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胃痛:湿热中阻证

2023-07-25 07:54 作者:从零开始学中医  | 我要投稿


      湿热中阻:舌胖红

      主症:胃隐痛,口苦口黏

      胃里有烧灼感,(病人平时就喜欢吃一些辛辣刺激的,火锅、酒吃的太多,这时胃里会有灼热的感觉。我们讲酒热甘肥、辛辣煎炸,都是酿湿生热的原因)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身重疲倦,纳差恶心(湿热)。小便黄,大便不畅。(不畅,有的病人可能表现为热邪,大便干,有的病人表现为偏于湿邪,他表现为大便很黏:也可表现为排出来很费力,很黏,很难解,黏在马桶上,要冲好几次,冲不干净,粘滞我们中医讲湿邪偏盛)

舌诊上焦:

      心烦,头发爱出油:舌尖红,热扰心神,湿热熏蒸于上

      失眠:舌尖红,火扰神明

      手心热: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均到手,心火旺所致

舌诊中焦:

      胃胀、口干口苦:舌中凹陷,脾胃虚弱;湿热阻滞中焦,上泛于口腔,可见口干苦。

舌诊下焦:

      腰膝酸软,排便不爽或尿频尿急:舌根凹陷,肾气不足;湿热黏滞下焦,可见二便爽利

      主症:胃隐痛,口苦口黏。

      证机:温热蕴结,胃气痞阻。

      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临床表现: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胖红,苔黄腻,脉滑数。

      本方清化中焦湿热,适用于痛热急迫、胃脘灼热、口干口苦之胃痛。

      清热化湿:黄连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蒲公英10克。

      健脾除湿:茯苓10克、半夏10克、白蔻10克、藿香(后下)10克、苍术10克。

      理气和胃:陈皮10克、甘草10克。

      如浊湿较甚,则加苍术、厚朴、石菖蒲、砂仁等辛温燥湿之品,并辅以黄芩、蒲公英等清热药物,以防辛温助热。

      若为痰湿阻胃,症见脘腹胀痛,痞闷不舒,泛泛欲呕,咯吐痰涎,苔白腻或滑,可用二陈汤合平胃散,燥湿健脾,和胃降逆。

      7剂、水煎服,日1剂

      组方思路:

      针对湿热,苦寒清利湿热,可以选用芳香化湿的,可以加点健脾除湿的,脾为生湿之源,反过来,湿邪阻遏,会影响脾的正常运化。

      建议一定要加一点理气药,因为湿邪阻滞可以加重气机的阻滞,所以不要忘掉胃痛的关键,胃痛的病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气机阻滞。加理气药,有助于湿热的化散,气行则津行,气行有助于津液的正常输布。

      湿热中阻证(或者叫做脾胃湿热证)

      这个证型是进年来的研究进展,而新增加出来的一个证型,就是说在我们临床上,随着我们生活环境、工作环境、饮食结构的改变,在我们脾胃疾病的胃痛里面,除了我们气滞证之外,除了我们肝胃郁热证之外,还有一些湿热证,所以它的特点是胃脘疼痛,痛势急迫,因为它是热邪引起的,痛势比较急迫,同时它是热证,它胃脘有闷痛的感觉,有灼热的感觉,伴有口干、口苦。口干又不想喝水,因为什么呢?它有湿邪,湿邪伴有热邪,热邪会损伤些阴液,但是他有湿热交结,互结,所以会口干,不想多喝水,同时伴有湿热中阻,影响了脾胃的运化功能,纳呆、纳少、恶心、小便黄,大便不畅,舌苔可以舌胖红,可以舌红苔黄腻,脉象可以滑数,或者濡数,那么治疗的方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代表的方剂用清中汤来治疗。


胃痛:湿热中阻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