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卢德主义与乌托邦主义的战争!
卢德主义是指对新技术和新事物的一种盲目破坏。
卢德主义出现于工业革命初期,盲目地认为大机器的出现使劳动者丢失了岗位,所以憎恨机器。
在他们眼里:自动化必然让老财与厂狗面临失业、自动化必然让老财与厂狗处境更坏。
在他们眼里:“去人化”是绝对恶。去人化的成果不可能让底层工匠享用。低端劳动者们越努力就越自残。
这一套歪理邪说没有任何根据!
全自动化机械让厂员远离精神紧绷。全自动化机械让厂员远离操作危险。
看看欧美日韩发达国家的“黑灯工廠”吧,人员仅需在放松状态之中点按电脑屏幕。这腾出了大量闲暇时间:产线的监控系统可以智能化,包括自动报告、自动询问...等等。
员工仅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进行维护,甚至可以坐在一旁玩手机或者构思小说。在人工智能更加发展的未来时代,这些事更加容易实现。请问它是坏在哪儿呢?
郑天玑迷失在了资本主义“黑暗森林”里,他只强调“现代电子枷锁”的消极影响,却不愿提及那些新颖的科学技术在物质生产领域起着巨大积极作用。
尽管郑天玑与左翼小将立场不同,但“反生产”却是他们共通的标语。郑天玑鼓动民众去考编制,那么谁来做厂妹呢?谁来工地打灰呢?谁来送外卖?谁来驾驶货车?谁来清扫厕所?谁来实验室过柱子?当郑天玑的鼓动彻底落实之时,体系内小官吏将活在一个没有外地劳工服务的深圳:死城。
老财与厂狗的那些低端脑力劳动岗位本身就是灾难。我们应该让汽车驾驶自动化、让工地打灰自动化、让实验室过柱子自动化、让厂内流水线自动化,只有这样才能够腾出全体人类的闲暇时间。
老财与厂狗失业之后,难道无法获取自动机械制作的丰富果实(吃穿住行看...等等用品)吗?他们难道无法接受教育而转化为高端科研人员、高端艺术家、高端工程师吗?
我承认,“produce”这件事在黑暗森林时代浸透了血腥味。但这“电车难题”的历史规则是:没有部分人的牺牲,就没有全体人的进步。
熟读刘慈欣小说的郑天玑,难道不清楚《三体》中的“黑暗战役”吗?倘若每一个人都活着,那么章北海带出的舰队永远无法驶向目的地。
更现实地说,如果古希腊古罗马不存在奴隶劳动,那么亚里士多德也将缺乏探索知识的闲暇时间。
科技的发展必定普惠全人类,即使是最穷困的底层民众也能够享受到这种变化。而“全自动化”又是一切科技之中最特殊的,因为它就是取消历史电车难题的那把钥匙,它将带领人类走向真正的解放。
因此,“贫富差别”的使命正是推进物质生产领域的全自动化,这是贫富差别的最高意义。
我们要阻止把金钱与时间都用作吃喝玩乐的人。
我们要支持把金钱与时间都用作科技探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