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川翼的猫物语(白)与福尔摩斯的自述案件
前排说明:
本专栏只是将两者看似有些联系的地方简单说一下,并不意味着西尾真的就一定是这样安排的。看个乐呵就行,不必太过当真。
另外就是,本人能力水平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大佬多多包涵。
以下正文内容涉及到福尔摩斯相关小说的剧透,请谨慎选择是否阅读本专栏。要是没看过原小说的话,我个人是强烈推荐先去读一读原小说的,毕竟至少比我强多了。
下面对福尔摩斯系列小说的相关翻译(标题、正文内容等)均参考的1981年群众出版社的翻译,猫物语(白)小说参考的台版翻译。

《猫物语(白)》的小说开头(001)就直接提到了福尔摩斯,以及福尔摩斯他本人亲自记录的两个案件,并直接引用了其中一篇——《皮肤变白的军人》的原文第一段。但《猫物语(白)》与福尔摩斯系列小说的关联似乎远不止此。别的不说,发现“黑羽川”出现并找到证据的那段就很有福尔摩斯“演绎法”的味道。
正如刚才提到的,在整个福尔摩斯系列小说中,福尔摩斯本人亲自记录的两个案件有两个:《皮肤变白的军人》和《狮鬃毛》,而且这两个都被收录在最后一部作品集《新探案》中。
那下面就来一部一部来对着看看吧。
注意:以下内容涉及到相关小说的剧透,请谨慎选择是否继续阅读。

首先是《皮肤变白的军人》。
直接引用的那段自然不必再赘述,而且实际上光从标题名就能看出两者隐约的关联(都带着个“白”……)。更何况羽川产下怪异的过程本身也可以看作一种“变白”的过程。
还有一个,也是更值得说道一下的,就是剧情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初遇苛虎。
在《皮肤变白的军人》中,詹姆斯·M·多德先生向福尔摩斯叙述自己委托时,有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戈弗雷突然就站出现在他面前”。这使得这个案子“很有一点特别的地方(福尔摩斯语)”。
这一段和羽川翼初遇苛虎的那里确实还是非常相似的。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它们还都有提到视线相对(“和它视线相对了”;“他的眼睛对上了我的眼睛”),都对观察对象(羽川翼,苛虎这种“白虎”或许也算;戈弗雷)有一个非常深的“白”的印象(“白——白得极端”;“他面色惨白,我从没见他这样苍白过。”)。
而且这两者的出现,在情节上都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初遇苛虎自不必说,在《皮肤变白的军人》中,在此之前詹姆斯·M·多德先生听到的说法都是“戈弗雷出去旅游了”。而且这一点还和“突然得知垃圾君不见了”这个关键信息点正好相反。而戈弗雷的出现本身也反映了戈弗雷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对这段战友情的重视,他本人长期被压抑的心理状态等等方面。
最后还再说一点吧。这个案件开始时,华生刚结婚。
这里给一段原文吧:“当时,忠实的华生由于结婚而离开了我,这是在我们交往过程中我所知道的他唯一的自私行为。当时我是一个人。”
其实垃圾“不见了”的原因,至少起因,其实也是“补作业”这种自私行为,只是羽川当时对此还不太清楚罢了。

其次是《狮鬃毛》。
这个案件发生的时间晚于《皮肤变白的军人》,《猫物语(白)》原文也没有明确提到过。对于此时的福尔摩斯来说,“华生几乎完全从我生活中消失了”。
这个案件与《猫物语(白)》似乎相关的一个地方在于,“狮鬃毛”与“苛虎”的“关系”。
首先就是狮子和老虎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两者都是大型猫科猛兽,同时它们各自都有着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狮子的文化内涵似乎在西方文明中更加丰富,而老虎的文化内涵似乎在东方文明(至少在我国)中更加丰富(国内的狮子相关文化或许有很大部分与佛教文化有关)。
其次就是它们在各自剧情中的定位。
直到在某个因缘际会中揭晓谜底之前,它们两个在剧情上都是神秘而恐怖的,最终BOSS一样的存在。“狮鬃毛”是第一个死者给出的唯一的死亡信息,而且非常模糊,当时根本没人知道这说的到底是什么。至于“苛虎”就更不用说了,在卧烟伊豆湖揭晓谜底之前,它就像一个“无妄之灾”一般的存在。在很长一段(剧情中的)时间里,没有人知道它们究竟是何物,而它们各自所带来的问题却可谓是“贯穿全文”(至少是小说的大部分)。
而且,对于剧情相关者而言,它们都是一种“全新的”、“从未见过”的存在。“狮鬃毛”的真身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是如此(“福尔摩斯先生,这到底是什么?我是在这一带长大的,但从来没见过这种东西。这不是苏塞克斯本地的产物。”),苛虎这种“新品种”怪异对于所有的事件相关人员来说也是如此。
还有一点就是,它们的“犯罪轨迹”都出奇地一致。“狮鬃毛”先是杀死了弗茨罗伊·麦菲逊,再是几天后杀死了麦菲逊的狗,最后本来将要解决伊恩·默多克的,但“犯罪未遂”,并由此而被结果了。同样地,“苛虎”第一次烧了羽川自己的“家”,第二次烧了叡考塾,最后本来将要烧掉战场原家的,但“犯罪未遂”,并由此而被结果了。而且,相应地,主角(第一人称视角)都在第二次事件发生后对案件的判断产生了重大变化(而且都有翻书查资料不知道算不算……)。
当然了,它们也都是被主角(第一人称视角)在最后给亲手结果的。

就是简单总结了一下看似相似的地方,或许都是强行阅读理解也说不定。
最后再次提醒:本人能力水平毕竟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大佬能多多包涵。
就先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