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一部充满失败的成功动画——欢迎加入NHK
究极剧透警告

跟不少人一样,我也是被这部动画“脱宅神作”的名头给吸引过来的。
本来呢,由于这几年的网络环境,让我稍微有一点对这种“过誉”的词汇有点PTSD,所以刚开始是稍稍带着一些鄙夷的先入观念来看这部动画的。
我个人看的动画不能算是多多吧,但好歹也有五百来部了,自我感觉可以算是不算少了。其中关于废物主角重塑的主题,也多多少少看了一些,甚至恰巧前一段刚补了《重返17岁》。
所以,综上,让我在看这部番的开始,就擅自大胆的做出了猜测——这就是一部废物主角经过努力与感动,之后成长与成功的故事。
于是在刚开始看这部动漫的时候,我就......还没被打脸,反而觉得自己猜的不差(笑)。
毕竟开头经典废材男主,天降妹妹和基友,开始为某件事努力。后面自然而然会让人想到男主通过做游戏不断有新的收货与感悟,然后改变自己,抱得萌妹,走上人生巅峰的励志故事。
这样的错误认知,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大半个番剧,直到看到后半截,发现男主还是没啥起色,还是不断干着蠢事,虚度着自己的人生。
我想错了?我确实想错了。

在看这番之前,我看过大伙儿们的评论,说是十分贴近现实的动画。明明在知道这一点的基础上,我还是想当然的以作品思维去定性这部动画了,这必然会引来错误。
在看完这部番后,不得不承认,这真是一部十分特别的动画。
这部动画的优秀之处,并非在于在同类型作品中的出类拔萃之处,它的故事不能算顶尖,也说不上多曲折,动画也上了年头,很难说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制作。这部动画的优秀之处,就像网友们口口相传的那样,在于它体现出的现实感。
虽然带着现实二字,但是现实感真要讲起来,却又是一种很抽象的感觉。
现实感这种东西,并不是作品越与现实相同就越好的东西。真要把个摄像头贴到随机一个幸运路人脸上拍他个一辈子,估计拍出的作品很难会是佳作,更别提让大部分人产生共鸣了。而现实感的有无,往往只会是读者对作品产生共鸣之后才会思考的东西。
所以,我想说的是,讨论现实中存不存在佐藤这样的废材,以及会不会接连遇到倒霉事儿,是否贴合现实,来讨论作品是否具有足够的现实感,其实是找错了重点。对于其他角色也一样。角色对比现实中自由人,天生就会多一种作品赋予他们的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对于现实中的自由人是不必要的,所以我们自然比作品中的角色生活与处理起事情时的枷锁要少上许多。

剧情中看人吐槽最多的地方就是,“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像小岬这样的女生!”,但其实并非这样,小岬这样的女生,在主观上对于佐藤来说,或是客观上对于她自己来说,都是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的,甚至离我们可能很近。至于我是怎样认为的,我会在后面再讲。
现在再说回现实感的问题:我认为这部作品是怎样体现出现实感的?
没错,就像标题上写的那样,我认为这部作品给人带来的现实感,就是源自故事发展中各个角色不断经历的各色各样的失败。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努力是一件很让人痛苦的事情。我们会去美化地,会去期望地,都是努力带来的结果,而努力本身,人们则常常会把它同刻苦绑定在一起。
可无论现在的普世的观念,还是我们心底里的那根筋儿,却又很犟的不愿意去承认这一点。这其中便会产生一种矛盾感,那就是我们明明在追求着美好(结果),理应是处于美好之中,但是现实的现在,却又过的十分痛苦,而这份痛苦却又不知该如何定义。因为我们不想把它定义成因为美好而给我们带来的痛苦,所以我们总习惯欺骗自己,说是追求的道路上,其实也是美好的,我们应该去接受他。于是一面欺骗自己,一面又不习惯欺骗自己,所以总得找些什么理由,说是被他人欺骗,说是社会就是个骗局,说是在做的事情没有意义,这种矛盾的感觉,扭曲的感觉,时不时的就会折磨我们。
而这部动漫的主角——佐藤广达就是这样一个没什么特别天赋,做事缺乏毅力,思维不够清晰而且时常沉浸在自己幻想之中的废宅,几乎是比绝大多数屏幕前的你我还要废的家伙。他习惯于对遇见的事物抱有能结出美好结果的幻想,但是又把现实中的失败归结于他人的阴谋而不是自身的无所作为。就是这样的思想,让佐藤不断选择逃避,疏远他人,最后成为了家里蹲。

