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邓晓芒《哲学起步》(本体论部分节选)

2023-03-13 10:02 作者:奥梅罗斯  | 我要投稿

必然性的概念在哲学史上最初体现出来的就是自然的概念,最初的哲学家们还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必然性的概念,他们所意识到的就是自然。


我们今天讲的自然必然性或者自然规律,在古代已经产生了萌芽。比如说,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常把自己的著作叫作《论自然》,赫拉克利特的《论自然》,巴门尼德的《论自然》,阿那克萨哥拉的《论自然》……每个人都写一本书叫《论自然》,它的内容就是探讨万物的本原,以及在本原之中万物的运作方式。它们有什么样的本原,就按照什么样的方式来运作。比如,万物的本原是火,那么它就按照火的规律来运作,即万物都是燃烧、变化的。那么,自然这个概念,即Φυσις,它的原始含义,它在古希腊语中的第一个含义,就是生发、诞生


后来海德格尔对这个词做了进一步考察,他认为,其最深层次的含义就是“涌现”,涌现出来。什么意思呢?就相当于他所讲的存在,Sein。


海德格尔讲的Sein,在德语中就是“存在”的意思,有的翻译为“是”,有的翻译为“有”。这个词很麻烦,在汉语里有好几种翻译,近来通常翻译为“存在”。“存在论”就是“有论”、“是论”,我们以往都译为“本体论”,Ontologie。其中on这个希腊词就相当于德文的Sein,存在。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里面讲,“存在已经从许多角度向我们表明就是Φυσις了”,存在就是古希腊的自然,也就是涌现。


存在论的概念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本体论,本体论就是存在论。存在这个概念来自自然,海德格尔把它归于古代的自然概念,它最早的起源就是古希腊的自然概念。所以,我们今天讲自由和自然的关系,在本体论、存在论上就相当于自由和存在的关系,自由与必然体现为自由和存在,这就是自由的存在论,也就是自由的本体论。


前面提到过,“存在”这个词在海德格尔后期被归于一个德文词Ereignis,这个词在学术界的争论很多。200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王庆节召集内地现象学的研究者和翻译者,讨论该怎么译Ereignis。我提出的意见是翻译成“成己”,洪汉鼎先生的意见是译作“自成”,这种译法我也同意。这两个译名都来自《中庸》,都相当于海德格尔讲的“存在”。因为他那个“存在”,不是说“存在的东西”,而是“存在起来”,就是自己成为自己。当时陈嘉映在会上提出来,我也附和说还不如干脆就翻译成“自然”,自己“然”起来,“自己然”。这个“然”也是肯定的意思,自己“肯定”自己,自己“然”起来,自己“是”起来,自己“存在”起来。


我们前面也讲到汉语的“自”,它的原始含义就是“鼻子”;它的引申含义,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自然”——段玉裁在他的《说文解字注》里面就是这样解释的。所以,“自由”也是从这里出来的,当然翻译海德格尔那个词的时候没有讲到自由,但是我们汉语的“自由”,无非就是“由着自己”的意思。自由的“由着自己”和自然的“自己然”是相通的,在汉语中是同根生的。


因此,海德格尔的存在也可以说是自由,Ereignis就是自由,所谓自成、成己、自己然,同时就是自然,也是自由。我们追溯自然的词根,可以追溯到这里。自由和自然有词根上的联系,西方有,中国也有,但西方需要转几个弯解释,汉语则直接显示出来它们是同根的。

邓晓芒《哲学起步》(本体论部分节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