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齐景公“三不知”

2021-09-24 03:50 作者:平平静静哒  | 我要投稿

不知天寒

齐景公“三不知”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原文】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 


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今译】

齐景公时,有一次连续下了三天的大雪。


雪下了几天还不转晴,齐景公穿着一件狐白之裘 ,用狐狸腋下的白色皮毛制成的狐皮大衣,坐在宫殿外面一侧的台阶上。


晏子入宫拜见,侍立了一会儿,景公说:“真是奇怪呀!下了三天雪,可天气一点儿都不冷(不知天寒)。”


晏子反问道:“天不寒乎,天气果真不冷吗?”


景公笑了笑。


晏子是一个敢于进谏阐明观点,匡正君过,时时能够提醒君主换位思考,关心百姓疾苦的人,他于是对齐景公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主,自己吃饱而能知道老百姓受饥饿,还会想到有人挨着饿;自己穿暖而能知道老百姓受寒冷,还会想到有人还挨着冻;自己安乐而能知道老百姓劳苦,还会想到别人的辛劳。现在君王您却一点儿不知道。”


景公肯于纳谏,说道:“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


景公于是命令出裘发粟,拿出大衣,发放粮食给饥饿受寒的老百姓。


命令,凡在在路上见到有饥寒的人,不必问他是哪个乡的;在里巷见到饥寒的人,不必问他是哪一家的;巡视全国统计发放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救济粮,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救济粮。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晏子明白自己该做的事,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赏析】

本文叙述了关切天下贫苦百姓,抚恤生民的故事。


齐景公“三不知”(饱而不知人之饥,温而不知人之寒,逸而不知人之劳。)


“不知天寒”养尊处优的君王,不了解老百姓的疾苦。后人用“不知天寒”来讽喻养尊处优,脱离人民,不懂得人民疾苦的人。


齐景公“三不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