小时,总体感觉还好。
能交卷时我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因为考试时精神是很集中的,会的一眼就能做出来,如果做完了不走,检查的多了对的也会改成错的。16年的考试临走时我把一个模棱两可的选择题答案由对的改成了错的,也就是那1分啊!为了不重蹈覆辙,只要检查好没有漏做的,能交卷我就立刻交卷走人了。考试一共两天,两个公共科一场在早上,一场在下午,5月天气还是比较热的,早点出来可以早点在教学楼门外的台阶上抢好位子,早点出来吃东西,争取时间多休息一会。
每年考试前,各大机构都会有题目流出,今年也不例外。当时已经夜里11点半了,电脑前的我还在qq的各种群里下载资料。其实漫天的题目根本看不过来,但是不看又怕错过什么,看了有个印象也好,与其纠结看不看本身也是浪费时间,出于心里最后一道慰藉,只能大致浏览一下就睡觉了。第二天拿到市政专业实务卷子的时候,我惊呆了。看到的所有题目竟然神一样避开了80%的考点,往年是能中80%今年居然是避开了80%,瞬间有点心慌。“别着急,没问题,我对自己说,大多数人应该和我一样会慌张,只要比他们镇定,保持平时的水平没问题的,大家都不会分数线也不会高”。给自己打完气,马上展开回忆。书本、笔记,课件内容,先做会的最后再做不会的,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智商在线。洋洋洒洒写完了,提前15分钟走出考场,马上感觉解脱了。
这次没有看答案,没有估分,仿佛从此与我无关,按部就班的继续往日的事。直到7月的某天各大公众号推送的一遍文章打破了以往的宁静。住建部发征求意见稿二级建造师要全国使用了!本来二级建造师就是全是统一命题、统一时间考试只不过各省拟定分数线,省内执业,所以这个消息就意味二建建造师即将可以全国执业了,那分数线会不会全国统一呢?今年的题比去年难,还指望分数线下降呢,这个消息放出来就算不会制定全国统一的分数线,今年的分数线也会上升。那我不是又危险了?呵呵,反正已经这样了在等等看吧。自嘲的笑过后也只能听天由命了。果不然第一个出分数线的山西省把分数线提高到了60%的及格线,提最多的科目比去年涨了9分。我不抱期待了,剩下的日子每天看推送祈祷自己省不要太早出来,因为我还在准备另一个考试,不想刚有的斗志再被打压。
2017年8月24日终于考过了,市政专业实务虽然只是压线,但足以让我欣慰。这个磨人考试我坚持了4年,轮回了一次,终于通过了。记得当时一起考的同学很多,有的第一年没考过,第二年就放弃了,而我坚持了4年。除了考试成功本身带来的喜悦外,更是一次成长。
2018年1月15日,看着手里那个绿色小的本子,我的心里务必踏实,同时又有了一份悸动。好不容易考过了,要不要增项呢?最后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连着4年5月都在考二建实在太苦了,今年考一建得了。就算从5月到九月时间也还不短。
这个错误的决定主要是我忽略的一个现象。从2014开始算到2018年,5年里二建的考试难度和分数线基本都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渐渐老去的我们学习的专注度、可利用的时间却是逐年下降的。
两者正好是反比。当年未通过的你,第二年想通过就得更加努力,不然跑赢了去年的分数线却输给了今年的分数线结果更是惘然。
通过观察,发现18年分数上涨的并不是很多,我心里暗喜终于在2019年报考了二建增项,选择了公路专业。因为公路和市政有相通的地方,学习来会轻松一点。通过精讲、案例训练、图形学习、真题练习之后再一次信心满满的走进考场。4道案例只有第四题做的最好,第一道题的计算练习中没有遇到过,当场就蒙了。第二题和第三题也是会一半、蒙一半。最让我头疼的还是选择题,平时练习真题就做的不好,在网络中得到交流经验也是自己多看多背,这些道理说着简单,实践起来其实挺难的,还是自己主观能动力不足。那20的单选我做的不好,到了多选做的就更不好了。10个多选题,每题设5个答案,其中有2-4个是对的,选对一个得0.5分,只要有错选就不得分,做多选不能贪,因为只要贪多就会容易错。可是我还是明知故犯,已经选了2个最后又加了一个,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多选的那个是错的。考完对照答案只有一声叹息了。
后来在网上和考友们交流之后,我把历年真题拿出来对比发现,选择题在考试中会重复出现,但是概率很小。运气好了会遇到个前一年的一建考题,单选不会时凭直觉,选了就不要改。(16年就是犯了这个错)。多选有的老师教实在不会就直选2个,但是我觉的还是会几个选几个,哪怕只选一个,能确保得到0.5分也是好的。除非一个都选不出来就大胆蒙好了。
2019年8月7日,成绩出来了,这次增项没有通过,打击还是有的,因为毕竟学了3个月,没过还是有些失落。但是从一方面来说也是一个好事,因为这次失利更加暴露了我在学习上的问题,学习的环节还是不够完善,有学习、有练习但是复习和回顾不足,学习不够精深这一点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在屈指可数的一建备考里,更加要补足短板。顺便说下,2018年的一建考试,我通过的法规和经济,2019年需要年需要通过管理和实务,考2门的压力其实比考四门大很多,这次二建考试就当是一个学习的革命,能过更好,过不了用来修正一建备考。用管理书上的话来说:考试先要目标分解; 再动态控制——每天的学习任务、每周的完成情况,根据做题、测试得到反馈,及时纠偏。
回顾考试历程,第一次毫无头绪,只是满腔热血天真的以为过了的人真的只是随便把书翻了翻,就能通过考试。事实证明裸考只是浪费时间,增加了所谓的考试“经验”。第二次有了重视,迈出了学习的步伐,公共课因为有高频考点,历年的重点基本都一样,在不难的情况下通过了,但是专业实务课只是“尽心”的学习,没有形成知识框架更谈不上精深的学习知识点,最后猴子搬玉米一样,边学边忘,没有通过也很正常。第三次对学习有了系统的认识,可是在实践中却没有很好的落脚,虽然搭建的知识框架,可是知识点学习的还是不够精深,联系度也低,异想天开的以为看看模拟题就差不多了。其实模拟题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学的好看到模拟题真的考出来答题能相对顺利,如果一页书都没看拿着题目背,就算考出来了也不见得会写,更何况题目中的内容也不一定全会出现在考卷上。所以平时的学习、练习才是最重要的。第四次能通过,除了努力之外还有一部分是运气。经过再一次的精讲学习,根据考试的趋势学习识图,刚好学过的考出来来了,自己答出来了,考试就通过了。
