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论 · 一】聊聊“自由”
孔子讲“正名”,实际在我们日常使用概念时,名实相违的现象十分普遍。概念的漂移有不同的原因,有时是在日常使用中定义变得模糊,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是权力作用的结果。比如现代人所珍视的“自由”,到底是什么自由、谁的自由、多少自由?概念的定义是个牢笼,一旦接受了概念,结论往往就注定的了。今天开个小栏目《自由论》,立个flag,和大家聊聊自由那些事。
自由主义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或者允不允许、在多大程度上允许国家干预。之所以欧洲会产生自由主义,是因为在近代之前,欧洲一千多年的神权封建贵族政治中,既没有国家,也没有个人。新兴的商业阶级是从攻击罗马教会开始,首先要推翻天主教的财富观,为不择手段获取财富辩护。做生意和发财最需要自由、法律与和平,最怕无政府状态、盗匪和违约,所以他们建立集权国家、立法权和国际法。因而,个人和国家是同一个过程的产物,而且自产生起就是同盟。
今天流行的各种分权史观、反干预理论,都是完全违背历史事实的。国家的任务就是把私人领域中的法律应用到整个国家,让市场的规则成为人间的规则。例如美国的司法独立,目的就是在联邦制国家中建立起统一的商法和民法。一旦这个规则建立起来,资产阶级的“个人”就不再满足于和国家的结盟,而是要俘获、主导国家,英国家光荣革命、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概莫如此。在制度上,就是靠代议制和律师,建立起法治(rule of law)的神话。在文化上,就要塑造人性、理性、自由、宽容的形象。但是毕竟市场规则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一旦法治神话玩不下去,资本就会再次召唤国家出场。我们有幸能在有生之年经历到,美国大选就是最好的样本。
另,用自由主义来理解中国总是感觉哪里拧巴。原因就是,中国两千年前已经存在个人和国家。欧洲人喊自由,恰恰是因为无自由。中国两千年,名曰专制,其实放任也(章太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