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马隆 字孝兴

马隆 字孝兴

马隆(?-?),字孝兴,东平平陆人。马隆年少而有智勇,好立名节。起初是兖州的一名武官,王凌于嘉平三年(251年)发动叛乱失败后,与王凌合谋的令狐愚被开棺曝尸三日,事后兖州没有人敢收葬他。马隆假称是令狐愚的门客领去令狐愚的遗骸,后用私财为他殓葬,更加在墓地侧列植松树和柏树,甚至为他服丧三年。马隆的行为在当时成为全兖州的美谈。后署任武猛从事。西晋泰始年间,朝廷打算征伐东吴,统一中国,下诏州郡举荐一些强壮勇猛、有出色才智和气力的优秀特出人士到朝廷。兖州就推举马隆,后被调任司马督。
咸宁四年(278年),凉州刺史杨欣失去了与羌人的和好状态,被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的支党若罗拔能于武威击败并杀害。因为杨欣的失败,河西地区与西晋就道路断绝。司马炎在朝堂上问询平叛人选,马隆上前自荐,并要求招募三千勇士与他西进。司马炎遂命马隆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马隆选拔勇士三千五百人,于次年正月出发西行。在要渡过武威以东的温水时,秃发树机能率数万部众据险抵御,马隆见山路狭窄,于是依八阵图制作了偏箱车,设木屋放在车上,一边战斗一边前进,沿途箭无虚发;另又在道路两边放置大量磁石,因为对方穿着铁制铠甲,会被磁石吸引,故此受制于磁石阵;但马隆部众却穿犀甲,经过磁石时无任何影响,于是能够有效打击对手。行军千余里后,秃发树机能部队伤亡惨重。不久到武威后,鲜卑大人猝跋韩、且万能等万余落归降西晋。马隆更率领没骨能等与秃发树机能决战,最终斩杀秃发树机能,平定凉州。
太熙元年(290年),马隆因功封奉高县侯,加授东羌校尉。马隆在陇右地区驻守了十多年,已经在当地建立了一定的威信,当地大致稳定。此时略阳太守严舒恃著与外戚杨骏通婚,图谋取得马隆西平太守的职位,于是谤毁马隆年老昏惑,不再适合在当地镇守。朝廷便征还马隆,严舒得以接任。但严舒接任后,当地氐族和羌族人又开始大举集结,当地的人民都十分畏惧,而朝廷又怕当地胡人再次叛变,于是罢免严舒,再次派马隆任原职。马隆最终亦在任内逝世。
统帅 B+
(马隆以步卒三千,案八阵图,转战千里,破者机能数万骑之众,以复凉州。方之李卫公破突厥,皆以正兵,为古来知兵者也。)
武力 B
(马隆尝署武猛从事。时武帝将兴伐吴之役,征壮勇秀异才力杰出者,隆为兖州举之。)
军谋 B+
(马隆西渡温水。树机能等以众万计,或乘险以遏隆前,或设伏以截隆后。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奇谋间发,出敌不意。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铠,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贼咸以为神。)
智略 B-
(马隆出自贫贱,而终能远到,盖机敏勤勉者也。故审杨欣之必败,结威信於陇右。)
内政 C+
(马隆屯据西平,积十余年,威信震于陇右。毕隆之政,贼虏不敢为寇。后朝廷以严舒代隆,氏、羌聚结,百姓惊惧。朝廷恐关陇复扰,乃免舒,遣隆复职。)
魅力 B
(马隆虽出贫贱,好立名节。少而智勇,勋济甚大。魏兖州刺史令狐愚坐事伏诛,举州无敢收者。隆以武吏托称愚客,以私财殡葬,服丧三年,列植松柏,礼毕乃还,一州以为美谈。后以偏师寡众,扫清西土。氏、羌皆敬畏之,不敢为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