整部动画的脉络就可以说是围绕着佐藤一次次不断的相遇——幻想——尝试——沉沦——失败展开的。从开头遇到小岬喜欢却羞于承认,后面和山崎一同开发游戏却又沉迷GAL等等不干正事,以及遇到忘不掉的学姐却只能目送她们幸福,还有沉迷网游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误入传销组织。在旁人看来,佐藤的行为可能滑稽又可笑甚至还有些可恶。但是佐藤自己却丝毫不这样觉着,把每一次的失败都归罪于“阴谋”之上,妄想出一个组织来陷害他,让他一事无成,成为家里蹲的。
可是讨巧的是,佐藤其实也一直因为自己的幻想拯救着自己。平常他敏感又不易轻信他人,而陷入幻想中却总以为所有的事情会像自己所想的那样发展,又变得十分好骗。他总是很颓丧难以提起干劲,但是陷入幻想中后又感觉自己好像真找到什么人生的捷径一般,朝歪得方向疯狂努力。佐藤的幻想总是把美好展现在他眼前,让他坚信所有的事情都会通过轻松愉快的经过到达美满的结果,即使现实一次次挫败他的幻想,他也会一次次因为下一次的幻想燃起新的斗志。
剧中佐藤经历了两次自杀。而这两次自杀时,佐藤所处的情况,恰恰都是认清自己,最接受现实的时候。
第一次与学姐一同加入自杀团,因为小岬的话认清了自己究竟有多么的废材,也因为学姐的改变,开始对阴谋的存在产生了怀疑。而现实给予他的无力与淡薄感,让他自知人生不是会那样轻易就发生改变的。努力就是努力,努力就是痛苦的,努力不会代表美好,努力也不一定会带改变更不一定会带来美好的结果。
第二次是在结局,佐藤终于打算接受现实,化身为打工人。可能单看动漫这里进展的有些太快,难以理解佐藤处于这样的情况(基友也被现实击败)会产生怎样一个心情。这个时候,如果观众老爷已经不是学生的话,大概可能比较容易理解。一个现实的,繁琐或单调的,自己毫无兴趣的,薪资低廉的工作,足以磨灭人对生活的一切幻想。这个时候的动漫中也恰巧不再展现佐藤的幻想,不会专门画出佐藤想象自己成为包工头或者房地产大亨怎样怎样,只是单纯的几个画面。我想这时候的佐藤,其实比上一次更加理解了,努力工作是一件多么痛苦,缺乏意义的事情,所以即使他们生活开始走回正规,他反倒救了小岬之后更积极的寻求为她去献身,因为这不止是他喜欢小岬而已,更是一种他对生活失去了期待,失去了意义的表现。
所以综上,整部动漫单以佐藤的视点来看,就是一部寻找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的动漫,它可以是欺骗,可以是妄想,也可以是喜欢与期待,并不是说孰好孰坏,继续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而值得庆幸的是,这部优秀的动漫不止描写了佐藤一个角色,它还附赠了许多角色。
比如被大家都期待也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女主——中原岬,小岬。

小岬对于佐藤来说,就像一种让人难以轻易相信的美好现实,以及最后的救命稻草。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像可怜的笔者一样也是从小就不受异性欢迎,但是青春期还是绝望的迎来生理骚动的少年,你大概也会有这种经历。就是当班级中有一个你看着很顺眼的女孩好像时不时的瞅你,偶尔给你搭个话。大概这个时候咱们就已经把未来孩子的名字给想好了吧(苦笑)。但是吧,真要你扪心自问,那个女生是不是喜欢我,甚至让你去问她是不是喜欢你,八成你也不会有这样的勇气,觉得这只是自己可悲的错觉罢了。
佐藤面对小岬的感情,恰恰就如上面说的那样。从第一眼就忘不掉小岬,到设计GAL女主,甚至看涩图,游戏里痴迷的女性角色形象,多多少少都有小岬的影子。但是面对小岬过剩的“好意”,却又觉得这个女孩只是在耍自己罢了,甚至表现出厌恶。
其实想想也算是合理,一个自知辍学家里蹲的废材啃老青年,会相信一个白白净净的可爱JK喜欢自己吗?这种相信只可能存在于妄想之中(除非对方多次亲口说出来并且保证不是在耍自己)。

