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Vulcan【航天科普21】

2021-10-02 21:10 作者:ASPT-航天科普小组  | 我要投稿

WHERE IS MY ENGINE,JEFF!?!


本文由Falcon 9编写,共8018有效字符,为缩减版。

决命拐角——催生一代天骄

2014 年 4 月,美国联邦法院发布禁令,禁止俄罗斯相关企业向美国火箭制造商ULA(United Launch Alliance,联合发射联盟)继续销售RD-180发动机,以对抗俄罗斯在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的政策,但之前订购的RD-180可以继续提供给ULA。

RD-180是Atlas V运载火箭的主引擎,为Atlas V的芯级提供动力,RD-180优良的性能是Atlas V拥有强悍表现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如今,发动机的断供就代表着Atlas V活不了太久,ULA的RD-180也是用一个少一个。

Atlas IIIA使用的RD-180正在NASA的斯坦尼斯测试中心进行测试,Atlas III系和Atlas V系的芯一级使用的都是俄罗斯提供的RD-180发动机

ULA有两大运载火箭,一是从波音继承的Delta IV系列运载火箭,二是从洛克希德·马丁继承的Atlas V系列运载火箭。这两个火箭家族囊括了所有的美国大型军事卫星的发射,可以说是美国航天的半边天。如果随着RD-180的断供,Atlas V退出航天舞台的话,那么ULA就只有Delta IV家族可用了。

Delta IV的部件时间了美国本土化制造,这不是很好吗?确实,Delta IV的确是一款“根正苗蓝”的美国运载火箭,但是在当下,它已经丧失了强竞争能力。大部分火箭在“晚年”时,都会遇到严重的成本飙升问题,因为但一款火箭即将退役,会有很多的因素干扰最后几次的发射,导致发射工位,工厂等设施运营成本的提高,Delta IV在当时已经是一款12多年的“中年箭”了,势必会面临着退役风波,成本拉高,发射频率下降也会导致地面设施也会进一步老化,这也是ULA常常被爱好者冠以“黑店”的原因之一。ULA曾提出大幅增加Delta IV的发射频率,增大部件生产量降低成本从而解决这个问题,但显然不是长久之计,这样ULA就只有一款可以发射美国国家安全载荷的火箭了,如果火箭有问题,就需要全系停飞并进行检查,严重影响后续的发射进度,这显然是美国官方客户不想看到的情况。

目前仅存的Delta IV Heavy成为了Delta家族中最后一款子系列运载火箭

除此之外,促使ULA“向前踏出一步”的还有市场因素。在此之前,ULA的订单主要来源于美国政府的官方订单,此外还有少量的商业订单。但是SpaceX等新生公司杀出重围,隔壁Orbital ATK(当时Orbital ATK还没有并入Northrop Grumman)跃跃欲试,商业发射市场的价格被SpaceX逐渐拉低,Orbital ATK也在研制自己的重型火箭从而争夺官方任务合同,这都无疑是在潜移默化地削弱ULA的竞争性。所以,ULA必须要做一款具有性价比且性能强悍的火箭。

拐点,到来了……

2014年,ULA向Blue Origin支付了一笔不知金额的费用,外界也不知道这笔费用是用来干什么。Blue Origin早在2011年就开始了对BE-4发动机的研发,但一直没有向外界透露。直到2014年,Blue Origin和ULA开了一场联合发布会,正式宣布将携手开发BE-4,并在同年透露了ULA新一代运载火箭计划(Next Generation Launch System,NGLS),当时被默认为Atlas VI,大家都认为是Atlas V的接班人。2015年,此项目有了自己的名字——Vulcan(火神)

Vulcan的标志

一箭两心——初见终获相信

在Vulcan方案提出时,罕见地保留了两个版本(说其罕见,是因为很少有公司会推出两款发动机选择的运载火箭)。一是使用AR-1发动机的版本,二是使用BE-4发动机的版本。

图左为Aerojet Rocketdyne研发的AR-1发动机,图右为Blue Origin研发的BE-4发动机

但出人意料的是,ULA对着两款发动机版本的Vulcan的宣传完全不是一个程度。ULA向外发布的渲染图基本都是BE-4版本的Vulcan,而AR-1版本的渲染图就没有几张(ps:说不定心里已经选好BE-4作为Vulcan未来的一级发动机了哈哈哈)

