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评分那些事。

其实关于B站的评分,大佬该吐槽的也都吐槽完了,我能说的,其实也就是一些补充和自己的感受罢了。最后就是,与其说是对B站的建议,更不如说是对B站后续的期待,希望能够细化这个系统。

B站评分的人有哪些?这造成了怎样的打分方式?

上面是我最近看到的一位讨论B站评分的大佬。这位大佬已经说得很详细了。
这里大佬将评分的群体分为了三种:普通观众,他们带着存粹的娱乐心态,在看完影片后打一个自己印象中的分数;大众影迷,很迷恋影片,会积极讨论有自己的想法;第三种,迷影人,更加痴迷和专业,或者本身是专业人士,花费大量时间投入到这类研究中。
大佬的分析很是到位,但是这个对于普通的电视剧和电影更加合适。对于动漫来说,尤其是B站,这个分类法其实没有涵盖所有的内容,而且无法解释B站目前评分出现的问题。
现在有人就问了,动画片而已,他能有什么奇特的,会与电影和电视剧有区别?这并不是我中二病给动漫脸上贴金。而是动漫本身是一个特殊的文化产品。日本内务省曾对动漫进行过一次定义,动漫为高端文化消费产品,它具有消费高,消费人群固定等特点。说起来和歌剧等一样,当然,动漫在艺术层次方面远不及歌剧,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在消费上有共同特点。不是主流文化、消费人群固定、消费高等等。
有了这个理论前提,我们用歌剧来反推一下动漫。会去欣赏歌剧的人都是些什么人?肯定是对歌剧有所了解的人。同样,动漫也一样。动漫的受众十分的小众(相对于主流文化来说),会去看动漫的,都是对动漫有所了解的人。所以大佬所说的,动漫圈里的普通观众,和我们一般所说的普通观众还是有所区别的。当然,不排除有什么都不懂的,刚刚入圈不久的萌新。但是不管这个这个人只是将看动漫当做一种消遣还是自己的一种重要的兴趣爱好,动漫这种特殊的东西,看他的都是对他有一点了解的。
所以B站更多的用户应该是大众影迷这类人,动漫的特殊,已经过滤了所谓的普通观众。
虽然来B站的都是大众影迷,但是B站所呈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它的评分很不像一个大量用户都是大众影迷的应有的样子。国内目前能够被认为评分是可靠的网站是哪一家?对了,是豆瓣。豆瓣对片子的评分为什么是可以信赖的?因为一般的普通观众是不会闲的无聊,在看完一部片子后,费劲脑汁,给这部片子评一个分数,然后写一段影评的。会去费劲周章的,去注册一个豆瓣账号,然后评分的,都是大众影迷这类对影片或多或少有了解的人。这类有一定的专业素养的人,评分起来的片子,这个分数就会靠谱。
那么我们回忆一下,最近豆瓣评分为什么遭到了质疑?没错,因为《流浪地球》刷分原因。豆瓣大量的涌入了一些用户,为《流浪地球》刷低分或者是高分。这些涌入的人大部分不是来做影评的是,而是单纯的来刷分的。他们刷分的动机我在《流浪地球》的影评中已经说过,这里不在赘述。但是他们来刷分的一个动机就是,跟风。
那么B站评分问题是否是由于新进用户增多导致的?有这个原因,但是不足以解释一切问题。我们这里先暂且不表。来继续说一下B站的用户问题。
先说年龄问题。豆瓣网成立于2005年。2009年,豆瓣的一个讨论组进行过一个组员年龄调查。发现组员百分之七十都是17-25岁的年轻人。现在过了十年,这群用户的年龄段应该是27-35了,很多都是而立之年的人了。B站成立于差不多的时间段。看看当年第一批用B站的人,现在也是这个年龄段了吧。但是B站和豆瓣不同的是,豆瓣偏向于电影和电视剧的点评(这几年动漫的也多了),电影和电视剧没有毕业一说,没有到了哪个年纪就不看这么一说。但是动漫有,我是2005年左右开始按动漫的,当年和我一起看的,有的结婚了,有的弃坑许久,留下来的真的不多。基于这个原因,B站用户换血是很大的。
更具B站自己的统计,00后目前是本站的主力。00后目前最老的刚刚迈入大学,年轻的初高中生。这个年龄段有什么特点呢?(当然,各位学生不要嫌弃我说年龄段,我也是这个年龄段来的,再加上自己是老师,说话不客气点就宽容一些吧)主要有两种,逆反和从众。逆反是因为青春期生理问题。这个从众,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有从众的心里,但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更加有特点,他们的从众是因为没有自己的主见。当然,这么说不好听,换个说法就是,由于阅历较少,很难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逆反的人在评分的时候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不是简单的别人都给高分自己给一个低分。这种也叫逆反,但与其说逆反,还不如说是想凸显自己,有报复社会的反社会人格。而且在一个高分的番剧里刷一个低分还不至于让B站评分出问题。逆反的同学在评价番剧的时候,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正是这个特点造成了B站评分的诡异。

