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改造计划 线束整理技巧篇

“是否之前你的电脑桌底下也是这样的?”

“能不能让他稍微和谐一点呢? ”
“应该可以!”

“怎么做到呢?”
“螺旋线束保护套!!!”

经过这次不太完美的改造,自己也总结了一些小经验,分享给同样为电脑桌下凌乱线材而苦恼的你吧。
线材种类的分类,我一共买了两种尺寸的螺旋线束保护套,10MM-白色2米和16MM-白色2米,16MM的主要作用于用于整理显示器和路由器这类基本不会在变动的设备,这两个设备的共同点是设备线径比较粗。
显示器供电的电饭锅线和显示输入线都是相对较粗的线材了、路由器要接入的线材也比较多比如路由器的DC电源线、网关输入的WAN口线、路由输出的LAN口线,这些加在一起就已经五根线了,所以16MM毫米经过我的实践是刚刚好哒。
那外设类,因为考虑到会有时常更换的可能,所以单独采用了10MM的螺旋线束保护套进行封装,我自己的配置是酷冷至尊的MKS PRO L RGB + 赛睿的RAW类肤 + 微软的XBOX的手柄 10MM的螺旋线束保护套包着这三条线材也是刚刚好哒。
为外设留下足够挪动空间的线材距离,在开始开始整理和分类线材的时候,可以先将外设类的线材整理出来并将外设移动到平常自己习惯的位置,在为外设线材包上保护套,以免造成包好外设区域的线材保护套才发现外设的挪动距离不够,又要拆下来重新返工。(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的
那就先总结这么多吧,之后想到再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