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自比乐毅管仲,或许我们误解了其中之意
诸葛亮在隆重耕种为生的时候,常常自比乐毅管仲,那么诸葛亮到底是在夸大其词的吹牛?还是名副其实的真有其才能呢?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乐毅和管仲,再对比一下就一目了然了。

编辑
诸葛亮自比乐毅管仲
第一:管仲。
齐桓公元年,即公元前685年,在鲍叔牙的极力推荐之下,齐桓公任用管仲为齐国宰相。于是,管仲对齐国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整顿,内部从行政改革、人事制度,他人事制度改革成为日后科举制度的雏形。此可谓第一大创举。
其次,管仲注重经济和农业,反对空谈主义,开创职业技能教育。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
后来孔子感叹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又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由此可见管仲治国理政上的能力可谓令人敬佩。

编辑
第三方面,管仲的外交主张,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管仲的外交战略获得了很大成功,使齐桓公霸业更加合法合理,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华夏文明的存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四方面,管仲在军事制度和经济制度上也做出了很大改革,使得齐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
第二:乐毅。
乐毅是中山灵寿人,魏将乐羊后裔,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在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编辑
第三:诸葛亮。
刘备荆州时,请出诸葛亮,但是在史载中,诸葛亮刚出山基本没做什么贡献,所谓隆中对,在当时魏国和东吴都有好多谋士提出。刘备借助赤壁之战的胜利果实赚得荆州得以立足,而赤壁之战乃周瑜黄盖统领战胜,与诸葛亮也没什么关系。
接着刘备入川蜀,带着庞统为军师,可见庞统之水平要略高于诸葛亮。后来刘备每次出兵,基本都安排诸葛亮负责后勤,比如兵员、军粮等。直到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才独揽大权,搞了很多年的北伐,却没有任何战果。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刘备为何不让诸葛亮掌兵。

编辑
综上情况来看,论治国兴邦,诸葛亮不如管仲,论统兵作战,诸葛亮不如乐毅。故而可知,诸葛亮所谓的自比乐毅管仲之说,只能说是诸葛亮崇拜乐毅管仲,而非相当于。不知道各位学富五车的小伙伴怎么看?尤其诸葛亮粉肯定要为诸葛亮抱屈,但是希望也要理性看待。诸葛亮的一封遗书,堪称史上为人做事者追求的最高目标,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