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业】我“站得高看得远”,王安石“自缘身在最高层”

《Climb the flying peak》《登飞来峰》
Wang Anshi, after he was admitted to the Jinshi,he always insisted on being a local official。
王安石考上进士以后,他一直坚持要做地方官。他被安排到鄞县上任县令。浙江鄞( yín )县(今天的宁波市鄞州区)。在王安石任期中,治理的特别好。但是宋仁宗的时期,国家出现了经济问题,反复调王安石到中央,他却不去。王安石给宋仁宗上万言书,表现了雄心壮志。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奏书,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面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
宋仁宗皇佑二年(1050年),王安石从鄞县回到家乡,路过杭州登上灵隐寺的飞来峰。浙江有两个地方叫飞来峰,一个在绍兴的郊区林山上面有个飞来峰,另外一个在杭州市西湖旁边的灵隐寺旁边。一般人认为,王安石州诗里的飞来峰在杭州。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第一句是写实的,飞来峰很高,又登上了千寻塔,显得更高了。你只要听到鸡鸣,就看到太阳了。因为塔特别高,鸡最早就能感受到天亮,看到太阳了。
第二句是虚写的,听说鸡鸣见日升。只要半夜鸡鸣,就能知道塔上看到日初。第二句完全是在联想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爬到最高的千寻塔上,所有的浮云都挡不住他的眼睛。
王安石的诗的特点:同样是写山水诗,也是登飞来峰。他不是要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闻所感,他是在写都回来风之所思之所想。
这首诗告诉我们了什么?
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你的见识
(屁股可以决定你的脑袋)
位置高低决定了视野的远近,也决定你的思想的深浅,你站在什么位置,决定现实的高度,也可能影响你的精神的高度
启示:我们一定要突破我们自身的局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尽量站在现实的高度,同时要站在精神的高度,你才能看的更远,才能把事情看得更明。
宋诗是在诗中说理,唐诗是在诗中抒情。
杜甫的《望岳》我能够看见,感受到杜甫目空一切的气概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王安石是个善于思考的人,王安石思想的深度,胸襟的博大和思维的深度。
在感受一个事物的时候,有的人理性很强,有的人感性很细腻,不同的感受方式,不同的体验方式,决定了你的写诗的不同的特点。
唐音和宋调
唐诗重在抒情,重在吟咏性情
宋师爱发议论,重在写理趣
钱钟书先生:唐诗和宋诗的分别,它不仅仅是时代的分别,是一个人性格的区别。他说唐诗中间也有宋调,宋师中间也有唐音。宋诗中也有些人抒情。到了中晚唐,有些诗人就喜欢开始说理了。比如说杜牧的诗,中间也爱说理。