所以小岬对于佐藤来说,就是一种期待,又难以相信的现实。这时候就体现出了佐藤一个十分矛盾的点,就算他面对自己的妄想往往能轻易相信并去实施,而真当面对美好现实的时候,而又变得狐疑又警惕。但其实这种表现也算是合理的。
动漫中曾展现过几幕佐藤为帮助山崎而被欺凌的学生时代的回忆。这应该并不是为了表现佐藤的过去多么凄凉,值得同情之类的,而是在交代一个原因:为什么佐藤会轻易相信学姐的理论,以及为什么佐藤这样敏感又偏执。生活中一些受过外界伤害的人(以及动物)会变得很敏感,不轻易相信他人,但是又认死理,而他认死理的原因恰恰可能就是他不轻易相信他人,所以他越不愿意相信他人,就会变得越偏执,越需要正确的矫正。而中学阶段的佐藤恰恰又是与学姐接触的最多,而学姐那套发病的理论却又能恰巧圆上佐藤如此倒霉、平庸、不受欢迎的事情,所以佐藤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学姐的阴谋论并深深受她影响。
接着便是上面说到的,不断自我欺骗的循环。而打破佐藤这个自我欺骗循环的是山崎,而小岬则是赋予佐藤继续活下去的现实。
佐藤平日里的“乐观”或者说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对自我的欺骗,而整部剧中的经历(尤其是山崎给佐藤带来的影响)让佐藤逐渐认知到了自己一直以来干的是多么滑稽可笑并且不切实际的事情,选择去工地的他大概不止是对现实的屈服也有一种对自己的惩罚包括在内。
而人呢,总有一个坏习惯,喜欢在生活中找仪式感,其实处在这种对生活屈服的状态,并且周围好友、亲人一个都不在身旁(与小岬也解除了契约),大概这个时候的佐藤就的确想死了吧。所以后面在把自己这套歪理教授给小岬之后,感觉时机到了,该华丽的退场了,于是就毅然决然(啥都不听)的往下跳,这种事情说实话没有前期心理准备还是很难做到的,为什么这样说,可以参考佐藤被防护网救了之后的怂样。
在救佐藤上来之后,小岬对自己的关心和跳崖前后的真情吐露,算是让佐藤真真正正相信了,小岬是真的在乎自己,并不是在耍自己,大概也和他走出了学姐那套怪理论逻辑死牛角尖也有一定关系。这个时候,小岬对于佐藤来说,就成了活下去的意义,因为自己死了极有可能让这个女孩也失去活下去的意义。在二人彻夜长谈之后,更是确定了相互扶持活下去的信心,为了对方而活,所以不轻易谈死。
至此,小岬就是在本篇故事结束之后,成为了佐藤继续活下去的现实。

那么佐藤对于小岬来说算是什么呢?其实在动漫的大部分都算是发泄情绪的道具。
如果大家有谁像笔者这样在中学不受异性欢迎,同时学习成绩算不上顶尖,但是又不太差,是中不溜稍微偏上一些的学生,当咱们去给别人讲题的时候,一般会喜欢给什么样的人讲呢?对,就是看起来笨笨的,至少是要比自己笨的,当然,长得可爱就更好了。无论失去和别人讨论题目,或者研究新解法,以自身的水准似乎都差点意思,不能说完全说不出来吧,但是想说点什么又很难把这困难的东西讲清,于是呢,无论是和自己水平相近的,或者比自己还稍稍高点的,跟他们套路的时候,难免总是很尴尬,反倒教一些笨笨的人,很容易找到满足感。
小岬在开头接触佐藤,至少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她自己也承认了)。动画的前半部,甚至连小岬喜不喜欢佐藤都很难说(佐藤个傻狍子可以很肯定的是没几话就喜欢上了小岬)。小岬接近佐藤,很大目的是为了从佐藤身上榨取满足感,即让自己的存在意义得到承认。
小岬不像佐藤那般善于欺骗自己,把一切的原因归结到外部,相反,小岬反倒习惯于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责备自己。
平常,道德良好的人在干一些缺德事儿的时候,即使这种事情没有给任何人遭成麻烦,甚至不是自己发起,自己是被卷入这种缺德事儿却做了的时候,也同样会产生负罪感,责备自己不该这样做。
小岬就是会把这种负罪感给放大的人。由于特殊的家庭情况与经历,小岬比常人更渴望一种“和谐”的常在,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保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无条件照顾佐藤那样,因为这样反倒让小岬感觉到了自己活着的实感,周围的一切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变得和谐。否则小岬就会想起以前悲惨的家庭经历,又把错的原因归结到自己存在本身上,从而认为是自己导致了这一切坏结果的发生,自己是个无可救药且没用甚至只会起副作用的人。
在这样自卑的思想下,小岬自然会选择疏远他人,防止自己破坏了他人的“和谐”,从而变得越来越自卑,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偏激,只钻自己认为的事情的牛角尖(某种意义上和佐藤还挺搭)。反倒是遇到佐藤这种本身就是负数的人,小岬才眼前一亮。
佐藤本身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人,根据重仓空进去理论,已经在谷底了,怎么走都是向上对吧。所以小岬相信,即使自己可能给佐藤带来霉运,但是不会在佐藤身上体现出来,佐藤比自己更糟糕,所以没问题,至少能帮佐藤改变成像自己一样糟糕的人。所以小岬很可能就是在佐藤身上感受到了自己要找的,能和自己共处的“和谐”。