简单归纳一下这个影评的中心思想:一部打擦边球的软涩情死宅番,给低分合适。
我们再来看两个。


《埃罗芒老师》、《龙王的工作》和《天使的3P!》这三部动画低分都有什么特点?
提炼一下关键词:死宅、福利、萌系,深度等等。那这三部动画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哎,都是萌系动画,有面向死宅的倾向。
我曾经说过,不同的动画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萌系动画来说,人物刻画的萌不萌是重点,剧情上可以不做太多要求。我相信这是大部分人的共同想法。比如我们看《哆啦A梦》,我们看的是哆啦A梦的神奇道具带来的喜剧效果,而不是在那里杠哆啦A梦过来改变历史的的历史悖论和历史修正等等。
上面这三位,他们都有的共同特点就是。看不起萌系动画,对后宫动画很反感,要求动画的逻辑和剧情等等。其实剥开这层皮,这三人都是希望凸显自己的审美高级而已。
游戏界有一个鄙视圈,玩主机的鄙视玩电脑的,玩电脑的鄙视玩手游的。动漫里同样也有这么一个鄙视圈。两个鄙视圈其实我们看一下,都是入圈不久的人,为了凸显自己的高雅欣赏能力,搞来的。
除了这个原因,某些大UP的带起来的风气也有关系,这里也有从众的问题了。
《埃罗芒》这部片子,当年的B站霸权,现在B站追番人数排行第四的片子。当年一经播出就好评不断,动画魂的月度作画常常上榜,伏见司原作等等元素,这部片子的评分应该不差。的确,据评论区的人说,2017年的评分有9.5,目前该片的评分已经变成了8.6分。要知道,目前的B站评分机制,9.2分-8.8分就是普通作,8.8分以下就是雷作了。
本片的评分之所以这么低,与最近一些大UP说的,关于死宅的话题也是有关的。这个话题出现在《古力特》动画版。当时六花人气之高,很多大UP分析了六花,得出的结论是,六花更接近现实中的女孩,而纱雾更接近宅男幻想中的女孩。这两位都是目前的劳模啊,这个分析是对的,可是后面带出了不好的结论。媚宅是错的,所以纱雾不如六花。于是,就如同我说的一样,很多很容易受到影响的人,潜意识的形成了,纱雾是媚宅的,媚宅不是高雅的,我们要做高雅的,所以要给纱雾的动画打低分。
各位可以将短评设置按时间,看看2018年10月份,是不是以这个理由打一星的多了。刚才我看了,确实如此,当然,有些评论目前被删除了。但是还留了一些。

接着我们来说一下从众的问题。这个问题是B站目前比较严重的问题,也是目前B站评分机制有问题的一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原因。我们来看一下几组数据。