有句朗朗上口的考试祝福语说:考的都会,蒙的都对。其实说明一个现象,假设书上是100个考点,考试会出60个,如果自己掌握了50个,刚好考的就是那50个,那么通过考试就稳了。可是如果考出的那60个里面有50都是自己没掌握的,那只能下一年继续考了。完全掌握100个不太可能,但是只有增加了自己掌握的量,才能从容不迫的应对任何考题。
如何确保自己掌握的知识都是会考的呢?老师很重要,每一门课程的讲课老师都很多,能出现在网上的老师都是具备有专业知识的和教学经验的。他们会根据自己经验,罗列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授。网上也能找到很多白皮书、蓝皮书、红宝书之类的文档资料,看几份就能找出重点了,在根据老师的讲授把握哪些是高频考点、必考考点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自己学习能力强,也可以之间看历年真题,圈定。
关于老师的选择主要是基于老师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同一个问题可以用很多角度、语言去表达,也许这个老师怎么讲都不明白的问题,另一个老师举一个例子就懂了。另外老师的语言风格、口音也很重要。可以根据要学的科目在网上找到一些名师的课件试听,选择自己最能接受的老师,跟着学习。选好了老师会更有学习的动力。
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说计划和准备。学习也需要制定计划。这里也可以利用管理里面的概念。首先有个决心,要通过考试。然后目标分解,每门课怎么安排。先从最难的事务课开始安排,学习应该有环节比如:学习-练习-纠错-再学习。学习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听课件或者看书了解掌握知识,通过做题练习反馈学习效果,做错的题再次学习,最后归纳总结。说起来容易,可是从人体和大脑的机制来说,真的做到时不太容易的。我们的大脑喜欢从事写简单的事,比如可以一直看课件,至于听进去多少就不知道了,然后给自己一个假象,我今天学习了。但是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率的。所以练习是很必要的,我一度就沉寂在这样的假象里,觉得自己已经努力的学了,其实只是填鸭式的被动的在听老师灌输。再就是怕错,我学了这么久,万一错了怎么办呢?无法面对失败,是自己不够自信。仔细想想,现在错只是练习中错,还有机会改,改好了考试中就不会错,就会得分了!大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个意思吧。
学习环节制定好了,再说回计划。因为如果每天都布置的满满当当其实很不好执行,如果不制定有怕蹉跎时光。我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先把课利用的时间分成几个阶段,比如第4轮学习,或者基础阶段、冲刺阶段这样。再制定好都要干什么,比如听某老师的精讲课、做某机构的卷子。然后设置一个时间周期,比如精讲课有54课,一共多少小时,再根据考试的时间,设置一个最晚什么时候要学完这些课,相应的每学一节,要对应做哪些练习,最后每半个月复盘一次,看看做对了哪些,做错了哪些。找出错的原因是什么,根据自己的完成情况和学习进度修正学习计划。一开始,必须要每天都学。因为人养成一个习惯或者改变一个习惯需要28天。形成学习习惯有利于计划的坚持和执行。
考证备考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磨砺自己的过程。要能抵制诱惑放弃娱乐。要沉得下心去看书,要戒骄戒躁循序渐进的深入学习,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发现自己的错漏去弥补。最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
我相信没有笨的人,只有用错了方法的人。学习是一个需要不断打磨的过程,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掌握这个技能,但是在接下来日子里还会继续实践予以完善。希望每次的小题大作都能使我的成绩有所提高,最好成为硬核学员,不久的未来能够蒸蒸日上。毕竟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坚持了才有希望!
二建视频课程来啦!!!你想看的这里都有O(∩_∩)O 点关注不迷路~
大家有关于工程师考试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看到一定会回复,欢迎点赞,转发,投币,收藏。
2020二级建造师-案例必做108题(招标投标专题) BV12Z4y1K7GP
2020二建(案例必做108题)-成本管理专题 BV1xv411i7fp
2020必做题(二建案例)必做108题-流水施工专题 BV1v54y1e7HA
2018二建(建筑实务)-真题解析班(强烈推荐) BV16K4y1a71k
2018二建市政实务-真题解析班(完整版)BV1Nv4111787
2018二级建造师(工程管理)-真题解析班(复习必备)BV1pV411m7Vd
2020二建案例选择(公路+建筑)-BV1T54y1U7gF
2020二建学霸笔记精讲解析课(建筑)直击72分-BV1eh411Z7ZT
2020二建建筑口诀-BV1yk4y1m7Bk
2020二建市政-BV1FA411Y7SM
2020二建必考100点市政-BV1Z54y1v7ct
2020二建必考100点建筑-BV1r64y1F7v3
2020二建必考100点机电-BV1Qi4y137S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