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普:美国P-3型海上巡逻机
P-3海上巡逻机(英语:Lockheed P-3 Maritime patrol aircraft,绰号:Orion,中文:猎户座,也译为奥利安或海神之子)是洛克希德公司(英语:Lockheed Aircraft Manufacturing Company,还未与马丁·玛丽埃塔合并为洛克希德·马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洛L-188“伊莱克特拉”支线客机的基础上为美国海军研制的四发涡轮螺旋桨多用途海上巡逻机。 在设计上因为P-3改装自民用支线客机所以其外形上也与民用客机相似,但其尾部细长的棒状磁异探测器(MAD Boom)是其与民用客机最大的区别。P-3有效载荷26吨,宽大的机身可携带大量电子设备,翼下有十个武器外挂点,机腹下有八个内部炸弹舱,可携带AGM-65“幼畜”空地导弹、AGM-84“鱼叉”/“捕鲸叉”反舰导弹、MK-46-5鱼雷和MU-90型轻型鱼雷以及深弹、水雷等;被用来执行侦察、反潜、反舰、海上监视等任务。 P-3除美国以外还外销包括阿根廷、伊朗、日本、巴基斯坦和我国(台湾)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多的海上巡逻机。反潜型P-3C是现役的唯一型号,于1969年8月服役,最后一架P-3C于1990年4月出厂,单价约3600万美元。P-3在美国及其同盟国军队中一直扮演着侦察挑衅急先锋的角色,抵近侦察过许多其他国家的海岸线、专属经济区等敏感地区,引起了这些国家的不满,并造成了很多外交事件。 冷战开始以后,美国海军的海上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将主战场由远洋转变为沿海地带,从而对其反潜作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海军的反潜平台由空中、水面和水下三大部分构成。空中海上巡逻与反潜作战仍是美海军当时的短板,1959年2月,海军洛克希德公司下了订单,要求洛克希德公司研发一种先进的海上巡逻机用于替换日渐老旧的P-2。洛克希德公司考虑研发时程与成本,把1958年12月才交赴的L-188型支线客机加以改装,取名P-3“猎户座”;1959年11月25日成功试飞,1962年8月首架量产型P-3A交付给美国海军,同年9月美国海军正式把P-2反潜机除役。 在之后的近40余年中,P-3成为美海军唯一的陆基反潜巡逻机。期间还经过了多次性能提升,诸如:1975年进行第一阶段提升,主要项目为航电系统。1977年进行第二阶段提升,主要项目为红外线侦测系统、声纳浮标系统、挂载“鱼叉”导弹等。1981年进行第三阶段提升,主要项目为飞控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通信系统等,并于1986年由美海军完成作战测试评估。1990年4月,洛克希德公司完成了P-3反潜巡逻机生产合约,P-3正式停产,共制造650架,依1987财年度核算,平均每架造价为3600万美元。另外授权日本川崎重工制造107架,全球总共757架下线。 P-3机体为正常式布局,悬臂式下单翼,传统铝合金结构,按破损安全原则设计,增压机舱,乘员10名。动力装置为四台艾利逊公司的T56-A-14涡桨发动机,单台功率3661千瓦,各驱动一具54H60-77四叶恒速螺旋桨。该机在执行许多任务时经常会将一个发动机熄火,通常是一号发动机(即左外发动机),以节省燃料延长滞空时间,若是飞机重量、天气和残油许可的话常常两个外发动机都会熄火。在执行远程的国境巡逻任务飞行可能会持续超过10小时,并可能带上更多驾驶员和组员。一号发动机是发动机熄火的主要选择,是因为它是P-3四具发动机中唯一没有发电机的一具,因而不需要为机上的电子仪器发电,这也消除了来自此发动机熄火的废气,增加在飞机左舷的主要观测站的可见度。 P-3C的主要机载电子设备性能先进,功能强大,有AN/APS-115型机载搜索雷达、LTN-72惯性导航和AN/APN-227远程导航系统、AN/ASW飞控系统、AN/ASQ-114通用资料计算机、AN/AYA-8资料处理设备和计算机控制显示系统、AQS磁异探测器、ASA-64水下异常探测器、ARR-72声纳信号接收机、AN/ACQ-5数据链,以及ALQ-64电子对抗设备等。