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陈忱;心碎症候群

2022-04-16 00:24 作者:陈忱90后作家  | 我要投稿

有一种难过,让你有点透不过气,细细的像被针刺到,感觉酸溜溜的,我们把这种感觉叫做“心痛”。而且,当我们感到心痛的时候,在心脏的位置好像真的会感觉到生理上的疼痛。到底“心痛”、“心碎”、“伤心”只是文学上的漂亮修辞,还是确有其痛呢?

心碎症候群”是压力适应障碍的终极恶果,当患者出现急性压力事件,不知道如何面对及处理,就会出现上述恐怖的生理及心理症状,又加重面对这些症状的压力,然后再出现让人觉得生不如死的身心症状,长期这样的恶性循环,会持续破坏患者的身心健康,轻则影响生活品质,严重者可能会危及性命,因此当出现“心碎症候群”症状时,应及早寻求专业精神医疗团队来协助。


经常出现所谓负性情绪的人,体内的交感神经处于亢奋状态,释放出大量活性物质,如人焦虑时能释放大量肾上腺素;精神过度紧张会放出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如果负性情绪超过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有引起疾病的可能。

首先,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失落与哀伤是每个人生命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失落是失去的任何人事物,可能是父母过世、伴侣过世、孩子过世、逝去的感情像是分手或离婚、流产、发生意外或疾病而失去身体健康、或陪伴多年的宠物死亡等等。哀悼是我们面对失去时的反应,每一个人哀悼的过程和反应都不同,哀伤是爱的延伸,因为爱过─不管是对自己的爱、对他人的爱、或对生命的爱。


另外,我们的难过也不仅仅是因为情绪。要知道,大脑是人最复杂的器官,里面有着无数的神经回路。任何想法,都有可能从脑海里散发出来。而且,这往往是一个不由自主的过程。越是想克制,就越克制不住,反而会让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克制杂念上,忘记当下该要做的事。

而在当今社会更多的现象是:人们通常会习惯性压抑自己的情绪。不管你处于长期的悲伤或是抑郁,当你试图压抑自己的情绪时,你或许以为自己看上去一切都好,但实际上,周围人会感觉到你的“低气压”,感觉你在封闭自己、拒绝他人的靠近和关心。积压负面情绪的人,逞强地喊着“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最后真的可能会感到孤立无援,而不得不继续独自负重前行。


值得留意的是,长期的不快乐、缺乏社会支持,都会增加神经崩溃的风险。我们可能会不知不觉走到崩溃的边缘,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过度伤心对心脏有严重的负面影响或对机体造成不可逆的健康损伤。

因此,我们只有利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尽量让症状减轻。

1.倾诉法:将心中的不快和身边的人吐露,寻求支持或安慰

2.转移法:情绪发作时,试着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能够提起兴趣的事情上。

3.表情调节法:例如上一篇所说的,表面情绪带动心态,利用快乐的表情将自己悲伤情绪淡化,类似心理暗示。


4.呼吸调节法:不开心时深呼吸几个循环,直至平静。

5.排解法:例如大哭一场

6.面部肌肉放松法:从面部开始,慢慢放松身体各部位肌肉

7.借物宣泄:比如可以暴打身边的玩具熊

8.融入大自然法:可以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当然,若一下方法无效,笔者还是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干预,因为你极有可能患了PTSD(心理创伤应激反应)。

陈忱;心碎症候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