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球史的閱讀讀本:維美爾的帽子

2021-09-04 00:38 作者:軒然冉冉紫陳  | 我要投稿

「全球化」这个似乎只有出现在教科书,或是考试时才会特别强调的名词,例如公民课本的在地全球化、全球在地化、反全球化巴拉巴拉……。

 

因为这个名词已经普遍到人们的生活之间,甚至在谈吐、聊天、吃茶之间,都是在响应全球化的进程,而在这不可逆的潮流之下,虽然最近有个国家正在逆全球化,但作为一个人文学科的后生,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呢?

 

我想加拿大汉学家卜正民(Timothy Brook)用了荷兰画家维梅尔的作品,作为探查过去的窗口,回答了关于全球化的问题,不过在文章开始前,先来认识一下荷兰画家维梅尔何许人也!

 

约翰尼斯.维梅尔,大明崇祯五年1632年10月31日生人,听说10月31日出生的都是伟人,卒于大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12月15日,是一位17世纪的荷兰黄金时代画家。毕生工作生活于荷兰的台夫特(Delft),有时也被称为台夫特的维梅尔(Vermeer van Delft)。著名作品 图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有了基本的认识,我就简单介绍卜正民如何使用维梅尔的作品来探查过往的细节,以建构对十七世纪世界贸易历史的认知。

 

    既然要建构十七世纪世界贸易历史,在世界贸易网络的整体之下,为何作者不选择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而是以本书的起点,也就是维梅尔所居住的台夫特城,除了因为江南地区,例如上海已经被殖民主义的租界,社会主义的开发而丧失其原始的风采,最主要是因为一个巧合,作者在台夫特城骑自行车时意外摔跤,使他偶然关注到这个小镇的历史,也开启了对维梅尔画作的探讨。图三 〈台夫特一景〉


〈台夫特一景〉


 

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伴随着全球气温的改变,世界进入小冰河期,而北海的鲱鱼群也顺应南下,因此造福了荷兰的造船产业,使之蓬勃发展,于是荷兰有了成为海上马车夫的先决条件,是故维梅尔的画作,或多或少会包含那个时代对于世界的看法,而画中的对象也能作为研究的非文本史料,像是图四〈持秤的女人〉女子手拿秤子,秤量白银,代表着此时作为世界性货币的白银,进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而在本章也将视角从吕宋岛的华人移民是如何下南洋,在吕宋岛上形成聚落,遂至华人大屠杀的始末,转换到西班牙殖民地最大的白银山波托西,那里有一位想替女筹办嫁妆的病人;或是图五〈军官与面带微笑的女子〉可以看到军官所戴的海狸毡帽与北美原住民的贸易有关,本章援引的史料以法人尚普兰的日记为主,记载许多关于他找到中国航线的期待,以及欧人与形成贸易网络的部落共同打击其他部落等。本书还有五幅图这里便不再展开,总之卜正民的极佳的说故事能力,能把历史大脉络和小人物结合得恰如其分,也犹如读一本冒险小说停不下来。

〈持秤的女人〉
〈军官与面带微笑的女子〉

 

所以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作为一个人文学科的后生,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呢?

 

我认为应该秉持著作者在前言与结语所提到的态度来看待全球化,世界是一张佛教的「因陀罗网」,也就是用宝珠和丝线结合的网子,每条线串连着珠子,每个珠子也都反照着每个网上的珠子,抑或是「人非孤岛」、「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参考数据:

 

卜正民(Timothy Brook)着,黄忠宪译,《维梅尔的帽子:揭开十七世纪全球贸易的序曲》,台北市:远流,2017。

 

蒋竹山着,《裸体抗炮:你所不知道的暗黑明清史读本》,台北市:蔚蓝文化,2016。

 

后记:

嗑老本中,然后史导书评跟中通论文两头烧,赞喔......> 0 <

不过今天甚是欢喜,一杯咖啡可以肝到底!

 

      为何我要用中国朝代年号来当作洋人的生卒纪年?这个是私货,请自行斟酌阅读,如果你仔细阅读本书,你其实会发现当时人们汲汲营营于累积财富,以实现荣耀上帝的精神,例如书中有一段故事,大意是只有白银才有办法让着魔的病人回复正常,金钱即是救赎,着实讽刺。

 

    然而时人对于财富的认知是建立三角贸易与跟东方古国交易才能成立的,也就是以该国作为白银的最后消费国,类似今日的美国消费世界的生产价值,以维持世界贸易的运转,书中有个例子,当时到达北美的欧洲人有一个愿望,从现在的哈德孙湾或五大湖区使向中国,所以除了向原住民用火枪换海狸毛皮的贸易之外,探查新路线也是他们主要的任务之一。

 

    所以以全球视野来看,当时世界的重心的确是在亚洲,虽然这个东方古国在日后的《大分流》沉寂三百余年,但以其今日的人口基数与体量,我想世界的中心还是会回到她应该之所在,是故认为自己是作为东亚中心,或是大陆边缘的我们,都应该好好把握这个机会。

 

累哇历史2020.11.1-2

 

推荐/待看书目:

卜正民《塞尔登先生的中国地图:香料贸易、佚失的海图与南中国海》


全球史的閱讀讀本:維美爾的帽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