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老规矩之醉打金枝》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醉打金枝》 话说这天是郭子仪七十大寿,文武百官都来庆贺。由于郭子仪功劳卓著,太子也来给郭子仪祝寿。郭子仪七个儿子也前来给父亲拜寿。郭子仪七个儿子均已娶妻,其中六个儿媳都来给郭子仪拜寿,唯独六子郭暧的妻子升平公主没有前来。 郭暧看着太子对自己的父亲非常恭敬,很是感动;想到升平公主没有前来拜寿,感觉这是升平公主不尊敬自己父亲的表现,非常气愤,不知不觉就多喝了几杯,寻思着要教训一下升平公主。 且说升平公主也不是不识礼数的人,正想着按老规矩去给公公拜寿了,又寻思:“自古没有君拜臣的规矩,去了反倒是不合礼数,还是不去为好。”正寻思着了,驸马郭暧就回来了。 驸马问到: “这世上,何者为大?”公主回答说:“天地为大。” 驸马又问: “这世上,何者为尊?”公主回答说:“父母为尊。” 驸马责问:“你既然知道天地为大、父母为尊的道理,那你为何不去给我父亲拜寿?”公主说:“我也想去来着,只是自古没有君拜臣的规矩,教我如何敢去?” 驸马说:“有道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你既然嫁到郭家来了,就是郭家的媳妇。媳妇不应该给公公拜寿吗?按老规矩,你就应该去给我父亲拜寿,不去就是失礼。” 公主说:“非也。有道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在前,父为子纲在后。我首先是皇室的公主,其次才是郭家的儿媳,所以我不应该去拜寿。” 驸马说:“谬论。三纲的正确顺序是: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皇帝也要尊重自己的父亲,不是吗?所以,父为子纲在前,君为臣纲在后。” 公主说:“驸马消消气,喝杯茶。我也不知道君臣和父子,哪个在前,哪个在后。”说完就递上一杯茶。“不喝。”驸马推开公主的手,茶杯在地上摔碎了,公主的手也烫着了。 公主跑到皇帝那儿告状,说驸马欺负她。郭子仪知道郭暧得罪了公主,绑着郭暧向皇帝请罪。 听完二人诉说,皇帝赞同郭暧的观点,认为父为子纲在前,君为臣纲在后;而郭子仪赞同公主的观点,认为君为臣纲在前,父为子纲在后。 皇帝找来礼部尚书评理,礼部尚书说:“陛下圣断。百善孝为先,孝顺就会忠诚。父子关系在前,君臣关系在后。” 公主说:“自古没有君拜臣的规矩。”礼部尚书说:“君确实可以不拜臣。可是你是公主,不是天子呀,怎么可以自称为君呢?”公主自知理亏,不敢说话了。 皇帝说:“礼部尚书言之有理。按老规矩,公主应该去拜寿,寡人就不必去了。” 礼部尚书说:“我听说上古时期,将军出征的时候,天子跪在将军的战车旁边,边推车轮边哭着说:拜托了、拜托了。” 皇帝说:“这么说,按老规矩,我也可以去给老将军贺寿了?” 礼部尚书说:“陛下圣断。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请陛下谨记。” 天子遂准备贺礼,亲自前往,为郭子仪贺寿。当日,天子传旨,连升驸马三级,任驸马为金紫光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