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颅内动脉瘤,这些知识要知晓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指大脑内部的动脉血管异常膨出后形成的动脉瘤。看上去就像是血管上长了一颗葡萄,里面充盈着血液。是一种脑血管病,并不是肿瘤,也不会扩散,更不需要放疗、化疗。
任何年龄都可发病,40~60岁常见。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主要检查方法有:颅脑MRA,颅脑CTA,脑血管造影。
动脉瘤破裂主要有哪些典型表现?
在动脉瘤没有破裂出血以前,绝大多数患者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动脉瘤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
部分人会有前驱症状,比如头痛、头晕、眼睑下垂、瞳孔变大等,但大多数人往往没有任何前兆。
动脉瘤破裂出血往往发病突然,典型的表现为骤然出现的劈裂样头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抽搐等症状。

遇到上述情况该怎么办?
临床工作中医生最紧张的也是这种动脉瘤破裂的情况。
所以一旦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等不适要及时就医,筛查动脉瘤有很多方法,包括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脑血管造影(DSA)。
其中CTA、MRA属于无创的检查,DSA属于有创的检查,但是DSA最能反映动脉瘤的特征,也是确诊动脉瘤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