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笔画分解练习》序

自从前年三月末开始,我便在B站发布《篆书笔画分解练习》的系列内容,现如今已快两年时间。虽然中间有过间断,但现如今已经做了三百九十多期,总共分解了一千九百五十多个汉字的篆书形式的笔顺。虽然离最终做完还需要很长时间,但最初的两年时间,我还是有了一定的坚持,也相信可以往后做下去的。

随着影片的不断发布,我对这部分影片的态度也发生着改变。从追求快速累积人气转变为将挖的坑填完。利用我的业余时间将曾经想着完成的事一件一件地将其完成,等到我老了,写不动、读不了、看不见时,还可以通过之前拍的影片去听一下。
心态的转变,使得我在后来重新开始,即第二百五十九期以后,无论影片时长多少,都是有字幕、有时间线的。即使是电脑手机上无法显示的字,也用字形拆分的办法加以标示,如果拆分的办法依然没有办法做到,就用标注拼音的办法加以解决。
最初始的影片,我只是对着《说文解字》大致解说,奈何我的文言文水平实在是不佳,部分字的解说有出错的地方。后来,我就开始遍查资料,依托《汉典》等线上字典的帮助,对一个字进行比较全面的解说。
从《说文解字》第一个部首“一”部,到现在的“攴(攵)”部,每个部首下面,无论字多字少,尤其是之后的部首的字,都得到了比较详尽的笔画分解。从大三那年开始写下第一个篆字,及至现在,书写篆书成为了我的日常,犹如吃饭喝水一般。
究其实,我开始对篆书进行笔画上的分解,还是受到了部分线上字典的启发的。看到楷书能被分解成若干个笔画,篆书应该也是可以分的,于是就有了我对篆字的一系列的笔画的解构。虽然,由于我写楷书比较拉胯,不能够保证每个字的分解是美观的,但由于多种参考资料的加持,我能保证每个字篆书的字形是对的。
由于篆书主要是秦在兼并六国后,所采取的的文化政策的重要一环,其正字的地位在秦汉时期维持了比较长的时间。但在后来,由于诸如隶书、楷书等书体的相继兴起,篆书的地位式微,了解并知其字形者亦比较少。又由于历代篆刻的需要,使得篆书形成了超多的异体字。再加上历代出土的古文字的加入,可以说以篆书为代表的的古文字是相当的繁杂。为了降低观众收看的难度,我基本上采用了《说文解字》中篆书的字形来分解,除了那些我常写常用并形成肌肉记忆的以外。

从最开始分解篆书字形到现在,我基本上是以每天五个字的速度去分解,其中最短的一期用了六分钟左右,最长的一期则有三十八分钟多,平均下来每一期有二十多分钟。这个仅仅是拍摄期间的耗时,加上之前的资料查找及之后的存储、剪辑及上传,每期内容大约要用去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虽然播放不够理想,但在此期间,我是专注的、有耐心的,同时也是收获满满的。在经年的书写及资料的影响下,我的知识是处于一种不断更新的状态的,我也从中知道了许许多多在电脑字库中都没有的字,这些算是这期间的一点收获吧!
从第一期到现在,我没想过会持续这么就,从最初的冲动到现在的坚持,一路走来,亦是相当辛苦,是一种心智上的淬炼。也许目标定的大了一些,但一个字一个字的积累确是能够滴水穿石的。
从最初的什么都不懂,到现在的一知半解,这期间有的,只是时间的力量。我亦在此期间,变得更喜安静,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必然吧!
现如今,虽然距离字形的全部解析完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整个巨坑的填完亦要用经年累月来形容,但我想,我是真的有机会将其全部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