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炮和联装炮到底有什么区别?


自从进入蒸汽动力大炮巨舰时代以来。海军炮的口径和火力强度似乎就一直比陆军的火炮都要强大。这主要是由于舰船吨位巨大,可以把超级大炮装在船上整体运动。而且船体内部上下空间也足够,可以充分安排舰炮的机械和半机械的操炮和弹药供给系统。而陆地大炮机动起来远远没有在海船上那么自由,因此不能做的如此巨大,也没有那么多的空间为陆炮配备伺服机构。即使在陆地上出现过靠铁路机动的超级臼炮,但是仍然整体性能上不如战列舰上的巨炮。过去战列舰上典型的一个炮塔会并联3门406口径的大炮,3门大炮可以随着炮塔一起转动,甚至还可以齐射。整套炮塔系列的自重就超过1500吨,基本相当于二战期间的一艘驱逐舰的全重,因此只能安装在2万吨以上的战列舰上。那么战列舰上这样3门大炮装在一起,到底算是多管炮呢还是三联装大炮?

在各国的战列舰都退役后,实际上现在还有很多主力舰上仍然有一个炮塔同时装2个身管的舰炮,比如典型的有现代级上的双AK130,还有引进后国产的双100舰炮。那么这2种主力舰炮,算是双管炮还是算双联装炮?实际上从战列舰一直到今天的双管大口径舰炮,都算是联装炮,不论是三联装还是两联装。而只有现在军舰上的副炮,不论是守门员近防炮还是630和730甚至是1130,才是标准的多管炮。
所谓的多管或者双管炮,定义就是在整体上是一门炮,不管他有多少身管。所有的身管要发射炮弹,都需要这门炮本身的供弹机构和击发机构协调动作才能发射炮弹,单独拿出来任何一个身管,没有后面的一整套伺服机构,都是无法发射炮弹的。而双管和多管炮,一般也不能所有炮管同时齐射炮弹。但是多管炮的连续发射效率一般极高,多管轮流甚至能每分钟发射上万发炮弹。

双联甚至三联炮,在整体上就是两门或者三门炮并联在一起。AK130这种明显就是双联大炮,双100舰炮也是,过去的战列舰上的3门大炮共用一个炮塔也是。这类炮每个炮管都有一套独立的供弹和击发机构,既可以单炮射击,也可以2到3个炮管一起齐射。不过战列舰齐射为了确保精度,各个炮管之间,一般有个半秒的延迟。有时候一个炮塔里的2都3个炮管会共用一套炮鞍,这样会一起控制俯仰角,会同时共用一套瞄准机构。过去有战列舰同一个炮塔里的多个炮管都有单独的炮鞍,不一起俯仰。过去舰炮多采取联装炮,优点自然可以充分利用军舰的吨位和空间都大,多炮并联可以增加火力密度。不过现代随着更先进的供弹技术的运用,单管大口径舰炮的火力密度甚至可以超过双联舰炮,因此单管大口径自动舰炮逐步成为新主流。多管炮的供弹比双联和多联炮都要复杂。多管炮的优点就是射速高,现在常用加特林体制的小口径速射炮作为军舰防空反导的副炮。

二战时代,不论陆地还是海上,防空炮的对空打击目标基本都是不超过音速的慢速目标,此时双联、四联装高射炮的火力密度就足够了。这些中小口径的高射炮仍然属于联装炮而不是多管炮,而现在海上优先超音速反导的情况下,6管的速射多管炮都嫌射速和火力密度不够了。因此出现了7管的730炮甚至是11管的1130,这类炮都属典型的加特林体制的多管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