首先是使用AR-1的版本。AR-1可以认为是美国版的RD-181发动机,两台AR-1相当于一台RD-180(RD-181是RD-180的单燃烧室版本)。AR-1版本的初版Vulcan基本可以看作是Atlas V的换发版本,除了发动机换为AR-1外,芯级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同样是3.81m的直径,沿用Atlas V的制造工艺。

两台AR-1发动机组成AR-1版本Vulcan的一级动力系统

AR-1由著名美国火箭发动机生产厂商Aerojet Rocketdyne制造,是美国政府大力推行取代RD-180时代下的产物,且两台AR-1的推力要大于RD-180提供的推力。由于出生就是对标俄罗斯的RD-180/RD-181,所以设计也十分的“毛味”。

AR-1的公开数据如下:

真空推力:2500kN(~250t)

海平面推力:2224kN(~220t)

第一台AR-1于2021年出厂

使用AR-1的好处是,发射配套设施的改动不需要太大,因为新的芯级与原Atlas V的一级契合度很高,从而降低了配套设施的改动成本。

第二个则是使用Blue Origin提供的BE-4的初代Vulcan。BE-4使用了当下新兴的甲烷作为发动机的燃料,让BE-4的商业竞争性获得了些许提高。BE-4版本的Vulcan则将一级改为了5.4m直径,5m系直径是当下新重型运载火箭最受欢迎的直径。

目前BE-4的具体数据我们还不得而知,确切数据只有海平面推力为2447kN(~250t)

后来的结果人尽皆知,由于AR-1发动机的成本要远大于BE-4,进度也不如BE-4,加之其他技术方面的问题,ULA最终选择了BE-4作为Vulcan运载火箭的一级发动机,初见终“名门正娶”。


澎湃动力——固推再获升级

Vulcan在设计上还要求了继承Atlas V的高通用性和多运力阶段的选择。ULA选择不再使用Aerojet Rocketdyne的固体助推器,而是转向和Orbital ATK(现属Northrop Grumman旗下的Northrop Grumman Innovation Systems,NGIS)进行合作。之前Atlas V使用的是Aerojet Rocketdyne生产的AJ-60A固体助推器,而现在ULA的Vulcan将使用Northrop Grumman Innovation Systems研制的GEM-63XL固体助推器,该固体助推器拥有更高的性能,更低的价格。

在Vulcan的配置选项中,可以选择0,2,4,6四种的固体助推器配置,但没有像Atlas V一样的单数选项(Atlas V是0,1,2,3,4,5),这是因为GEM-63XL价格较低,而且GEM-63XL的自身推重比要比AJ-60A更大,如果像Atlas V一样使用不对称布置会更难控制火箭,增加设计复杂难度。

GEM-63XL固体助推器试车画面

GEM-63XL固体助推器的部分性能如下:

长度:21.98m

直径:1.62m

整机质量:53034.02kg

燃料质量:47852.63kg

燃料组成:QDL-4,HTPB,19%AI

标准燃烧时间:87.3s

最大真空推力:210.13t

真空比冲:280.3s

是否拥有TVC(Thrust Vector Control System,推力矢量控制系统):No


三雄争霸——老将再度出马

在招标开始时,Vulcan有两款上面级,第一款是计划早期使用的Centaur III,继续沿用Atlas V的上面级,二是开发一款更为先进的上面级,名为Advanced Cryogenic Evolved Stage,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ACES,先进低温推进级。

但当时的ACES并没有确定其发动机,但有三个预选方案:

  • 由Aerojet Rocketdyne提供的RL10系发动机(最后确认是RL10C-X)

Aerojet Rocketdyne的RL10C-X发动机
  • 由Blue Origin提供的BE-3U发动机

Blue Origin的BE-3U发动机
  • XCOR Aerospace和ULA联合研发的XR-8H21发动机

XCOR Aerospace和ULA联合研发的XR-5H25技术验证发动机试车画面

在当时三者引擎都不是现成产品,只有RL10C-X拥有浓厚的技术底蕴。RL10C-X比Atlas V同时期使用的RL10C-1的碳-碳延伸喷管更长,从而拥有比RL10C-1更高的推力和比冲。