在剧末我们还记得吧,佐藤走出了家里蹲跑去打工了,但是小岬却因此崩溃了,再次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需要她了。然而在剧初,小岬与佐藤的契约便是帮佐藤摆脱家里蹲,成为一个能独立养活自己的人,剧末的行为显然是佐藤完成了契约,按一般道理来说小岬应该是高兴,但是小岬却完全没有高兴起来,甚至希望佐藤能一直做家里蹲。
大概就是佐藤状态的改变,反倒是破坏了小岬心中的“和谐”,这种和谐的消失让小岬失去了安全感,也失去了情感输出的窗口,从而失去了活下去的实感,她自觉她又变成了那个只能给别人带来不幸的“不幸的少女”。那么摆在前方的路就很明确了,就是给这个世界减少像自己这样的麻烦。
接下来就是佐藤的骚操作了,利用学姐那套歪理,成功让小岬也在心中认可了,自己不是不幸的根源,是某种“阴谋”导致了她和佐藤的不幸,虽然这种理由看起来很牵强,但是吧,人是只要相信点什么,便就能活下去的动物,再加上佐藤一顿骚操作,反倒给正上头的小岬吓出一身冷汗给好好冷静了一下。后来二人相互抱怨,相互扶持,相互约定好好生活下去,成为彼此当前活下去的意义。小岬也能光明正大的把佐藤当作情绪发泄工具了(可惜反被佐藤教育(指教课))。

整部剧看来,其实寻死决心最大的就是小岬,她大概从她家庭惨剧开始之后,便一直就有着想死的想法吧,可能一直遇到的事情,比如猫猫、狗狗、佐藤之类的东西,让她没有完全放下,或者说是其实心底某处还不想就此完全放下,所以一直没有付诸行动。而佐藤的出现以及先展示给小岬与人交流的希望又给她“摔碎”的操作,恰巧击穿了小岬心底最后放不下的“某些”。如果抛开男女情感来说,其实小岬的救赎就发生在跳崖前佐藤出现后的那戏剧性的一幕,因为剧中的小岬展现的很少,改变的也很少(不像佐藤)。但是抛开男女情感来谈这部剧应该是十分不妥的,虽然不能断言,但是小岬应该是在剧中某一个阶段也喜欢上了佐藤,我能确定就是绝对不在开头(想控制佐藤的心占主要),还能确定的就是如果小岬心中没有这份喜欢的情感,最后佐藤也极有可能救不下小岬,可能他的话都不听就一头栽下去吧(像佐藤那个憨憨一样)。
所以剧中的情感线与人物的心理变化都是十分重要的剧集表现,小岬在剧情发展中的救赎其实很多都包含在了俩人的情感变化中了。上面说到我能确定小岬在最开头是不喜欢的佐藤的,为什么我敢这样说呢?可以从小岬开始对佐藤做出的行为上来判断,开始的小岬对于佐藤的监控与控制,不顾佐藤的意愿以自己的想法来让佐藤行动。这种行为,放到现实里来考量,比起男女之间喜欢,倒不如说更像母爱(不是)。在后续佐藤一步步对小岬的猜疑、抵抗(进入青春叛逆期(不是)),才让小岬逐步认识到佐藤也是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并不会任她摆布,并且错意成佐藤不再需要她,甚至讨厌她。由于害怕失去佐藤所以一步步向佐藤妥协,从开始的命令与控制渐渐变成请求与主动献身,仿佛就像彼此都是被劫持的人质一般渐渐萌生喜欢的情感,以至于在剧末独占的心驱使下,明明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佐藤,在小岬眼里却像要远离她一般,甚至不惜完全成为老妈子(签卖身契约)也要留住佐藤。小岬可以说是因为佐藤的存在找到了生活的动力(乐趣(消遣)),也因为佐藤的存在在逐渐学会与人相处,彼此牵挂、牵制但不控制,也从一开始秘密调查佐藤(偷窥)并瞒着他,到最后敞开心扉与佐藤分享过去。

