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禁止拍照是量子问题?来看看博物馆里有哪些新奇科技

走进博物馆,品赏历史文物瑰宝。近年来,博物馆成为大家文化打卡的好去处,观众置身在馆内各展厅,在时光的长河中感知着历史的痕迹。但很多去过博物馆的人都会注意到,部分场馆是规定禁止拍照的,我们通常会感到好奇:这是为什么?搜狐CEO张朝阳在《张朝阳的物理课》高校专场系列西安站开讲时,就有学生向张朝阳提问:博物馆为什么禁止闪光灯拍照,而张朝阳从物理学角度对学生问题进行解答,称文物禁止拍照是量子问题,你知道这其中包含了怎样的原理吗?

文物为什么禁止拍照
博物馆为什么会禁止闪光灯拍照呢?12月2日,张朝阳在西安交通大学开讲,主题为《张朝阳的物理课》。在这次高校专场系列西安站的讲座中,张朝阳以物理学的角度对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在被问到这一问题时,他解释称光是由光子组成的,而文物通常是非常古老且精致的物体,在强光照射下,光子能量可能会对文物表面产生微小但长期累积的损害,尤其是对于某些染料和颜料更为敏感的文物。而据中国科学技术馆官微介绍,拍摄时的闪光灯,对于珍贵的藏品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

博物馆里新颖的全息科技
在如今的很多博物馆展览中,光线、声音等元素在整个展览的效果中都在发挥重要的作用。博物馆里禁止拍照,主要是为了防止对珍贵文物的损坏,其初衷都是希望观众能够在更好的氛围下欣赏艺术品,但这项规定也引起了一些参观者的不满,随着卡片相机、智能手机这样的便携拍摄设备的逐渐普及与社交媒体的强关联性,观众在博物馆拍照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随之出现的一些全新科技,在满足参观者视觉需求的同时,也能减少对文物的伤害,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它有哪些独特之处吧。
这种神奇的设备叫做全息展柜,在博物馆中,通过虚拟影像全方位动态展示展品,既不会损坏文物和艺术品,也能让游客能更近距离地观赏,既提高了展品安全性,还能提高观赏度,有利于文化宣传。360度的展柜无论从哪个方面观看,都能清晰看到三维影像画面,亦幻亦真的3D效果,可触控的互动功能,都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相比传统展示柜展品的单一,全息展示柜的展品数量没有限制,可随意切换,众多的优点使得全息展柜被广泛的应用到展览展示设计中,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多媒体展项。

全息投影的未来应用
即使发展到现在,科技与艺术也是一项永不会过时的结合,全息展柜的出现,不仅给展示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也为我们展示了科技的力量和创新的无限可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视觉效果。
期待在未来,它将给我们带来更加震撼和精彩的展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