左侧为RL10C-1,右侧为RL10C-X

RL10B系与RL10C系的发动机主体部分(也就是去掉灰色部分)是基本一致的,这也是Delta IV Heavy把RL10B-2-1换位RL10C-2的原因,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RL10C-X虽然没有像RL10C-2那么高的比冲(RL10C-2的比冲可以达到465.5s),但是RL10C-X不需要延伸喷管,而且喷注器和燃烧室都是3D打印制造,从而降低了引擎复杂度,同时也减少了成本,但性能却比RL10C-1更强,这对于一款定位为“半商业”的运载火箭是非常友好的。

RL10C-X的部分性能数据如下(括号内为RL10C-1的数据,可以将两者进行对比)

真空推力:105.9kN或10.8t(101.9kN或10.34t)

真空比冲:453.8s(449.7s)

出口直径:1.57m(1.45m)

喉管直径:0.127m

发动机循环方式:闭式燃料冷却膨胀循环


BE-3U是蓝色起源根据其BE-3发动机为技术基础开发的一款氢氧真空发动机。虽然都是属于BE-3系,但它们的循环方式截然不同。BE-3使用的是抽气循环,而BE-3U使用的是开式燃料膨胀循环。

BE-3U的地面点火测试,没有安装真空喷管

目前BE-3U确切的已知信息只有最大推力:710kN(~72t)


XCOR Aerospace和ULA联合研发的XR-8H21发动机是一款到现在也没有研发出来的发动机(因为当时RL10C-1-1是主跑,没打算研制出来),XR-8H21对标RL10C-1-1进行研发,并且是第一台将铝用作喷管主材料的发动机,这使得该发动机拥有较轻的干质量。

XR-8H21的部分性能数据如下:

真空推力:106.98kN(~10.9t)

真空比冲:460s

燃烧室压力:55.16bar

裸机质量(不包含TVC作动器):226kg

膨胀比:150

节流范围:75%-100%


货比三家,三款发动机各有千秋。RL10C-1-1是Aerojet Rocketdyne的RL10家族“集大成之作”,自然保持了RL10系优良性能的传统优势,加上现代化的3D打印技术,可以使稍显昂贵的发动机进一步把价格降至商业可接受价格区间。BE-3U是Blue Origin开发的新一代真空发动机,虽然比冲较弱,但是它可以很好地避免RL10系发动机的一大问题——发动机推力低。RL10系使用的是闭式燃料膨胀循环,推力自然高不了,但是使用开式燃料膨胀循环的BE-3U推力可以达到RL10C-1-1的约7倍,可以大大减少二级入轨过程中的重力损耗,从而进一步提高Vulcan的LEO运载能力。但它也有问题,就是不能像RL10C-1-1一样提供高比冲和高精度,深空运力必然受到巨大损失。XR-8H21由XCOR Aerospace和ULA联合研发,自然在发动机价格上可以压的很低,更加符合商业化火箭的趋势。

2018年,ULA宣布RL10C-X正式获选Vulcan的二级发动机,老将再次带领新火箭走向深空(但前几发火神将会使用RL10C-1-1)……


初版拟议——宇宙神的后裔

在初版Vulcan拟议时,基础型Vulcan完全就是宇宙神的换皮,除了一级你一眼甚至都找不出区别来。关于这种结构设计在Atlas V那一篇专栏中已经介绍了,这里不再重复。后来,Centaur V的到来直接打开了现在我们看到的Vulcan。

它来了……


新星登场——发射联盟新梁

Vulcan是Delta IV和Atlas V的集大成之作,将两者化为一身,即将担当起ULA新一代的运载火箭顶梁柱。到2018年,Vulcan已经定型,即:5.4m直径与整流罩,BE-4、GEM-63XL、RL10C-1-1作为动力系统。接下来,我们会逐个介绍Vulcan的主要部分。


  • 甲烷一级——尝试新推进剂

Vulcan的一级使用了液氧甲烷作为推进剂,这是ULA从未用过的推进剂,不过相比液氢,液态甲烷还是很好“伺候”的。Vulcan一级全长32.46m,直径5.4m(可能与实际有所不同,基于Delta IV Heavy的生产制造工艺进行改进和生产制造,并将储箱内部纹路改为了正交格栅(长方形格栅)。Vulcan的正交格栅(OrthogiRD)比Atlas V的等三角格栅(Isogrid)更省用料,强度更高,重量更小,制造周期更短,是新一代储箱加强结构的代表之作(Atlas V使用等三角格栅是当时研发火箭时认为的最优解,所以Atlas V才采用的等三角格栅)

