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正:语文阅读理解,做好审题,你就赢了一大半了!
前言
一直以来,语文阅读理解都是让很多孩子最为头疼的内容,但又很无奈,学语文就是学阅读,阅读部分内容在语文学科所占比例大,是事实啊!咱们必须要好好学好它!
要解决问题就得先找到原因
那么在阅读理解问题上,同学们为什么会丢分呢?无非是以下几种原因:
不会审题。没有看清题目的要求,没审清楚问题的要点,找不到答题方向。
不会理解。文章每个字都认识,但却理解不了文字背后的含义。
不会概括。要么过于简略,要么概括内容过多,没有概括到重点上。
不会答题。明明写了一大堆,却和得分点擦肩而过,总是丢分。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重要话题“如何审题”⬇️⬇️⬇️
01
为什么要从审题开始呢?
其实做试题,除了要读懂文章,最重要的还是审题。作文和阅读都是一样的,我敢肯定,十个学生里有九个是不知道审题的奥秘的。
为啥审题重要?
打个比方,如果你到酒店吃饭,本来你点的是一份红烧肉,结果,人家给你端上了一盘清蒸鱼。请问,你,会是什么心情呢?
要知道,出题者是很谨慎的,他们出题前,是有任务的。
那么题干就不是这个老师随便想出来的,就像组装自行车一样,它要确保每个词汇都能考察到学生的能力、积累、习惯和知识。
从而能完成上级领导的指示,达成分层的需求,达成招生的要求
所以啊,每一道题里的每一个标点,都比金子珍贵,孩子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02
如何审题呢?
比如这道题目:
选文中的年轻人和杰克逊分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一下。
那这个文章的构成要素:
一、选文中的年轻人和杰克逊----确定了范围。
二、简要分析--- 确定答题形式
要求简要分析,这就意味着不能简单地说个结果,而是要分析为什么杰克逊是这样的,为什么年轻人是这样的人。
三、什么样的人---基础知识积累
对应知识:人物描写的考点
对应方法: 第一步:明确对象,从人物描写内容中提取人物形象
第二步:从人物相关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第三步:结合中心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第四步:具体事情+人物形象组织答案。
四、分值和限制提示
哪些——数量提示,多个
分数——初中阶段(1—2分为一点)
高中阶段(3—4分为一点)
由此可以判断答题项目,反向作为题目检查的依据。
最后得出答案:
年轻人坚持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食物,看得出他是一位自尊心非常强的人。杰克逊从拒绝到主动让年轻人给她捶背,看得出他是一位细心、善良且善解人意的人。
一定要知道,阅读理解的题目都很精简的,每一个字都有其作用和目的。
有观点、有分析、有明显应用的人物描写考点知识分析人物特点
全面,有条理。就会是一个满分的答案。
03
出题人是怎么出题的呢?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出题人出题的规律,一般是:
一、给出范围:也就是寻找信息的范围。这个可以作为检查项,比如看到自己自己答案,不符合范围,赶紧纠错。
二、必考知识点:提示所学的知识,一般为概念性知识、答题思路性知识以及技巧性的知识。
比如必考知识点是修辞手法,孩子得知道有关“修辞手法”的概念、分类及其作用的知识积累,从哪几个角度回答?如何组织答案等。
三、数量限制:分值和数量要求词汇
分值是用来判断和帮助孩子做检查用的
数量要求词汇——两个,哪些,多种等等,都是限数量,还有的限制字数,出现在概括内容题居多。
所以,并不是孩子理所当然地写个序号就天下无敌了。
表达方式提示——没错,不是你写个序号就天下无敌了
很多孩子啊,做了这么多的阅读题目。
分析,赏析,品读,感悟,思考,归纳,总结,简要说说这些词汇,都不知道是啥意思
这些词汇,其实是出题人帮助学生确定答题层次的。
例如人物形象题中,让你具体分析,回答时要用具体事件来体现,具体事件➕人物形象。
让你简要说说,回答时就不用具体事件来体现,直接说人物的形象品质即可。
平时做题时,要注意自己归纳同类词汇,不懂的就查查是啥意思。
在练习中去巩固了解。
总之,做好审题,你就赢了一大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