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评毛主席系列文章之三
01
学习毛主席终身学习
员工:我感觉到在同一个层面里,华为技术整体水平要比华为电气高一个层次。请问为什么?
任总:那需要你努力。你努力你就能超越,照理说你们的层次要比华为技术高一个层次才是对的。
你们还未达到更高层次,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我不知道你一天学习多少个小时,你能否拿一个你一天的作业时间表给我看看?
我可以告诉你我是怎么学习的,如果是坐两个半小时到北京的飞机的话我至少是看两个小时的书。
我这一辈子晚上没有打过牌、跳过舞、唱过歌,因此我才有进步。
你要有时间表,从来没有神仙皇帝,也没有什么救世主,要靠自己努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成绩。
不是在哪个坐标位置上才会进步,换一个坐标就不能进步,进步完全靠自己的内因变化,你说邓小平、毛主席谁创造了他们的进步?
——任总与身处逆境的员工对话录,2000
许OK点评:
这段文字是任正非在跟新员工座谈的时候回答员工一个提问时所说的。 提问者问任正非怎样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任正非一直主张的是自我学习,包括他要求华为大学不要搞那种单纯的讲授式的,还要搞训战结合。
要靠大家在战斗中、在实际工作实践中去学习,不然的话就没有办法真正的提高自己。
任正非举了自己的例子说自己在飞机上经常是看两个小时的书,而且一辈子没有打过牌、跳过舞、唱过歌,所以他才自己有进步。
确实是这样,任正非特别喜欢看书,经常给员工推荐他看的书,包括电影。
他甚至说自己是一个很无趣的人,不会做家务,不会做各种美食,不会各种娱乐,但是他就会看很多书,与世界上各种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包括员工去交流。
在2000年的时候华为已经有一两万人了,上百亿的销售规模,应该说规模已经非常大了,他还在持续坚持和员工去进行座谈、沟通。
但是很多企业家其实可能企业并不大,就是没有时间去跟员工去当面去座谈、沟通。
任正非举例子说毛主席也是自己自我学习,你不能光指望外界的环境,所以他说不管在哪个坐标位置上,在哪个岗位上都可以进步,完全靠自己的内因变化。
并说:你说邓小平毛主席谁创造他们的进步?毛主席曾经也说过一句话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这句话也很有名,就说明毛主席,刘少奇主席也是都非常爱学习的,所以我们说个人和组织一样,要想保持活力,保持先进性都要进行持续的自我学习。
02
华为走向海外后,逐步不再提毛主席,但是仍然忍不住会提到毛主席
提问:老板您好,我是来自于消费者BG战略预备队英雄联盟班的队员孙新业。
我们消费者BG处在发展期,但现在的人才基础还比较薄弱,如何利用内、外部资源做好我们战略预备队的人才循环,您有什么要求呢?
任总:因为消费者BG发展太快了,以至于今年不知道怎么给你们发奖金。
你们创造了价值,公司不会亏待你们,但是到底怎么发,常务董事会要好好研究。
消费者BG发展越快,我们压力就越大。如果不通过战略预备队训练大量的干部走上战场,就没有方法适应快速发展。
大家想想,解放战争赢得太快了,连毛主席都没有想到三年能解放全中国。
所以在1948年的时候,他把抗大、陕北公学等所有学校合并到石家庄,取名为华北大学,就是人民大学的母校。然后集中了两万名营团干部,以培训准备接管全中国。
三个校长后来基本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有两个副校长后来是国家副主席,一个正校长是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吴玉章。
——任总在战略预备队誓师典礼暨优秀队员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5
许OK点评:
华为从1995年开始走向海外,一直到2005年,基本都不大成功。
任正非曾经对身边的人甚至饱含热泪的说过“我们华为走向海外都已经10年了,还是没有很多突破”,所以他的压力也非常大。
但是在2005年,就是一个分水岭了,后面华为逐步就打开了国际市场。
在2015年任正非就举了这个例子说新建的消费者BG就是余承东负责的部门,发展太快了,然后人才,各方面机制可能都不到位,并说毛主席曾经设想的夺取国内战争的胜利,就是在1945年之后国共和谈失败。
毛主席曾经认为至少要5年以上,才能真正夺取全国的胜利。 但实际上事情发展迅速,任正非说解放战争赢的太快了,连毛主席都没有想到能这么快解放全中国。
所以在1948年的时候冒着险就把抗大、陕北公学等学校合并,成为华北大学,就是人民大学的母校。
就是为了要紧急的培养干部来接管全中国,就如同当时建立华为的内部战略预备队,这样才能够支持到消费者BG的发展,因为消费者BG发展太快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任正非确实深受毛主席的影响。
虽然为了华为成为国际化的企业,任正非曾经非常认真的说华为是否要改名。
从2005年到2015年之间任正非很少公开的在文章中再提国家,提毛主席了,但是还是忍不住,因为受思想影响太深,还是会不时提到毛主席,
但是非常少了,毛主席思想已经内化成为他自己的有关企业管理的思想。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他内心中肯定已经内化了毛主席的各种思想,包括实践论、矛盾论的思想,包括对人性、对事业的看法。
任正非认为他建立华为公司,他觉得自己最成功的一点是什么呢? 他觉得他自己是“浆糊”,他不懂管理,他谦虚的说自己不懂管理,不懂技术,不懂营销,什么都不懂。
但是他能把这么一二十万人连接起来,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他自己都难以想象。
他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不自私。 他在《我的父亲母亲》中曾经写道,他为什么会愿意跟大家分享他的股份,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父母亲从小家里几个小孩。
在缺乏食物的年代,正是因为相互之间不自私,每人都能够吃一口饭,虽然每个人都吃不饱,但是如果有一个兄弟姐妹多吃一口饭,可能另外的兄弟们就要饿死。
从小这种经历就告诉他,不能自私,所以他愿意把股份拿出来分给华为的员工。
在2020年就已经是13万多的股东了,他自己的持股在1%以下,这是绝大多数企业家都做不到的。
这个观点也来自于我们的教员,我们的毛主席的思想影响,我想熟悉华为,像我们对华为有深入研究,包括对任正非有深入研究的就知道任正非的思想根源有很大一部分源自于毛主席。
毛主席也是一个很无私的人,没有自己的个人任何资产。
作者:许OK(许惠文)
来源:中天钧策咨询二部
微信公众号:topskyzone
本文章内容为中天钧策及许OK(许惠文)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发请标注出处,仅供学习使用,商业用途,盗用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