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心得】初半马2:02,跟着训练后到了1:34!
4月17日迎春半马赛前晚,根据华为运动健康和RQ半马成绩的预测1小时40分钟,我用RQrunner微信小程序弱弱地换算了一下每公里配速,需要跑到4分44秒,这也太吃力了吧,放弃!我默默关上了手机,倒头就睡,梦回首次参加马拉松赛事的时候……

那是2016年的深圳国际马拉松赛,我参加半马比赛跑出了2:02的成绩。当时想着下次比赛争取要破2,结果这一等就是4年多。当时的我可以用“人菜瘾大”来形容,后面参加了16场的半程马拉松比赛,最佳成绩是首次参赛跑出的2:02,后面越跑越慢,列举历年赛事最佳成绩如下:
2016年深圳国际马拉松
2小时2分42秒
2017苏州环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
2小时4分47秒
2018韶关半程马拉松赛
2小时13分25秒
2019清远马拉松赛
2小时14分44秒
2020年因疫情的影响,上半年很多的跑步赛事都取消了,从8月份开始恢复跑步,备战下半年的赛事,8月底有幸加入到了教练的训练营,而这就是一切改变的开始。
在参加训练营前,我有很多次想规律跑步,在咕咚、Keep上制定跑步训练计划,在《跑步圣经》上手抄跑步计划,最终最长坚持1-2周后,就因种种原因无法坚持而中断了训练,刚开始按要求下载RQ跟计划的时候也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的。2020年8月下载RQ后也是跟着跑了三次,一方面感觉按心率跑速度比较慢,另一方面发现相似的配速时,心率、跑力的差异非常大,感觉这个跑步训练也不过如此嘛,我就随便跟着练练算了吧。

9月份的跑步训练也不是很规律,经常还是想到了就跟着课表跑一跑,觉得有点累或者有点事就算了,整月跑步11次共125km,大概是课表要求的一半,跑力在39-45之前上蹿下跳,10km首次跑进了50分钟。
真正给我思想改变最大的还是10月,整月跑步14次共193km,完成课表的75%,三次完成半马三次PB,第一次就跑进了2小时,最快跑到了1小时47分,跑力在41-47之间波动,这时我感觉科学训练真的有用,随便跟着练了练,就能有这样的成绩,应该认真跟跟课表,备战年底的赛事了。

接下来的11、12月我相对认真的跟了课表(和训练营里面出勤100%+的大神们不能比),出勤率大概80%左右,自己尽量不乱跑,到了12月,我的跑力基本在46-50之间波动了,这时候我知道自己赛事PB应该不成问题,只是PB多少的问题了。
因为签运及疫情原因,很多赛事取消,2020年我只参加了一项广州黄埔马拉松的赛事(半马),最终1小时43分23秒完赛,PB了19分钟。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因为我采取了教练的最短距离跑法,遇到转弯尽量跑直线最短距离,半马跑下来手表记录只有20.97km,而且跑完后大家都收到成绩短信我却迟迟没收到,有点怀疑自己的成绩是不是无效了。这也导致我大概是群里最后一个发PB红包的)

这次赛事后应该说是踌躇满志,准备2021年好好跟课表,争取在全马上也刷个PB(2017年参加深圳宝安全马,跑完30公里后撞墙,最终5小时50分压着收容车完赛)。然而天不遂人愿,受疫情、522事件的影响,全国马拉松赛事基本停摆,我也没赶上春训和夏训,都是自己随心情跑,1-8月份跑量不少(月均150以上),但跑力却越来越低,又掉到40左右。当然这也怪欧洲杯和奥运会,在家看比赛、点外卖、夜宵和聚餐让我日渐圆润,负重跑跑力下降也是情有可原了。
2021年8月8日,奥运会结束了。我再次找到了教练,再次加入组织,重启训练。
这次我基本上严格的跟了课表,因为我知道,只要科学训练,就会有好的结果。9月25日的半马测试赛,天气炎热,2小时7分勉强完赛,我知道,6周还是基础期,还没有到收获的时候;10月31日测试赛,1小时56分完赛;2022年1月1日迎新线上跑,1小时48分完赛;2月;3月……这轮训练营的训练,我最大的区别是,更加严格的按照课表训练;要求跑五天、休一天、一天肌力训练;我基本上能做到跑五天,休两天…;在周末尽量不给自己加量,要求E70就是跑70分钟,不会因为状态好而拉一个半马;过程中有事情冲突或身体不适主动调节,如将E60+4ST改成E30+4ST;将IP600M改成TP600M;将周六周日的课程对调等等;总之就是对上保证出勤率,对下根据自己体感状态、兼顾RQrunner里的状态指数,确定今天怎么减量。就这样一边偷懒一边训练,跑力稳步的上升,体重也降到了正常的区间。
这次迎春半马赛,因疫情和天气原因也推迟了几次,3月我也因疫情原因居家隔离十几天。这时,家里有个跑步机就非常重要了,跑一跑可以缓解隔离的不安和烦躁,顺便也能刷一刷跑力指数……
4月17日的清晨,天公作美,有点雨丝,气温适宜,地面却不湿滑,我站在“诚信5分配”的阵营里,随着窦队“祝大家PB”和发令声响,前面4分阵营的已经跑没影了,我身边的小伙伴们也在不断提速,我偷偷看了一下表,这都416了,果然大家还是一如既往的“诚信”,跑完1公里多,刷完二维码进入湖区,我主动把速度降到了4分半左右,准备就按这个配速跑个10km,下半程根据情况再适当降速。跑到8公里多的时候,看到冬神、皓神领衔的第一集团已经折返,伙伴们彼此的加油打气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动力。10.5km折返后,决定还是按照4分半的配速跑,能多坚持一公里算一公里,就这样不知不觉跑完了20km,最后1km还是冲了一下,跑到了413。没有做到教练要求的,后半程比前半程更快,但相比以前后半程掉链子,也算有些进步了。

最后说几点心得:
▶ 科学训练有很多数据、名词比较专业,有一定门槛,初学者不要被吓倒了,其实绝大部分我们还涉及不到,只要搞清楚和课表训练强相关的就行,其他的感兴趣可以慢慢研究,不感兴趣先放在一边,等熟悉了自然就懂了。
▶ 不要受群里的大神烟雾弹的影响,每个人的体质、体能、训练状态大相径庭,按自己的课表、节奏去跑步,身体不适的时候不要勉强。
▶ 有很多伙伴都会有担心自己的跑姿问题,会不会伤膝盖等等;用教练的话说,现在还没到谈跑姿的时候,关键是先跑起来。当然还是要按课表来,不要过量。
▶ 即时跑力的上下波动是正常的,和个人状态、气候、跑步路线、心率设备的精度都有关系,不要因为波动而怀疑训练的科学性。
最后,跑步真的可以减肥,我有三次在2个月内减重30斤的经验,不过我希望不要有第四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