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读后感
高端的文学表达往往只需要最质朴的方式描写,老舍便是这样的一位语言大师。那接下来让我们随着老舍先生的笔墨,走进那鲜活的故事中去吧。
祥子,一位旧社会中国的下层劳动人民,也是这充满“京味”笔墨故事小说的主角,通过他人生当中三起又三落的经历,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也通过祥子的悲惨命运,看到了旧社会的劳苦大众。
看完之后,我的感觉,只能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震撼——全书并没有运用任何华丽的词藻,也没有运用太多装点文章的修辞,确实是这样,这本书的叙事颇为平淡。而就是这样一本平淡无奇的书籍,当中的一些词,一些句子,亦或是其他看似不起眼的故事情节,却深深的刺中了我的心,我五味杂陈,唯一能说出口的,怕只有——老舍先生不愧享有人民艺术家的美誉。比如对贪婪的讽刺——“为金钱而工作的,怕遇到更多的金钱,忠诚不立在金钱之上。”;比如对那些为了更多的物质享受,摒弃初心的讽刺——“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亦或是“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之类的我虽品不出韵味,却因其笔力的雄厚和犀利的笔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之叹惋的是,祥子作为这部小说的主角,并没有像很多流行的那些小说的主角一样,他的一生都可以用“悲剧”二字来概括,而且故事的最后,祥子也没有像保尔柯察金那样,看清本质,向不公抗争,而是成为了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由此可见,便是旧社会吃人的特点——把一个又一个本就淳朴善良的底层劳动人民,“扒其皮,食其肉,饮其血,弃其骨”式的拖入地狱,堕落成鬼。
老舍用平铺直叙的白描手法,通过祥子,写旧社会的广大底层劳动人民,这样的佳作,对于我这种思想尚浅的人来说,除了一句——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人头上便是一座山,这个丝毫不想干的感叹,也不知道该如何叙述
(假期读后感作业,本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