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学的启示不是你一个人在学

2022-10-14 11:51 作者:bili_1469121520  | 我要投稿


具体内容在我的首页介绍了

把赵树理与余华放在一起论述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它挑战我们的文学“常识”——看起来,赵树理与余华,无论是小说风格、文学追求以及个人道路都存在巨大差异。但是,也的确有将他们共同论述的必要:他们都拥有名叫“福贵”的主人公,两个福贵形象有很多相似性——他们都是农民身份,都有赌博、流浪、赤贫到走投无路的经历。

《福贵》是赵树理写于1946年的短篇小说。福贵小时候是好孩子,他精干、勤劳,为给病逝的母亲操办后事,福贵借了高利贷,为此做了地主家的长工,辛苦的劳作并未使他很快还完债,原来的三十块钱越变越多,“第四年便滚到九十多块钱了。十月里算帐,连工钱带自己四亩地余下的粮食一同抵给老万还不够。”福贵日渐灰心。他赌博,做王八,小偷小摸,本族人和村里人以他为耻,福贵只好逃走。村子被“解放”后,他回到家乡,重新做了“新人”。小说结尾止于“刨穷根会”上福贵的控诉,他质问地主:“看我究竟算一种什么人!看这个坏蛋责任应该谁负?”反诘式结尾引发深思: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政策使“鬼”变成“人”。


文学的启示不是你一个人在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