P-3C机腹有一个武器舱,机翼下有十个挂架,可以携带鱼雷、深水炸弹、炸弹、水雷、火箭、AGM-84反舰导弹等,还可以摧带各种声纳浮标、水上浮标、照明弹和反潜声纳浮标等,有利于执行海岸侦搜、防止海岸渗透及护卫海路,人道救援等任务。 家族型号 P-3A 初期生产版,只搭载了基本的任务设备,共生产157架,其中4架被改装为P-3A(CS)型,搭载了AN/APG-66型雷达供美国海关缉私巡逻使用;7架改装为EP-3A,作为EP-3的验证机,成为P-3的侦察型号;3架NP-3提供给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U.S.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使用;2架改装为科学实验用途的RP-3A提供给美国海军第八海洋开发中队(VXN-8);3架改装为VP-3A运输型,用来执行重要人物运输任务;12架成为训练机TP-3A;38架改为UP-3A拆除了反潜设备成为数据中继机;4架拆除反潜设备改为WP-3A气象侦察机 P-3B P-3第二种主要的改进型号,将P-3A的艾利逊T56-A-14涡桨发动机换装为T56-A10W,提升了动力,并具备发射AIM-9空空导弹的能力;其中12架出口巴西空军,改型号为P3-AM,于2012年12月3日开始交付;在P-3B的基础上结合EP-3A的设备改进为EP-3B侦察型号,并提供给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台湾“空军”使用,台湾“空军”于1966年6月22日装备黑蝙蝠中队,并挂载AIM-9空空导弹用以自卫,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被EP-3ES取代;P-3B也有1架拆除了反潜设备搭载实验设备供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使用,型号为NP-3B P-3C P-3最主要的改型,在P-3B的基础上加装A-NEW ASW任务套件并升级中心计算机,并做了一系列细节改良,提升了武器搭载能力,可挂载MK-46/50鱼雷、AGM-84E斯拉姆、AGM-84H/K斯拉姆-ER、AGM-65小牛空地导弹、5英寸祖尼火箭弹和各种其他水雷,大大提升了猎歼反潜能力。在此后的四十余年中P-3C经历了Update I至UpdateRNLN等十余次阶段升级,不断融入新兴技术,使得P-3C直到当今也具备先进的作战能力;另外在P-3C的基础上为日本海上自卫队改进了电子侦察型号EP-3和OP-3C;并为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提供了4架分别为NP-3C、RP-3A 、 RP-3C 、RP-3D试验机改型。[5] 夏威夷海军基地的P-3C机群 P-3D P-3的特种用途改型机,在P-3C的基础上改进;其中包括作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UP-3D教练训练机;进一步强化磁异常探测器(MAD)能力的RP-3D搜索机;两架改装为气象侦察机的WP-3D,配属第53“飓风猎人”气象侦察中队(53d Weather Reconnaissance Squadron)。[6] WP-3D气象侦察机 EP-3 EP-3“白羊座”(Aries)是P-3的电子战/信号情报收集改型,在P-3的A/B/C三个改型中都有EP-3的型号,1969年首架EP-3加入美空中侦察第一中队服役,随后于1974年全面替换了EC-121电子战机。每个美海军电子战中队都拥有9架EP-3飞机,及250名编制内的作战人员。每个电子战中队均会在海外基地,如西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地区进行六个月的驻防执勤,通常驻防结束后会在本土进行为期一年的训练。任务是通信情报采集,分析和通译。EP-3能完成多种侦察监视任务,尤其在监听敌方无线电通信方面作用很大。EP-3通常在敌国的领空之外飞行,收集敌国国土上各种无线电设备发射出的电子信号,如广播、无线电台、电报、对讲机、手机等等。 