Vulcan一级储箱内部的正交格栅结构

Vulcan一级采用液氧甲烷作为推进剂,因为液氧和甲烷的凝固点差距不大,所以共底储箱方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Vulcan一级的上部是液氧,下部是甲烷,液氧通过甲烷储罐中央的液氧输送管线到达底部。

Vulcan的简易结构图

Vulcan一级尾部是发动机舱,安装了两台由Blue Origin提供的BE-4发动机。BE-4发动机是一款经过真空优化的发动机,所以其体积显得比较大,就像RS-25一样,虽然这会使海平面性相较更加拉跨,但也提供了相对更强的真空能力。BE-4发动机采用低室压设计,从而使发动机可以使用更便宜的材料与制造方案,降低引擎的生产成本。

正在进行测试的Vulcan发动机舱结构件,该构件由RUAG Aerospace提供
两台BE-4测试机被安装到了Vulcan一级上

两台BE-4均使用独立推进剂输送管线,按照中心对称安装,两台引擎的液氧输送管线均在靠中心的位置,甲烷输送管线均在靠外的位置。

Vulcan尾部的管线标注,两个蓝色的瓶子装的就是两台BE-4发动机吹气启动所使用的氦气

Vulcan每个芯级都有6个GEM-36XL固体助推器挂点,从而提供不同的配置和运力选择。与Atlas V相同的是,Vulcan的芯级全部是通用化的,可以进行快速更改构型的操作,从而应对类似于Starliner OFT-2任务突然变为Lucy任务,导致火箭配置快速更改的情况。

正在进行吊装的Vulcan一级,镜头一侧拥有三个GEM-63XL固体助推器挂点

但与Atlas V不同的是,由于Vulcan使用了共底储箱,氧化剂管线在储罐内部,一级航电系统也改为了集成在一级顶部(这一点在Atlas V的专栏中有专门的介绍),这样就使除了电气线路外,Vulcan一级完全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圆筒。同时就代表着助推器挂点不会再受如此之多的限制,可以对称安装助推器了,这对于火箭飞行控制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还有一点是,火神的标志性涂装没了!!!


  • 固体助推——摆脱倾斜头锥

GEM-63XL固体助推器摆脱了Atlas V的倾斜头锥设计(由于Atlas V独特的空气动力学原因导致如此),Atlas V在固体助推器燃烧完毕后还要带着飞一段时间才能扔掉,浪费了些许运力,但Vulcan的设计里没有这一点,固推燃烧完毕就接着按照次序分离,可以很好的发挥固体助推器的性能,不给火箭“拖后腿”。

Vulcan VC4S抛助推器渲染图


  • 登峰造极——半人马再升级

在取消了Centaur III之后,Centaur V荣登正位。原本的计划是先使用Centaur V作为Vulcan的二级,再到2024年开发出ACES作为Vulcan Heavy的二级,但到目前,由于Centaur V“过于强劲”,ACES的研发工作也便暂停了,何时启动还不得而知,所以目前是没有Vulcan Heavy这个构型的。Tory Bruno(ULA的CEO)说,Centaur V的性能已经逐渐逼近ACES,并且ACES的部分技术已经用在了Centaur V上,再经过升级后,Centaur V可以完全胜任ACES的工作,甚至有所提升。

Centaur III(图左)和没有带续航套件的Centaur V(图右)比较图

Centaur V沿用了Centaur III的工艺与技术,并有所提升。Centaur V将是世界上首个批量化使用氢氧RCS的火箭级,没错,它是一款所谓的“热气ACS”(Attitude Control System,姿态控制系统),就像Super Heavy上所使用的甲烷氧气ACS一样。

Super Heavy上的热气ACS

Centaur V将至少拥有7次的重复点火能力(在地面上的单机测试已经达到了~50次,远远超出设计指标),多个相近轨道一次发射就可以搞定。

Centaur V同样使用了氢氧共底储箱设计,并且其在轨续航能力大大增加,可以达到12小时。是Centaur III的1.5倍。氢氧上面级能在轨有效续航8小时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技术,达到12小时更是一个技术新高峰,但Tory Bruno(ULA的CEO)表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Centaur V的在轨续航时间将提高到至少~230天以上(增加续航套件),完成一些之前“根本不可能”的任务,目前ULA表示,其最关键的材料技术已经得到了解决。

目前,ULA计划将Centaur V打造成一款“太空拖车”,通过月球或其他途径来制造液氢液氧从而不断提供动力。

目前,ULA已经成功制造出了第一个Centaur V储箱。

Centaur V储箱的穹顶部分

Centaur V已直径和质量数据如下(可能与实际有所不同)