至此,小岬也算走出了她自己的“家里蹲”——心中的屏障,所以说,这部剧是一部男女主在相互救赎的剧,而不是佐藤单方面走出家里蹲的过程。

说完了小岬,那就来说剧中另一个对佐藤十分重要的人物,甚至可以说对佐藤的重要性不比小岬差的人物——山崎薫。

在开始分析剧中关系之前,让我先结合现实来谈一下,山崎这样的人在象征着什么。
山崎和佐藤一样,也是大学辍学了,辍学的原因不单单因为他是一个老二次元了,也因为家里面给他的压力——从零到死都被设计好的人生。大部分人都不太希望过一眼望到头的日子,山崎也一样,于是他便辍学找个了计算机技术学校自读了起来。
这种情况往上流的说是那种摆脱精英教育的富家子弟追求音乐、美术或者其他梦想的套路发展,往小了说就是咱们小时候不喜欢读书,还老喜欢听人家辍学当了老板的故事。但是辍学能当上老板的永远都是极少数人,而艺术届有名的大师也是数就能数的过来的。在这部剧中设计最好的点也是山崎(与佐藤)一次次的失败。
山崎给佐藤展现,也是给我们展现的,就是一种梦想的破败以及现实的苍白、平静与一丝丝美好。山崎从制作galgame到完全放弃后,回老家继承农庄,基本上每次到galgame制作的新阶段,就会遇到失败。尽管如此,山崎依旧充满干劲儿不断努力完成自己的作品,而换来的只有更大的失败。其实生活中也常像这样,努力就能当上第一名的,那基本都是成绩排前几名的人,不管我们的干劲儿如何,拼搏了多久,我们该无法成为那样的少数人依旧无法成为,虽然老师们在教育我们的时候不愿意承认,但即便就像科目考试这种人人都会也都会经历的东西也是有天赋之分的。
大部分的梦想都不会被实现,但是现实的前途也并非一片黑暗,就像山崎给佐藤发来的信息里那样,在老家过的生活虽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但是也很幸福美满。这不和现在网上宣扬那种接受自己的普通的观点很像吗?想象中的生活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现实中的生活可能也不会像我们担忧的那般糟糕,在接受了这一点后山崎能坦然的继续面对他那被“父母固定好”的生活,应该在后续的生活中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脱离于他父母给他固定之外的精彩(除非他父母是未来视)。
同时山崎同男主的相处以及山崎的遭遇与改变,也给了男主一份勇气,一份去相信现实,并且接受平庸,努力活下去的勇气。捞了一把帮,佐藤走出幻想的死胡同,也推了一把,让佐藤相信小岬对于他的现实。

所以我说,整部剧看下来,主要充当佐藤救命稻草的,就是山崎君。剧情发展中佐藤一次次骚操作后把他拉回来的经历就不重复谈了。山崎给佐藤画的大饼(同时也是给自己画的),教给佐藤的就是希望与目标的感觉,大概大家觉得这些东西比较无所谓,因为自然而然的上学,备考都是我们按部就班不需要什么计划都回去实行的东西,目标就同附属品一般也自然而然的加在这些事情中。但是剧中的佐藤已经明确的表现出那种敏感与对外界的不信任,觉得自己做的事情缺乏意义,怀疑自己陷入某种阴谋之中,所以封闭自己的内心同时消除对生活的目标,以谋求以某种“安全”的方式可以“正常”生活下去。山崎的出现并且强拉着佐藤为自己的梦想做事,恰巧帮佐藤走出了自己的舒适怪圈(也算不上舒适),并后续在佐藤一次次沉沦的时候又一次次把佐藤捞起来,把佐藤认为的“阴谋”一次次的扒开证伪,促进了佐藤的改变也让他逐渐认清了现实。而在最后迎接胜利的曙光的时候却又由自身给佐藤结结实实体现出来现实的重击。将梦想与奋斗展现在佐藤的面前却最终又以败给现实而收尾,如果说临近结局之前山崎一直帮助佐藤击破的是他的幻想,那么结局的表现无疑就是在击破佐藤的梦想(可能也在劝屏幕前的你我)。虽然这样说很残酷,但是消除不切实际的幻想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停止做梦……

山崎的出现与退场算是完美的演出了一波普通人乐观逐梦,然后失败收场的现实,而这样的故事反倒是生活中常见的,哪个厂里的大叔年轻时没有个浪迹江湖的梦呢?但是能当上武林盟主的却只能有一个人。
山崎的这场失败虽然让人痛心,但是并不令人绝望,失去热爱,失去理想的工作,甚至失去女友,但是山崎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情,新的家庭,新的女友,新的工作,山崎愿意为着常见的幸福而满足,并且把这满足的心情传达给了佐藤,让佐藤知道,其实现实也没有那么糟,就算经历再多失败,也很大可能前方有平凡且幸福的生活等着我们,成功只是生活的点缀,而不是生活的必须。
这为后面佐藤接受小岬,接受平凡的工作,接受失败的自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长久以来我们的老师都是教授成功的老师,奖励也永远是提供给能打败最多孩子的孩子地,我们需要有人来告诉我们失败了会怎么样?接受自己的失败又会怎么样?人们对于未知总是充满恐惧的,而人们对于恐惧的事物又往往能找出千百的理由与借口去远离它,而远离与隔阂又是离通往理解的道路最遥远的地方。佐藤自然也是缺这样一个老师的,让他能打破自己的阴谋论顺利走出家门,让他不再畏惧“阴谋”(失败)的存在,让他敢去相信别人,去表达自己,从而走出家里蹲。