基本数据 基本规格(以P-3C为标准) 乘员 11人 长度 35.6米 翼展 30.4米 高度 11.8米 机翼面积 120.8平方米 空重 35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64400千克 动力系统 4×艾里逊T56 -A-14 涡轮螺旋桨/4600马力台 螺旋桨直径 4.11米 有效载荷 26400千克 收起 [8] 飞行性能 最大飞行速度 750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 8625米 航程 4400公里 转场航程 8944公里 作战半径 2490公里 续航时间 16小时 爬升率 16米/秒 翼载荷 530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 0.28 外销国家 阿根廷:6架P-3B服役于阿根廷海军航空兵; 澳大利亚:18架AP-3C、1架P-3C服役于澳大利亚皇家空军;[9] 巴西:12架P-3AM服役于巴西空军; 智利:4架P-3A服役于智利海军; 加拿大:18架CP-140“极光”(P-3C的加拿大版本)、3架CP-140A服役于加拿大皇家海军; 德国:8架P-3C服役于德国海军; 希腊:6架P-3B服役于希腊海军; 伊朗:5架P-3F服役于伊朗空军; 日本:93架P-3C、5架EP-3、5架OP-3C、1架UP-3C,3架UP-3D服役于日本海上自卫队,其中大部分为洛克希德·马丁授权川崎重工业生产; 荷兰:8架P-3C服役于荷兰皇家海军; 新西兰:6架P-3K2(P-3B外销升级版)服役于新西兰皇家海军; 挪威:4架P-3C、2架P-3N(P-3B的挪威升级版)服役于挪威皇家海军; 巴基斯坦:4架P-3C服役于巴基斯坦海军航空兵; 葡萄牙:6架P-3BS服役于葡萄牙空军,后被5架P-3C取代; 韩国:8架P-3C、8架P-3CKS(大韩航空升级版P-3C)服役于韩国海军; 西班牙:2架P-3A,4架P-3M(P-3B的西班牙升级版)服役于西班牙空军; 我国:3架P-3AS、2架EP-3B(P-3B的电子侦察型)服役于台湾空军,2010年开始被12架P-3C取代; 泰国:2架P-3T(P-3B的泰国版本)服役于泰国皇家海军; 1987年9月13日,挪威空军的602号P-3B机,在巴伦支海苏联沿岸执行侦察任务时,遭遇(前)苏联空军第10防空军第941飞行团的一架战斗机拦截,即当时刚刚服役的苏-27,苏-27三次逼近P-3B,第三次逼近P-3B时,从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过,用垂直尾翼在P-3B的右侧的一号发动机上,像手术刀一般划开了一个大口子,造成右外发动机当即宕机,P-3B险些坠毁,而苏联战机则因垂尾损坏很快返航。 2001年4月1日,美国EP-3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附近海域上空侦查,中国海军航空兵派出2架歼-8II战斗机进行监视和拦截,其中一架僚机在我国海南岛东南70海里的我国专属经济区上空与美军飞机发生碰撞,我国战斗机坠毁,飞行员王伟跳伞下落不明,后被我国确认牺牲。而美国军机则未经允许迫降海南岛陵水机场。我国指责美国侦察机故意撞向歼-8D,并且在没有通知和许可的情况下降落于我国领土;而美国则说,EP-3是被失控的歼-8D所撞击,并被我国的另一架歼-8D带到机场。中美双方就事件责任僵持不下,更演变成为了一场外交危机。经过政治角力,事件最终以美国发表一段含糊其辞的“道歉”,我国释放人员、交还飞机告终。 2022年2月26日上午,美海军拉尔夫·约翰逊号导弹驱逐舰出现在台湾海峡南部,穿越台湾海峡,美海军一架EP-3E电子侦察机在台湾海峡南口提供情报支持 2022年8月2日,从卫星遥感地理空间分析公司觅熵科技处获悉,根据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最新数据显示,据信是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此前搭乘的C-40C专机(呼号SPAR19)在飞往台北途中,美一架EP-3E电子侦察机从冲绳嘉手纳基地起飞活动,与此同时,还有六架美军加油机在冲绳周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