直径:5.4m

满载质量:54.43t

第一个完成制造的Centaur V储箱


  • 新黑科技——减重增航利器

Centaur V续航疯狂升级的关键都在一个十分关键的系统——IVF,即Integrated Vehicle Fluids,火箭级推进剂共用技术。这项技术是ULA在10年前就开始论证推进的技术,并表示将在几年后用到Centaur V上。IVF简单来讲就是将主储箱内的推进级最大化地进行利用,从而直接取消掉像Centaur III、DCSS上的肼类推进剂罐甚至可以取消掉加压用的COPV,只需要推进剂储箱内的少量推进剂就可以完全替代前面两者的作用。其次,氢氧还可以用来发电,减少火箭上绝大部分的锂电池,增加续航,增加推进剂利用率,增加运力,减少干质量,减少生产复杂度等等。

IVF主要部件简图

IVF的核心部件就是HE,即Heat Exchanger,热交换机。它将姿态控制系统、推进系统、电力系统、加压系统等集成到一起,使用液氢液氧来提供姿态控制、推力、电力等,从而取消大部分复杂的子系统,减轻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这款上面级的性能与可靠性。

有关IVF可以额外开专栏进行介绍。


合作继续——还是RUAG

要顺带一提的是,Vulcan整流罩和载荷适配器仍然是由RUAG来提供,与Atlas V 5系是相同的。

RUAG提供的载荷适配器
RUAG提供的Vulcan整流罩(未上漆)

多阶选择——服务多样乘客

Vulcan目前共有8款构型,分别时VC0S、VC0L、VC2S、VC2L、VC4S、VC4L、VC6S、VC6L。VC代表的是Vulcan Centaur,数字代表的是使用的固体助推器数目,可在0,2,4,6中进行选择。最后一个字母代表的是整流罩的长度,S即Short,短整流罩;L即Large,长整流罩,其中长整流罩可支持双星拼车发射甚至三星拼车发射。

Vulcan的四款长整流罩版本,第一行为GEO,第二行为GTO,第三行为LEO,第四行为ISS所在的轨道,第五行为200km SSO,第六行为MEO,第七行为TLI,/左边为kg,右边为lb

这很好的延续了Atlas V家族高通用化和多阶段选择的传统。不过要注意的是,无助推版本的Vulcan是不能加满推进剂起飞的,因为两台BE-4发动机的海平面推力只有500t,满载的话会导致“飞不起来”的场面。


传承工位——两箭共用一台

由于Atlas V还要使用SLC-41和SLC-3E这两个发射台,所以Vulcan必须和Atlas V“挤一挤”,一起用发射台。目前,SLC-41的发射台已经为Vulcan完成了改装,VIF(垂直整合设施)也已经为Vulcan做好了适应性改造,除此之外,Vulcan还可以使用SLC-41的SPOC(Spaceflight Processing Operations Center,航天器处理操作中心),从而让SLC-41可以同时准备两款火箭的发射工作,提高其发射效率。

在SPOC中的Vulcan移动式发射台

Vulcan PTT(探路者芯级)离开SPOC时的场景,照片右下角远处就是VIF和SLC-41

万事俱备——还差一个老贝

Vulcan在2021年的进度尤其之快,让不少航天爱好者认为其在2021年就可以飞行,是第一个出笼的鸽子。但是由于蓝色起源无法按时提供BE-4发动机,加之载荷等因素未完全准备好,所以Vulcan便“顺理成章”地推迟到了2022年发射。

问题不断的BE-4,你何时才能交货?


关于Vulcan,我们会在其飞行过后进行详细的介绍(因为目前已知的确凿消息仍然欠缺),十分抱歉!最后献上Vulcan PTT的一些图片。

【全文完】


本文若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指出,也欢迎大家进行讨论。

本文所用个人/网站/PDF素材:【Credit】 

《GEM-Motor-Series》

《atlas-v-and-delta-iv-technical-summary》

https://www.globalsecurity.org/space/systems/vulcan.htm

https://www.spacelaunchreport.com/vulcan.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HmQHTz56M8

Tory Bruno's Twitter Message

https://www.**********/r/ula/comments/9k2x1p/vulcan_centaur_srb_jettison_oc

https://t.bilibili.com/374362848608696066



Vulcan【航天科普2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