再补充一点的话,就是山崎在设定上又与佐藤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宅啊,都辍学,都与家里有矛盾,甚至都不相信自己暗恋的女孩喜欢自己。山崎在表面上对这些的克服,可能多多少少都算是在一旁的佐藤在心中对这些的克服,就像山崎在最后了解心意了反而神经病般的赶走自己暗恋的女孩,与佐藤跳崖前神经病般的告白,感觉在某种意义上的相似。
同时山崎与佐藤的关系作者也处理的很好,让人感觉确实是朋友,甚至有些损友的感觉,而不是一方是另一方的老妈子或者老爹。生活中大部分的朋友不会过多涉入对方的领域,同时也不会对对方抱有朋友以上的关心,我们可以一起去吃饭,讨论吃些什么,但是不会关心你明天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能不能吃好,会不会饿死,毕竟朋友不是妈。
而对于佐藤这种阿宅来说,一定程度的相互关照加上绝对不会过度的关照,让山崎一直能在佐藤误入歧途的时候拉他一把,但是在佐藤想要依靠他当混吃等死的废人的时候又能一脚给他踹醒,正因为是朋友,不是妈,所以山崎才能在剧中一直充当佐藤的救命稻草,甚至为佐藤指引方向。所以说,山崎应该在剧中对佐藤影响最大的人物。

以上,就是整部欢迎加入NHK中最主要的三个人物,但并不代表其他出场人物不重要,所以下面我打算继续谈几个其他的出场人物。

除去上面二位,对佐藤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学姐(柏瞳)了吧。神秘,怪异,多少沾点神经病与姣好的外貌,让剧一开始,佐藤便迷上了她。很多人说学姐的是整部剧的万恶之源,但我感觉学姐给予佐藤的影响反倒是双面的。

固然,佐藤成为废材家里蹲肯定不能说完全能和学姐脱开关系,但是也不能说就全部是因为学姐,与佐藤的性格,佐藤在学校的经历,在家的经历,人际关系甚至社会大环境都是脱不了关系的,JP的宅男出现不是一年两年了,人数也不止一个两个,总不能每个人都被分配了一个美女神经病学姐吧?
同时学姐的那套阴谋论其实是在剧的开头甚至开头之前,是作为佐藤的救命稻草。为什么这样说呢?佐藤的每次沉沦必然都伴随一种求而不得又想要的幻想,而阴谋不过是解释自己失败的一种借口而已,把错推到自身之外,让自己能心安理得的继续活下去。就像前面对小岬的分析那样,如果佐藤没有这套“阴谋论”,那么很可能会走向像小岬那样的道路,把一切的失败归结到自身上,从而变得更自卑和自闭。所以说,让佐藤陷入家里蹲的,比起“阴谋论”这个皮、这个借口,还不如学姐的离去与长时间的不联系对他的伤害大,如果学姐在佐藤迷茫的时候,需要有人帮他开导的时候,甚至只是在孤独的时候陪陪佐藤,那么无论“阴谋论”是否存在,佐藤都很可能不会陷入家里蹲的自闭状态,甚至后面《欢迎加入NHK》的故事都不会发生。
要明白的一点就是,击败佐藤的一定是存在的现实,而不是佐藤的幻想。学姐的存在与其说是传染性精神病源,不如说更像是一种佐藤对过去难以忘怀的回忆同时不切实际的幻想,随着第一次自杀的结束,学姐的婚礼,佐藤才算是结束了对过去妄想(在山崎(与小岬)的帮助下)。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嘛,人只有停止回首过往,才能迈步向前。

至此,剧头、剧中、剧末的佐藤的三根救命稻草分析完毕,三个人的作用的重要程度不能说是完全一样吧,但是应该都算是让佐藤顺利走出家里蹲离不了的。

那么接下来再分析一个剧中有些戏份但是又没有那么重要的人物,来结束这篇漫评吧(写太长实在太困了…….)。
如果说整部作品中,作者设计的最坏心眼的角色,甚至比佐藤还要惨的角色会是谁?我觉得就是佐藤曾经的班长小林惠。

