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八卦史】死亡率300%的手术背后是人菜瘾大还是和死神赛跑

0.背景
最近看的医学相关内容还不少,有《人体简史》以及手游《神医》。医学从蒙昧到初醒的道路上面铺满了患者、革新者鲜血。在他人安利下,为了积攒相关写作素材,本篇笔记将对西欧中世纪手术乱象进行进一步了解归纳。
一、视频内容
导入部分:
人类已知唯一一场死亡率高达300%的手术?!
场面一度非常马赛克以至于甚至吓死了人?
这场手术甚至可能没有发生过?(ps.这场手术引用自《医疗大灾难》一书,书中细节与相关论文的内容无法对应)
欢迎来到今天的《走进科学》。
故事主角:罗伯特·李斯顿(家里有钱,教育底蕴,长大学医,师从伦敦大学,加入了皇家医师协会,因为怼领导而被开除了)
凶残治疗年代里,手最快的外科医生,长痛不如短痛的男人。
(在18世纪的时代背景下)李斯顿成为了一名艺高人胆大,德艺双馨,设计义肢,关注术后质量的医生。
后来因为一次肿瘤切除手术又被皇家医学院请了回去。
贡献:
制定外科医学操作规范——截肢手术操作流程(今天扔在沿用)。
设计制造外科手术器械。
首位将麻醉剂引入外科手术的医生。
现代外科手术奠基人之一。
事业巅峰:伦敦——伦敦快刀医生
(但也发生过不少医疗事故,其中就有开篇流传甚广的手术)
手术死亡率对比:
李斯顿:10%;
同期其他医生病人死亡率:50%
在意的问题:
Q1.手术室的围观群众?
A1.因为没有无菌操作的概念,手术室就是小剧场,气氛组在旁边观摩打call。
Q2.为什么过去手术速度要快?
A2.因为拖时间越长,病人越痛苦,死亡概率也会越大,所以就走了快刀斩乱麻的路子。
总评:
作为外科医生,神乎其技(《自然》期刊);英国外科博物馆中收藏了李斯顿的手术刀。
致敬:野蛮时代中,外科先驱不可复刻的奇迹。
先驱者终将受人敬重。
附:视频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