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寇蒂斯-莱特X-19,试验性的四旋翼飞机

2022-02-22 22:52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寇蒂斯-莱特公司曾是美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制造公司,并在二战期间发展到巅峰,成为最大的飞机制造商,但公司的飞机业务在二战后逐步没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家公司设计制造的最后一款飞机--X-19四旋翼飞机。

X-19是公司在60年代前期研制的飞机,它是早期的倾转旋翼机实验机型,公司将其称为M200,同时它也是公司重振飞机业务的希望。

这款飞机所处的时代比较特别,当时西方各国都对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达到痴狂的程度,有点技术的纷纷进行研究,寇蒂斯-莱特公司估计也是想赶上这个风头,不过公司选择了当时还很冷门的倾转旋翼机。

飞机的机体和一架常规飞机差不多,拥有流线型的机体,采用全金属硬壳式结构,较高的单垂尾,前三点式起落架收入机腹内。通常情况下设计师在设计飞机的时候要么围绕某些特定的气动布局进行设计,或者围绕发动机进行研发,而X-19却是围绕螺旋桨进行研究的,这是公司曾经的经验,再者X-19本身采用了径向升力原理,虽然看起来和今天V-22倾转旋翼机差不多,但是两者旋翼的运行原理有差异。

在这里我们简单解释一下径向升力,这是所有螺旋桨都会产生的一个力,当桨盘水平的时候,螺旋桨旋转产生向下的力垂直于地面,可当螺旋桨往某一个方向上倾斜一定角度的时候,桨叶在每个阶段运行时所处的环境其实不同,当桨叶从桨盘上方向下旋转的时候因为切入角度等问题,会产生了一个垂直于螺旋桨轴的向上升力,这就是径向升力,只不过它在不同结构的螺旋桨上表现不一定明显,X-19则是希望尽量利用这个力。

X-19拥有前后串联的机翼,前一副机翼尺寸相对小一些,它安装在驾驶舱后方机身上部,后一副机翼位于靠近机尾的机身上部,两副机翼后缘都有副翼或襟翼,应该是用来平飞的时候控制飞机姿态的。

在后部机体上方安装了两台T55-L-7涡轮轴发动机,每台输出2650马力,它们的动力通过传动轴驱动每侧机翼翼尖的螺旋桨,螺旋桨直径4米,它们可以向前旋转90°用于平飞。实际上螺旋桨在垂直状态时并不是完全垂直于地面,前螺旋桨的轴达到了97°,产生的推力实际上略微偏向机头位置,而后螺旋桨只能偏转到82°,产生的推力略微偏向机尾。

X-19被当成是轻型运输机,机舱较小,可以容纳4名乘客或者450千克重的货物。唯一的一架原型机在1963年11月首飞,不过它因事故坠毁,第二架的建造工作被放弃。

其实X-19在当时有很多问题没有达到实用化,例如四螺旋桨的飞行控制,如何保持飞机在俯仰、偏航等常规动作中的飞行稳定,这些在当时都是难以解决的技术障碍。

寇蒂斯-莱特X-19,试验性的四旋翼飞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