班长这个角色的出场以及她的悲惨遭遇让我深深的有一种既视感,就是那种当自己听了某个博士给大专生打工之类的故事之后,会把某个学习好的同学代入那个博士的角色的那种感觉。我们常见的学霸一般分为两种,一种能言善道,人际MAX,很惹人喜欢,而另一种严肃认真,甚至话都很少,甚至在他学习的过程中,还会(无意识的)损害大伙或者我自己的利益的(比如临下课举手问题、问作业),由于话少的他又不像善于交际的人那样好相处,不能像开玩笑那样给他两拳提醒他这样做不招人喜欢,所以与这样的人就比较容易产生隔阂,甚至会产生厌恶的情感。
剧中班长对于佐藤就像是这样一个角色,她对佐藤的正面影响基本上不存在,上学时被认为是个死正经的家伙儿,毕业后又把佐藤拉入传销,她的心路历程佐藤也基本都不清楚,算是没给佐藤带来什么好影响。
那么班长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部剧中呢?我个人认为这是作者写给我们的一个角色,是作者的一个恶趣味也是对屏幕前失意之人的一个安慰(可能也是在暗示佐藤在作品最后迈出步伐的发展)。
就像上面我说的那个博士给大专老板打工的例子,其实作者也是在举这样一个例子给我们看。比我们认真的,比我们努力的人,不一定会获得比我们更好的生活。失败并不是找到了一个暂时倒霉的家伙的身上,所以也没有那一类人该被贴上失败之人的标签。就像神神叨叨不相信社会的人也能获得美满的家庭,努力学习生活的人又被信任的家庭与社会给背刺,这并不是在否定努力、认真的重要性,只是作者在谈一个可能性的话题,任何人都可能会遇到自己的低谷,并非不幸只会盯着一部分人去下蛊。所以也同样,任何人都有从失败走出的可能,有着克服这一切让生活继续向前的可能,就像班长结局中照映那样,他哥哥迈出了那一步,意外的就发现,生活其实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的接受了自己。

不论有多么宏伟的梦想或者壮丽的成功,这些也仅是为生活添上花朵的东西,或许住在花海中真的会让人活的惬意吧,但没有这些花朵的生活也不一定糟糕。所以我们没有必要逼着自己必须多么努力,要多么出人头地,比起奋进拼搏其实我们更需要的只是仅仅活下去的勇气,去接受生活的勇气,生活不是成功与华美的附属,它们应该是反过来的。明白这一点,或许走出像班长哥哥那样的一步,就并非多么难的事情。
肚子饿了自然就会去工作,工作了自然就会有饭吃,不会专门盯着你批判你生活的比别人差,养活自己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挺起胸膛,了不起的事情。
虽然最后班长也没能销售完传销买来的东西,甚至蹲了号子,但是看见她的哥哥走出家门,班长回家之后不再是面对哪个精神不正常的哥哥的责备,观众们的心里第一反应大多都是为此松了一口气,并愿意相信她们以后的生活会变好,而不是继续担忧班长怎样怎么葬送本该美好的未来。有这样的感觉,作者想传达给大家应该已经算是传达到了吧。


其实就整个全篇来讲,作者一直做得事情,就是一种对大家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的传达。动漫传达出这样的立意或许不算多么宏伟不算多么感人不算多么振奋人心,甚至会让人觉得这个屌动漫到底想拍点啥?恋爱剧吗?但是,就算是这样简单的传达,反倒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并非所有人的振作都是再次崛起拼搏,甚至不少人在本身的能力上就缺乏与他人拼搏竞争的力量,生活的勇气并不是在于你能掀起多少波澜,而是在于你对生活,对你自己的接受。就像山崎君说的那样“戏剧性的结局并不适合你”,同样,戏剧性的结局也并不适合相当多的人。整个番剧中佐藤的经历虽然充满戏剧性,但却意外的每个阶段都最终归于平淡(继续帮山崎码字)。

这也是我十分喜欢这部剧的地方,不讲求成功,不推崇情感,不揽求人际,不强求努力。让我抱着一份吃火鸡面的心情等着看大海的波涛凶澜,但是最后却只扔下个小石头落水,事后几日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想着为什么最后只有一颗那么小的石头?忽然一刻又恍然大悟,啊,这就是生活。
或许,在我们经历低谷,被绝望与失意笼罩的时候,我们最想听到的可能不是什么,生活总会变好啊,继续努力总会有回报啊,失败是成功之母啊,想想自己亲人啊,不要轻易放弃之类,或许一种放过,谋求一种对自己的原谅,一种放弃才是真正能做到缓解失意的心灵的做法。你不用努力把生活变好,也不用追求成功,让失败还保持失败的样子就可以了,你牵挂的人不在谋求你什么,即使颓废、不用振作起来,他们也会爱你,以及,坚持不住就放弃吧,没有什么事情是比你好好活着更重要了。
不用强求生活变好,它只要继续就行了。