来看一下XX之家两部作品《五等分》和《辉夜》的人气值(两部作品目前都被屏蔽了)。要知道,这个人气值是辉夜ED出了后的数值。可能过几天就要超过《五等分》了。这里简单说一下这个人气数值。在两部作品都没有改编的时候,《五等分》的人气就超越《辉夜》很多,而且要注意的是,《辉夜》比《五等分》早连载了一年,但是人气远没有后来者《五等分》高。要知道,XX之家这种完全靠读者自己搜索,自己自发阅读,没有大量的引导。所以其人气是能够真实的反应原作的水平的。
当初我看了《辉夜》的漫画,给我的感觉就是,很一般,远没有《五等分》给人的感觉。但是最后的评分各位也看到了。《辉夜》在那段魔性ED出现后,评分立刻上道了9.9的离奇分数。
单人高帧数作画,确实是一个噱头。但是隔壁《史莱姆》可是第一集一整集都是单人高帧数作画,最后还不是因为剧情拖沓的原因评分从9.6跌倒了9.5。
《辉夜》剧情上和本季度动画上相比没有出彩的地方,即使是单人作画的噱头,也没有别的动画那么搞事情……但为何,他的分数会这么高?
哎~我相信各位都知道,我就不卖关子了,因为《辉夜》的ED被大规模的传播了。从鬼畜动画区到音乐舞蹈区,大家都在刷这个梗。
然后我说的从众这些人就出现了,他们可能都没看这部动画,就冲着ED刷梗随手了给了五颗星,最后造成了这种诡异的现象。
除了《辉夜》,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

看看上面这个截图,觉不觉得诡异。一个世萌大赛季度冠军和年冠军,在B站的B萌大赛竟然最后止步三十二强。确实,有B萌变味的原因(丫的,才搞了三届,就和日萌一个德行了),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这部动画在B站没有引起类似书记舞蹈那样的传播。
这部动画,就是在豆瓣上拿到8.6分高分的《末日三问》。豆瓣动画区的8.6分是什么概念呢?《游戏人生》8.5 《血界战线》8.4 《某部某些人老是和我吹神作几个季度平均分》7.9 《无头骑士》8.8
然后就是这么一部,在日本有着传奇经历,网上被称作末日题材的最强眼泪,豆瓣8.6,世萌年度番剧冠军的片子,在B站举办的一个赛事上,止步三十二强,你们信吗?
《辉夜》的高傲成绩的原因,就是跟风,刷梗。而《末日》在B站低迷的成绩,就是正好相反,没人跟风,没人刷梗。
这种跟风行为可以解释目前很多番的评分诡异问题。比如《盾勇》,《盾勇》当年我们看原作的时候,确实骂过这个降智行为。但是我们骂的时候,是在看到盾勇洗清冤屈后发生的事。这部作品让人感到降智的是在这个地方。前面倒没什么。但是《盾勇》动画播出后,很多原作党刷降智低分,很多跟风观众在降智情节还没出来的时候就跟风刷降智了……
一个总结,目前B站的评分,有很大一部分人是随性乱评的。这里有大UP不好的诱导(D社动画、后宫动画),也有一些用户自身问题,很多用户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状态,即大UP带起节奏,他们决定什么好玩,什么番剧就会被打高分,他们认为什么不好,这个番剧就要完蛋,很多用户自己没有任何思考,盲目的停留在无聊的刷梗中。

怎么办?
当然,除了我们这种认真写影评的,努力希望观众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一点一点的改变B站风气外,还真没别的方法。
所以我这里就是建议,建议这个词对于我这个微型UP来说过了。就是希望吧。首先B站要明白自己的评分要来干什么。B站如果不是希望成为一个中国动画的豆瓣,不想成为一个严肃的动画评分系统。那么我们干脆就把评分系统删了。将评分数值设计成推荐数值。比如一部动画,我决定好看,我就点一个推荐。最后我们将推荐数统计,作为这部动画的推荐数值。
之后,长评那里,设计成只要评分就要硬币,并且提高硬币需求数量,并只对五级以上用户开发长评。
当然,B站2014年开启正版化后,14年之前的番剧在推荐数上就很吃亏了,所以可以设计补正或者是专门出一个新番区(2015年之后的动画)和一个老番区(2014年之前的动画),让一些14年正版化后导致评分人数不足的动画也能有更多的曝光机会。
啊,本来就是想简单说一下,不知不觉写了快五千字了。那我们就不多聊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