看评论区中有讲漫画和小说的结局与动漫中不太相同,比如佐藤和小岬结婚之类的,两人又成功读上大学之类,显得比较美满,讨人喜欢。但是我反倒喜欢动漫中这个把这些都不明确交代的结局。
因为整部动漫传达的东西很简单,简单才显得纯粹,容易打动人的心灵,佐藤在最后已经获得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了,再说他又重新读回大学啊,或者和小岬在一起了啊,这些一个是显得很多余,同时又显得有些强求,好像这些成了佐藤动漫最后成功的一部分,让人搞不清这些与佐藤获得的那份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到底哪个才是动漫表达的附属。

生活中不是任谁都能遇到小岬,像佐藤这样的人就更难了(更别提结婚了),但是像佐藤这样的人十有八九都需要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这份勇气并不能是十分庞大地,因为人想踏出第一步,那么踏出的就只是一步而已,人不会飞(鸟也不会看动漫)。我们不会要求班长的哥哥去娶一个店主家的女儿对吧?那么佐藤与小岬未来的留白才应该是最适合的结局。
佐藤可能继续读完大学收获事业成功,以及小岬可能同佐藤结婚吗?可能。佐藤可能依旧在工地上工作并且随着小岬年龄的增长二人渐渐失去联系吗?可能。我们不要去否定未来不美好发展存在的可能性,不要逼着自己或者别人一定要求追求美好的结局。成功逐梦的人很棒,而放弃梦想担起家里担子的山崎君也很棒,同样走出家里蹲与自闭的佐藤与小岬同样很棒。没有什么样的合法的人生是理应被否定的,坚持生活下去本身就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即使像佐藤那样用“阴谋”的理由一直来欺骗、闭塞自己,这样的他也能走回生活的正轨,甚至用他的理论去拯救别人。
那么到我们身上也一样,决定成功的因素有着运气、天赋、努力、资源、选择等等等等,那么这些不也同样是决定失败的要因吗?为什么面对失意我们又一定要怪罪到自己的身上呢?为自己的心灵找个借口又何尝不可呢?把这一切也怪罪到外部的“阴谋”上也不是一件错误的事情,即使身居高位的成功人士也总喜欢来回踢皮球呢,不是吗?

谋求生存不存在肮脏一说,就像生活也不会一直光鲜。对自己的慰藉与接纳是要比任何的成功都来的重要,不然即使身处高楼金厦,也会有因内心空虚而一跃而下的家伙。失败并不可怕,反倒更像生活的调味剂,人无完人自然也不会有人从未经历过失败,接纳失败的勇气同时也是认同自己的勇气,也是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它并不一定需要表现的伟大,或许就是一句:啊!失败了,都怪XXX、都怨XXX事! 以及对自己的一句慰藉:失败就失败吧。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扯淡,不会产生奇迹,也不存在什么大不了的意义,它们充其量只是生活的调味剂,生活不是该活给别人看的,也不是非要展现给自己看的,它本身的持续就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不应该被外部的任何事物所否定。充满期待与活力也是活着,缺乏干劲儿与目标照样也能活着,生活就是生活,可能真的比我们以往想的要单纯许多。
这就是这部平淡的动漫给我的平淡的感受,它未给我展现出主角的成功,也并没有让我发现它的特殊的成功之处,但是却意外让我做到了“认同自己”的成功。我想正是这份平淡、并不伟大的感悟、感情,才能获得那么多人的感同身受,从它这里获取继续生活的勇气,并称它为脱宅神作。


这同样是一部适合所有人看的动漫,无论你是否失意,或许心中多多少少都有着对自己过不去的坎儿,那像动漫里一样试着接受它,或者没法接受就干脆把它怪罪给自己意外的人或物,甚至是一个莫须有的阴谋,然后在心底里去原谅自己吧!
这就是这部充满失败的成功动漫,给我所展现的一个充满“失败”的也能“成功”的人生,同时也是为继续畅想的,让我对继续生活报以安心的歌语。

——————————END——————————

PS:以上的感悟说到底只能算是我个人的主观观点,一部优秀的作品,必然会让不同观看的人产生不同观影体验,所以你认为我有那里说的不对的地方,或者与你所想不同的地方,只要你能说服你自己,那么就以你心里的感悟为主吧!
同时,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这份单纯且平淡的勇气,说到底是应该由当事人去选择的勇气。切记不能因为动漫中的思想就去否定生活中努力拼搏积极向上的人的想法,就像我们可以在山崎君失败之后去开导他接受家业,但是不能在山崎君还在奋力逐梦的时候去否定他的想法(即使知道他以后会失败),这样的选择要交个山崎君,而不是一个外来的道理。如果变成对他人的强求而不是自然接受,那不就正是与动漫本身表现出的思想所背道而驰吗?
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富足,努力生活下去的你本身就是一个富有勇气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